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7章 受伤

作者:程书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宣德帝一听这话,就明白顾行晋要说什么,冷着脸语气更带出几分不耐烦。


    “顾爱卿,这件事昨日不是已经定了。”宣德帝状似警告了他一句,让顾行晋别再乱说话,否则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顾行晋对此自然听得出来,宣德帝对他意见很大,可是有些事,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对此他也没办法。


    但是,该解释还是要解释的,“陛下,昨日您确实定了。不过,微臣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


    宣德帝看了他好一会儿,顾行晋面上保持着镇定,任由宣德帝打量。


    过了好一会儿,宣德帝才同意了。“说吧,朕想听听,你又有何建议?”


    “微臣,谢陛下!”顾行晋见宣德帝答应了立刻道谢。


    接着顾行晋就继续道:“陛下,微臣这次进宫,是为了内侍参政而来……”


    “好了,此事不要再提了!朕不想再听了!”宣德帝一听此话,立刻神情略带不耐烦,打断了顾行晋的话。


    原以为会说出什么有用的,不过又是这些老生常谈,宣德帝不想再听了。此事当日既然已经定了,宣德帝也不想改变主意,更不想浪费时间。


    宫门口跪着的那么些人,他可是也要让他们吃点苦头,竟敢用此举逼宫。想以此逼朕妥协,宣德帝想到这里看着顾行晋的眼神,也越发的冰冷。


    这几年内朝堂上发生的事,让宣德帝对满朝文武都产生了不信任,哪怕他之前的心腹,都让他产生了怀疑,所以启用太监势在必行。


    “陛下,微臣是……”顾行晋喊了一句。


    见他还要继续说,宣德帝脸色一沉,双眼直视着顾行晋,语气中透着不耐与怒火。


    “怎么?难不成,你也要来劝朕改变主意的?”


    顾行晋沉默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微臣并非此意。”


    宣德帝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看向顾行晋的眼神道:“那你来做什么?”


    顾行晋暗暗吸了一口气,继续道:“陛下,还请耐心听微臣说完。”


    “准了,说的朕不满意,那可免不了一顿罚。”宣德帝看着他警告道。


    “多谢陛下!”顾行晋作揖道谢。


    今日百官跪在宫门口的事,让宣德帝不耐烦这些虚礼。


    “好了别来这些,有事就快说!”


    顾行晋点点头道:“陛下,监察院任用太监一事,此朝堂上引起诸多争议。微臣以为,或许应当重新审视,让内侍在监察院任职一事,还需要仔细思考。”


    宣德帝听着顾行晋这么说,眼眸更是一下子含冰。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这件事,与那群跪在宫门口的有什么差别。


    皇帝的眼神,让顾行晋此刻都感觉到,脊背有些微微拔凉。


    “你和满朝的文武一样,都是劝朕放弃任用内侍。”宣德帝语气冰冷地道。


    顾行晋只得硬着头皮道:“陛下,内侍是宫廷内伺候的宫人,安排他们参与朝政,怕……”


    见顾行晋还在这狡辩,宣德帝冷哼了一声。


    “不必再说了,朕心意已决,此事已经下了决定,就无需再议。”宣德帝乾坤独断道。


    “陛下……”顾行晋打算再劝一劝。


    宣德帝怒火更是高涨,对着顾行晋不耐烦的呵斥道:“难不成,你和外头的文武百官一块,逼着朕同意你们的想法?”


    “微臣不敢。”顾顾行晋躬身道。


    “好一个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怎么商议好了,在宫门口跪着,你进来劝朕。”宣德帝冷笑了一下。


    顾行晋此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跪下。“陛下,息怒,微臣没有这个意思……”


    宣德帝眼眸微冷,看着顾行晋,哼了一声。


    “朕是大周的皇帝,大周的江山是朕的!朕是天子,乃一言九鼎!朕的决定就是皇命,岂能容你们质疑!”


