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大概率是活不成的。

作者:苜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上次给他送去物资,战承胤让他杀入大楚皇宫,清缴各大官员府邸,接手楚国都城。


    不知道怎样了?


    若是他还傻傻的等待楚王回归,想要半路炸死他。


    那他们会被一网打尽。


    希望李元忠醒目一点。


    还有,墨凡收到镇关来的密函!


    墨凡派去的两个杀手,十三十六,顺利到达镇关。


    他们先把车子停在了城外,夜晚潜伏入城。


    入城没有打扰任何人,直接杀入徐怀旧部营帐。


    一夜杀死好几人。


    第二天,徐怀旧部醒来发现连死三名将领,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说吴力杀死他们的人。


    结果吴力一众人等,死不承认。


    他们又打起来。


    十名将领原本还剩下七人,混战中,又莫名其妙的被杀死两人。


    剩下的五人才反应过来。


    他们的人被针对,被暗杀了!


    他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敢单独行走。


    十三十六不好下手,私下和吴力见了面,把战承胤密函交给吴力看。


    吴力才知道,将军想把徐怀将领,全部都处理掉。


    原本镇关是桃园之地,但因为徐怀旧部,弄的乌烟瘴气。


    要不是外面闹饥荒,吴力都想带人走了。


    现在好了,战承胤直接处死他们,已经死了五人。


    还剩下四人,这就好办了。


    从那天起,吴力和他几个兄弟,有事没事找他们茬,挑起事端,十三十六在旁虎视眈眈。


    大概生命受到威胁,剩下的四人,想串通麾下士兵造反。


    只可惜,战承胤第二个计划成功了。


    让百姓在士兵家人面前,反复说外面饿死多少人。


    一座城都成为空城。


    人相食的惨剧接连发生。


    每日洗脑下,居然没有人跟着他们造反。


    谁也不想放弃现在安稳的生活,粮食有收成,还有用不尽的水源。


    他们麾下士兵,逐渐脱离掌控。


    有一部分人被吴力,用战承胤的密函,调派到漠北蛮族领地,和卞子平一起把漠北老巢清缴干净。


    清理掉一部分的将领,下面士兵更易管理。


    还有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燕国传来好消息。


    十三万燕国士兵回到燕国,顺利于夏威汇合。


    入编夏威麾下将士。


    楚齐两国见他们攻打燕国没有胜算,没有继续再出兵。


    但也没有退兵,在远处驻扎,虎视眈眈的盯着燕国这块无主的肥肉。


    而燕国朝廷大臣,知燕国君王死后,竟扶持一个一岁半的孩童上位。


    现在朝廷被孩童母族把持。


    不日,夏威将军带八万人,准备杀入皇城,改朝换代。


    战承胤给他带了一封书信。


    告诉他,带人攻入都城,皇族贵胄的府邸钱财抢出来,朝中大臣,贪官污吏库房充公。


    平定朝廷事宜后,他代为管理。


    还有一件事,尽快耕种。


    两年后是大雪灾,若是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燕国百姓是无法活下去的。


    若是无法耕种,那就建最牢固的房子,每家每户烧制火炕。


    安全度过两年后雪灾。


    夏威是爱民的,为了燕国百姓,他一定会执行。


    现在,出征在外的几波人。


    战承胤最放心的是夏威。


    其次是卞子平,他应该能够彻底清缴蛮族。


    蛮族能暗度陈仓来到大启,那就要承受老巢彻底被端的风险。


    倒是李元忠成了最危险的那个!


    战承胤希望他不要误判局势,先拿下楚国都城。


    拿下后守好。


    战承胤解决大启事宜,第一个攻打就是大楚。


    这对即将征战天下的战家军来说,首战大捷,把曾经第一的大楚国收入囊中,是非常鼓舞士气的。


    这时,门外小兵骑马而来。


    “报,大将军,皇帝圣旨到。”


    诸位将领皆站起身,他们眼中划过狐疑。


    他们来这里是第3天,昨天把黄旗军全部杀死,今天小皇帝就送来圣旨。


    他在军营中安排了细作?


    消息这样的灵通。


    这一次是宫中禁卫军统领,带领皇帝内侍太监,一起来宣读圣旨。


    禁卫军两百人,内侍太监三人!


    禁卫军和太监看见路上停着一辆辆巨大的货车,纷纷侧目观望。


    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绝对不简单。


    再看见田野上。


    犁地车已经开始驰骋。


    有小孩站在车旁边,欢呼跟着犁地车跑。


    被战家军的老兵用小木棍撵,他们非但没跑,反而调皮的略略略……


    这里一派和谐欣欣向荣之景。


    内侍太监和禁卫军看到许多人排队吃晚饭,那一口口大锅里面熬着面条和粥。


    每个人端着一个搪瓷盆,一副筷子。


    粥打进碗里,士兵找个地方蹲下吃。


    吃完一碗米粥,感觉还没有饱,继续排队打面条……


    无限加量,吃饱为止。


    那面条弥漫的浓郁香味,肉粥弥漫出的肉香,太监和禁卫军多长时间没吃饱过了,他们疯狂吞咽口水。


    因为太饿,太想吃了!


    他们没有想到,战家军伙食竟然比皇宫还要好。


    现在皇宫捉襟见肘,已经放出大批量宫女太监。


    原因是养不活。


    而这批人放出去,大概率是活不成的。


    内侍太监这次出城宣读圣旨,就看见昔日一起在后宫当差的太监,被人架在火上烤着吃。


    那头颅还悬挂在木架上。


    他看见错愕不已,若不是有禁卫军跟随,怕出城就被人杀了。


    现在,京城格外混乱,自从路将军带守城士兵离开后。


    偌大京城寥寥几人守住城门,是无法守住流民冲击的。


    流民早已冲入城内。


    之所以还没冲进皇宫,是因为皇宫还有两三万禁卫军。


    是大启最后的防线。


    但,京城处于水深火热中,却没想到,战家军营地有粮食。


    而且还是是香喷喷肉粥和面条……


    他们一个个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大桶,恨不得冲上去闷头吃!


    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饱过了!


    但,圣旨重要。


    一行人被带到战承胤面前。


    内侍黄公公尖声道:“见过宁关候,杂家是皇帝近侍,特意来宣读圣旨。”


    几人面面相觑,但谁也没有跪下。


    只是墨凡打开扇子,对他们说:“宣读吧!”


    黄公公见他们没有下跪接旨,有些为难的看向禁卫军统领骆斌。


    骆斌摸了摸鼻子,小声说:“为了一会能有口饭吃,跪不跪的无所谓了,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呢?”


    是这个理,黄公公不再执着。


    展开圣旨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启京城连日被流民冲击,流民在城内无恶不作,杀人无数,大将军战承胤奉旨诛杀流民,清理京城……钦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