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7章 沟渠的作用

作者:程书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向韶等人加快脚步,终于来到了堤坝处。


    “什么人!”堤坝守卫听到动静立刻喝道。


    “放肆,是钦差大人和邬大人!”一官员怒喝道。


    守卫一看还真是,忙抱拳道:“卑职,见过两位大人!”


    “嗯,现在堤坝情况如何?”向韶看了一眼,但是,在夜里看的不是很清楚。


    耳边倒是不断传来,汹涌的河流声让他有些许不安。


    守卫立刻禀道:“回钦差大人,目前没任何异常,一切都很正常。”


    “嗯,那你们好好注意,一有什么情况,立刻汇报!”向韶神色舒缓了不少。


    “是,钦差大人,卑职会好好值守!”


    “邬大人,咱们去前头瞧瞧!”向韶便和一旁的邬通判说道。


    邬通判一时有些犹豫,“这……向大人,下着雨呢!咱们夜里过去,怕是有些危险!”


    向韶目光坚定,直视着前方,“邬大人,此时哪还顾得上危险,堤坝安危至关重要,若有疏漏,遭殃的可是万千百姓。”


    邬通判听闻,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向大人教训的是,下官惭愧,这便随大人前去。”


    向韶继续在堤坝上巡查着,邬通判紧跟其后。


    虽然夜里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在灯火通明的堤坝,还是看的清楚,向韶的光紧紧盯着水位的变化。


    “钦差大人水位正常,卑职等人一直盯着不会出现差错的。”


    向韶闻言神色透出几分满意,“嗯,不错,你们好好干,本官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钦差大人请放心,卑职肯定不会出差错的!”


    一听到向韶这么说,守卫有些激动。


    向韶继续往堤坝另外一个地方而去,邬通判只能跟上。


    两人在雨中艰难前行,雨滴打在身上,暴雨也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向大人,这风雨太大了,不如先回去避避风雨,稍后再来,也不差这么一会儿。”


    这么大的暴雨,邬通判还真怕出了什么事,到时如果钦差大人出了事,那他的仕途也完了!


    “不必,本官亲自去瞧瞧,这样才能安心。”


    向韶摆了摆手,拒绝了邬通判的要求。


    此时,负责看守堤坝的士兵们神色紧张跑来。


    这时守卫看了下情况,害怕出了什么事,忙上前道:“大人,雨再太大了,水位上升得很快,为了安全起见,二位大人还是赶紧撤离的好。”


    向韶眉头紧皱,道:“撤什么,老夫要瞧瞧情况。”


    “大人……”邬通判也想劝他离开。


    “不必再说了,本官要仔细瞧瞧。”向韶强硬的道。


    见劝说不动向大人,邬通判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大人,还是要注意安全,如果发现不对的话,还请向大人您能及时撤离。”


    “嗯,本官知道,邬大人莫要担忧!”向韶微微点头。


    “走,咱们去前头瞧瞧!”说完就率先往前走。


    其他人见状面面相觑一番,只得跟上……


    在这时,一名后卫匆匆跑来,神色紧张地说道:“不好了!方才有人传来消息,说有一处地方,出现了细微的裂缝!


    向韶心头一紧,立刻说道:“快,带本官去看看!”


    “哎……”邬通判见人已经走了,只能咬咬牙跟上向韶的步伐。


    确实出现了裂缝,是他们最后做完的,时间根本没多久。


    向韶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若不及时处理又会决堤,立刻果断下令道:


    “召集人手开渠排水,务必以防出现水位冲毁堤坝!”


    “是,大人!”


    “大人,这开渠是不是太快了……”邬通判小心说道。


    “不然呢,邬大人可有法子?”向韶反问道。


    向韶一时间被怼的无话可说,他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邬通判焦急的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雨还一直下……”


    向韶瞪了他一眼,喝道:“慌什么!唯一的法子,就是沉稳应对!”