    “陛下,微臣没有要违背皇命,是想您能慎重考虑此事。”顾行晋摇了摇头道。


    接着顾行晋又继续道:“陛下,此刻文武百官们都跪在宫门外,这样的影响总是不太好,也不能寒了诸位大人们的心。臣斗胆恳请陛下,您收回成命,不一定……”


    宣德帝怒火瞬间高涨起来,抬手拿起龙案上的茶杯,直接砸向顾行晋,“大胆!还敢威胁朕!”


    啪的一声,茶杯瞬间锐碎裂,顾行晋看着眼前的茶杯。下意识闪躲了一下,但终究动作还是慢了一点。


    脸直接被碎片给划伤了,一阵疼痛传来。没多久就感觉到脸颊处流下不少的血,接着就好几滴血,直接滴落在地毯上。


    宣德帝自然也看到了,心气跟着顺了不少。但,多年的涵养,如此失态也让宣德帝更多了几分厌恶。


    顾行晋看着暴怒的宣德帝解释道:


    “陛下息怒,微臣绝无威胁之意。只是此事闹得朝堂不安,继续这样下去百姓也有所议论,恐对陛下的威望有损。所以,微臣觉得如果非要启用太监的话,不如另设一个……”


    宣德帝怒视着顾行晋,喝道:“住口!朕心意已决,岂容你等随意评判!你们一个个的阻止朕,想在宫门长跪不起来逼迫朕,还真是朕的好臣子!”


    顾行晋感受着脸上火辣辣的疼痛见宣德帝一点都听不进去,更是打断他的话,只能道:


    “陛下,还请您先听微臣说完,之后您觉得还是不满意,您要杀要剐,微臣绝无怨言。”


    宣德帝脸色阴沉地盯着顾行晋,片刻后,冷哼一声道:“那朕就再听听你还有何话可说,之前是朕太纵容你了,说的不对,那么后果朕决不轻饶。”


    “多谢陛下!”顾行晋见宣德帝愿意听,也松了一口气。


    同时心也提着,他知道今日这样,完全是得罪陛下,想来也不会太好过以后。


    但是,事情最开始是由他引起的,顾行晋不想背锅,只能由他来想办法解决。


    宣德帝随即走回龙椅,端坐着看向顾行晋,冷声道:


    “怎么,不是挺会能说会道的,怎么哑巴了?”


    顾行晋看了一眼宣德帝,随后禀道:


    “陛下,微臣的想法是,您非要启用内侍,那最好的法子,就是另外设立一个独立,双方互相制衡的。”


    “另外再设立一个?朕,不过是启用几个太监,满朝文武反对,你觉得满朝文武会同意?”宣德帝只觉得好笑,看向顾行晋的眼神更是透着失望。


    “陛下,这是解决此事的办法,如果非要之前那样,那群臣怕是也会失望的。”顾行晋言语中不卑不亢地道。


    宣德帝仔细地看着顾行晋,然后说道:“你威胁朕?”


    顾行晋低着头回道:“微臣绝无威胁陛下,只是实话实说。现在百官长跪宫门,百姓议论纷纷。若陛下再执意如此,不肯收回成命,等天色逐渐亮了,到时闹的满城风雨,怕是会给有心之人,有了可趁之机!”


    宣德帝沉默不语。


    就在殿内静悄悄的时候,李德海脚步匆匆的回来了。


    看了一眼顾行晋,随后给宣德帝请安,接着就表情怪异的道:“陛下,那些文武百官已经被奴才,让徐统领将他们带进宫了。但是,不少大人陛下您要是不答应,就长跪不起,还有些大人想继续跪宫门口,幸亏被徐大人暂时拦下了。”


    说完,李德海还偷偷瞧了一眼顾行晋。


    宣德帝一掌拍在桌上,愤怒的道:“哼,朕对你们太宽容了,真是给脸不要脸。”


    李德海见陛下这么暴脾气,顿时心中一动,在疫情后


    “陛下,这群大人违背您的旨意,奴才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


    闻言宣德帝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


    一让的顾行晋沉默不语,低头着头没有出声,


    李德海这时也比意识到,他说错话了,顿时就慌了,他可是明明感觉到陛下的不满。


    连忙跪下一边给自己打嘴巴子,一边懊恼不已。


    “陛下,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不该胡言乱语的……”


    宣德帝看他这副模样,皱了皱眉头,“好了,下去,别在这碍眼!”


