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40、帆出辽东,天下震动

作者:半程烟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爷,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弟兄们就疯了。”魏无极的手下愤怒的说道。


    最近这几日,魏无极的手下兵分三路,又打下三城。


    这次他们采取的是伤亡最小的笨办法,在城外堆积土山,然后用羽箭压制,进行攻城。


    终于攻下其中一座县城。


    士兵兴奋地冲进城里,打算给守军一个难忘的教训,却发现无数百姓,拿着简陋的兵器,朝着他们杀来。


    嘴里喊着‘降妖除魔,积攒功德。’


    进城的士兵以为杀几个带头的,就能把他们吓跑,可是他们错了。


    一直杀到他们手都软了,这些人依然在冲,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送死的。


    他们不是兽面军,能把人当干粮。


    他们是正常的士兵,屠杀百姓无法带来荣誉和胜利的喜悦,只有内心的自我怀疑。


    “把军队收拢,你带着民夫假扮疑兵,摆出勾引他们出城的状态!”


    “我带着主力,绕过这两城,直取姑苏。”


    魏无极伸手,按住地图上的两个城,坚定的说道。


    “不可!”


    手下的副将吓得大惊失色。


    “王爷,绕城而过,这等于是把后路留给敌人,一旦战事遇到僵持,很危险。”


    这是兵行险招。


    魏无极也没有办法,他这次的打算,是找到大焱主力决战,速生。


    可是现在大焱,把一座座城都变成了钉子。


    尤其是可想而知,姑苏城附近的几个城,肯定大量屯兵,一个个打过去他消耗不起。


    时间也等不起。


    "不必担心,我们诱敌这么长时间,这几个城的兵都不敢出来,这次一定还以为是我在诱敌。”


    “只要你表演得像,他们一定不敢出来。”


    魏无极的语气很笃定。


    “而且时不我待,以后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他敢在这个时候进攻大焱,最大的原因就是大焱皇帝新旧交替,朝政必然不稳。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新君跟顾道闹翻,必然要忙着处理内部矛盾。


    一定无法出兵干涉。


    这是他唯一看到的,可以放手一搏的机会。


    “王爷三思啊!”


    手下还是有点担心。


    这个方法的确可行,不过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姑苏城之战,只能胜不能败。


    否则就是后路断绝。


    “就这么决定了。”魏无极说道。


    当天负责后勤的农夫,穿上紫袍军和翻山军的义衣服,就在几个城之间来回散漫地溜达。


    农夫都不是演的,散漫是天生的,只要城中的军队出来攻击一下,这些农夫马上就崩溃。


    其实魏无极还是南越军,都想多了。


    无论怎么演,城中的军队绝不会出来。


    因为御道天师在战前,警告过所有守军。


    他已经在城墙上施了法术,只要守城不出,杀死一个敌人,积攒的功德是原来的两倍。


    若是没有他的命令,就被南越妖魔诱惑出城而战,那就没有功德。


    所以外面不管是真是假,守军都是一动不动。


    魏无忌带着真正的紫袍军和翻山军主力,快速绕城而过,直扑姑苏城,想要来个突然袭击。


    “来了,竟然真的来的!”


    当魏字大旗,出现在姑苏城外的时候,三师一点没害怕,因为裴钢早就料到了。


    江阴。


    窦庆山接到了兵部的文书,以及郑国公的书信。让他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渡江作战。


    “准备渡江作战?”


    “这是什么狗屁命令,怎么郑国公也跟着胡闹?”


    "随时是什么时候?"


    兵部的命令太模糊了,让窦庆山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将军,既然让准备,那就准备吧。”


    “属下觉得,很可能京城要派人来,具体指挥这次作战,应该是等他来。”


    属下一个参军跟窦庆山说道。


    “派人来指挥老子作战?谁有这个资格?”窦庆山冷哼一声,丑脸上都是杀气。


    最近皇后的一封信,让他心绪不宁。


    所以这火气格外的大。


    “属下觉得是郑国公,或者是两位王爷之一,虽然兵部文书没说,但是属下觉得,蜀中也会动。”


    参军赶紧说道。


    “要大打?”窦庆山疑惑了一下。


    如果真的是郑国公来,那没准是真的要大打,慎王或者谨王来,就不一定了。


    “不是时候啊!”


    很快窦庆山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如果真的大打,时机不太对,一方面是魏无极还没完全陷入大焱地战场。


    另一方面是国力不足。


    真是大打就是灭国之战,军队至少要动用几十万人,加上后勤恐怕要百万人。


    一旦僵持几个月,那消耗的粮草将是恐怖的数字,大乾的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


    等到秋后,或者明年夏天之后,也许勉强可以。


    “那就准备吧。”


    猜不透,窦庆山也就懒得猜了,等就是。


    京城。


    窦庆山在等,兵部也在等,甚至连皇帝都在等。


    等辽东的动静。


    其实此刻满朝文武都有些紧张,就连袁琮和郑国公都有些焦躁的等待。


    顾道到底会不会服从命令?


    这决定了整个大乾,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决定了未来的朝堂走向。


    甚至也成了,验证顾道曾经说的话,是真是假的契机。


    辽东。


    各方势力,藏在暗中的眼睛,都在盯着镇守府。


    有都水监的、大焱地、南越的、还有斯隆国的,甚至各地商人的眼睛也在盯着。


    他们都明白。


    辽东动不动,影响这场仗,也会影响天下格局,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六月初,辽东第二艘巨舰成功下水。


    随后工匠开始给巨舰安装大炮,同时无数物品,开始送入两艘巨舰。


    六月中旬,顾道率领一万五千火枪兵来到港口。


    休息一日之后,顾道跟镇守府瓜园挥手告别,亲自登上第二艘巨舰。


    辽东舰队杨帆出港。


    目标江南。


    顾道亲自率军南下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瞬间传开。


    “好,好极了!”


    都水监的消息传到京城,第一个激动的是皇帝。


    无论如何,他的圣旨到了辽东,而顾道率军南下,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奉了他的命令。


    高岸也松了口气,经略江南的计划是他提出的,此时顾道配合了。


    那就证明他对大乾还是忠诚的。


    他说的话都是真的,不是为了敷衍而撒谎。


    “辽东这一动,比什么都强。纵然这一次经略江南,没有太大成果,也无关紧要了。”


    温尔雅及时评价。


    因为顾道跟朝廷步调一致,就说明辽东依然属于大乾,大乾还是那个大乾。


    很多人的幻想要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