    向韶的一声怒喝,让邬通判暂时安静了下来。


    此时,众多士兵和灾民们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向韶的命令开渠排水。


    向韶站在雨中,紧盯着众人的动作,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个渠能够奏效。


    雨势愈发猛烈,豆大的雨点砸在脸上只觉得生疼,向韶的衣衫早已湿透,却浑然不觉。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雨太大了,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一名将领跑来,满脸焦急。


    向韶咬了咬牙,道:“继续!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堤坝再崩了,那么安南省怕是要逃难了!”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不好,堤坝出现了一处小缺口!”


    向韶心头一紧,立刻喊道:“快,派人去堵上!”


    一群士兵和灾民迅速冲了上去,用沙袋和石头拼命填补缺口。


    然而,河水的冲击力实在太大,缺口不仅没有被堵住,反而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向韶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缺口继续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人听令,全力抢险!”向韶的声音响彻夜空。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搬运物资,有的跳入水中,试图用身体挡住水流。


    就在这危急时刻,黄守备带着一队人马赶到。


    “向大人,我们来支援了!”黄守备喊道。


    向韶心中大喜:“来得正好,将其他水渠全都开了!”


    “是大人!”黄守备立刻让灾民去办。


    一群人齐心协力,直到天亮时才将所有水渠都打开,冲击着已经荒芜农田一泻千里,没有将他们新修的堤坝冲垮了


    这一幕也让在场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大人,这渠还真的有用!”邬通判下意识笑了笑。


    “成了!”向韶也有点激动。


    “太好了!真的成了!“灾民们欢呼道。


    “好,以后百年都不用担心了!”向韶激动地道。


    向韶随即就吩咐道:“邬通判,你立刻组织人手立刻加固堤坝。”


    “是,大人!”对于此事邬通判明白迫在眉睫一口应承了下来,随后立刻组织人员展开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辰时,终于雨渐渐小了,水位也开始下降。


    “太好了,安全了!”辛苦一整晚的灾民们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灾民们更是欢呼雀跃,每个人都兴高采烈。


    “太好了,咱们不用逃荒了!”灾民们也想到了,他们一家人不用背井离乡。


    大家都在欢呼雀跃,更多的还是充满劫后余生的喜悦!


    欢呼声依旧不绝于耳,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希望。


    向韶也长舒了一口气,疲惫地坐在上。望着激动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大家满是泥水的脸庞,他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向韶沙哑着声音道:“你们做的很好,本官将重重有赏。”


    众人纷纷说道:“大人,草民等人是了安南省人,官府是为了草民们好,这些是草民们应该做的事!”


    邬通判也上前一步,郑重的拜道:“向大人,下官代表安南省的百姓,向您道谢!让百姓不必流离失所,多谢向大人的救命之恩!”


    修筑堤坝的灾民们,也跟着下跪道:“多谢大人的救命之恩!”


    向韶神色透着几分欣慰,“快快请起,还有你们也都起来。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这堤坝也无法成功守住。你们的功劳。本官都记着呢!”


    蔡侍郎此刻呢抵达了,正好听到这句话,随即就出声道。


    “向大人,他说的不错,你们的功劳也不小。待本官回京后,会一一禀奏陛下的。”


    灾民们抬头一看,知道这是钦差大人,忙行礼道:“草民,拜见钦差大人!”


    “你们都起来吧!”蔡侍郎温和出声道。


    “多谢钦差大人!”


    “蔡大人,你怎么来了?”向韶看到他有点惊讶。


    蔡侍郎也不隐瞒,详细的说道:“昨夜下那么大的雨,老夫也心有不安,所以,今日特地前来瞧瞧情况,昨夜辛苦向大人了。”


    向韶回了一个笑容,“蔡大人,哪里的话,这是老夫职责所在。”


    “向大人,这堤坝修的,怎么有点奇怪?”蔡侍郎看了一眼堤坝,感觉有些怪异。


    向韶见他好奇,便解释道:“这是开了八个渠,能够让水流出口多出八个,同时还能给周边数万亩良田进行灌溉。”


    蔡侍郎听后恍然大悟,不禁竖起大拇指赞道:“向大人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解了当下之急,又为日后的农田灌溉打下了基础,实乃一举两得之策,实在是妙啊!”