    “是,奴才跪安。”李德海连滚带爬的离开。


    宣德帝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没一个有用的。


    让自己心平气和了一点,才看着顾行晋问道:“说说看,你的法子就是让朕放弃之前的想法?”


    顾行晋见宣德帝问他,随即就道:“是,陛下。”


    一个时辰后,宣德帝听完顾行晋的想法,并没有出声。


    作为皇帝宣德帝,昨日因为群臣的反对,才执拗要执行下去的。


    至于强硬下去,也是被满朝文武逼的,全都站出来反对朕的决定,哪怕是错的宣德帝也不愿意改变。


    满朝文武如此逼迫朕,这就是对皇权的挑衅。如果朕这次妥协了,那么下次,这群人还会联合起来逼宫,这是犯了宣德帝的忌讳。


    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的,所以,宣德帝才很强硬,本来她还犹豫,结果这么一出就让他下定决心了。


    一定要启用内侍,让内侍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刃,不然宣德帝都感觉龙椅不稳当。


    想必满朝文武百官,应该没人看得出来,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才如此坚决的。


    顾行晋见宣德帝一脸沉思,便躬身道:“陛下,这些就是微臣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如果有什么问题,还请陛下见谅。”


    宣德帝看着顾行晋,缓缓说道:“你想法不错,让朕恢复前朝的锦衣卫。”


    “是的,陛下!”顾行晋点头道。


    顾行晋见宣德帝沉默不语,心中忐忑不已,但仍强自镇定,等待着皇帝的回应。


    许久,宣德帝缓缓开口道:“顾行晋,你这法子看似周全,可前朝为何被我大周取代,你可知道?”


    顾行晋赶忙拱手道:“陛下,微臣熟读史书自然知道。”


    但是顾行晋昨日回想了一遍,已经明白满朝文武如此'团结',让宣德帝心生不安。


    “大胆!那你还敢让朕设锦衣卫!”宣德帝怒喝道。


    顾行晋神情无一丝变动,只道:“陛下,微臣见识浅薄,也只能参考前朝。而陛下您是不是昏君,所以自然无须担心。”


    这话说的也是实话,这次直接连根拔起朝中魏首辅和吴国公,说明陛下手里有那么一股力量。


    既然如此,不如转为明面上,那些没什么顾忌的官员,头上也能多一个紧箍咒,不然就因为这件事,朝中官员少了一半。


    还有一句话,顾行晋没说出来,前朝灭亡是方方面面的原因,更多的还是民不聊生,灾害频发,皇帝昏晕无能,高高在上不知民生艰苦,才会出现起义。


    封建王朝愚民政策,是稳固了统治,但也会让百姓更容易被煽动造反,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大周朝的百姓基本上,只要有口饭吃有件衣裳穿,都不会动了造反的心思,个个都是顺民。


    宣德帝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顾行晋,冷冷地说道:“锦衣卫一旦设立,若其权势过大,爱卿你又当如何?”


    顾行晋明白陛下这是心动了,同时又让他犹豫,这是不想引狼入室。


    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回道:“陛下,微臣以为,可对锦衣卫之权加以限制。


    比如,其行动需得陛下旨意,且定期向陛下汇报,由陛下亲自把控。同时,与御史台和监察院三方互相监督,以防锦衣卫滥用职权,危害到朝廷。”


    宣德帝眯起眼睛看着顾行晋,脑海中仔细思考了一通。


    就这样,顾行晋又接着跪了一炷香。


    宣德帝斟酌一番,这样做利大于弊,便有了打算。


    “那就暂时设立锦衣卫,听从朕的旨意,监察朝中官员。”


    顾行晋只回了一句:“陛下英明,不过,微臣觉得监察院也要设立。”


    “那就一块!”宣德帝微微抬手道。


    “李德海!”


    一听到陛下的声音,李德海立刻就轻手轻脚进了殿内,“奴才在。”


    “摆驾,朕现在去瞧瞧,朕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


    “是,陛下!”一群内侍簇拥着宣德帝离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