    向韶谦逊地笑了笑,说道:“蔡大人过奖了,若不是众人齐心协力,这法子也难以奏效。而且,这也不是老夫想出来的,可当不得蔡大人的夸奖。”


    “哦?蔡大人,这修渠一事不是你的想法?”蔡侍郎好奇问道。


    向韶点点头,“不错!这是顾大人的想法。当日老夫离开京城时,顾大人派人给老夫送了一封信,老夫看了好几遍。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便决定尝试一番。”


    “顾大人?还真是厉害,竟然能如此神机妙算!”蔡侍郎眼底闪过一抹异样。


    “不错,老夫原先也没这个想法。顾大人竟然能如此智慧,怪不得他能得陛下的宠信。”向韶此刻也非常佩服。


    也让向韶没想到,要知道当年他和顾大人有所接触的时候,是顾大人在工部任职。


    没想到不过短短几年,就已经身居高位,让他心生羡慕。这要是他的儿子的话,他此刻就是死了都能死而无憾。


    蔡侍郎也听的满脸佩服,“顾大人,还真是让人惊讶!”


    向韶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谁说不是呢!其实要是陛下将顾大人派来,怕是解决的更加完美!”


    这也让安南省不少官员,都记住了这个人,朝廷中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人物。


    “向大人,老夫有些好奇,不如去瞧瞧,这渠怎么修的。”蔡侍郎好奇的道。


    “那老夫和你一同前去。”蔡侍郎同意了。


    向韶与蔡侍郎一同前往堤坝处查看那新开的八个沟渠。


    看完沟渠的分布,蔡侍郎他也有眼力,一眼就看出来了。


    忍不住赞叹道:“实在是厉害!有了这八个沟渠,安南省从此无忧!”


    向韶在一旁说道:“蔡大人,你觉得这法子,能不能用到其他省份。”


    蔡侍郎思索一番,“可以,大大的好处!”


    向韶接着就道:“蔡大人,你说老夫回京建议陛下,都将大周的堤坝改成如此,你觉得这样的建议,陛下会同意吗?”


    蔡侍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向大人,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虽说这法子在安南省成效显着,但各地情况各异,若要在全国推行,还需仔细考量诸多因素。”


    向韶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蔡大人所言有理,可若能成功,实乃造福万民之举。”


    蔡侍郎望着那沟渠,缓缓说道:“向大人一片赤诚之心,令人钦佩。只是此事涉及面广,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且需对各地地理水文有详尽了解,方能判断是否适用。”


    向韶点点头,叹了口气:“是老夫思虑不周,不过还是想试试看!”


    “邬大人,你安排他们回去休息,让另一批人来干活!”向韶见灾民都在休息,就将邬通判叫来。


    邬通判一口应承了下来,“好的,向大人您劳累一夜,这些事交给下官就成了!”


    向韶确实感觉到累了,便点了点头,“嗯,那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向大人,请放心!”邬通判点头道。


    “蔡大人,老夫告退!”向韶也出声道。


    “嗯,向大人回去好好休息。”蔡侍郎点头。


    向韶随即就离开了,邬通判便道:“蔡大人,您……”


    蔡侍郎婉拒道:“不必,邬大人,你随便安排不必顾及着。”


    邬通判见此就不再耽误,随后立刻开始行动,安排灾民们有序地进行轮休和交接。


    向韶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临时搭建的营帐中,靠着椅背沉沉睡去…


    这一觉,向韶睡的非常沉,等到他再次醒来的时,已经是午后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