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41章 国庆假期

作者:晨星天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月一日清晨的羊城国际机场,国庆的红绸带挂满了航站楼的立柱,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欢度国庆的语音提示,人潮涌动间,行李箱的滚轮声、孩子的笑声、亲友重逢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暖融融的烟火气裹着南国的湿热空气,扑面而来。


    沈青云站在到达口的栏杆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休闲衬衫。


    这是周雪去年给他买的,平时总穿警服,难得有机会换上便装。


    他手里攥着一张接站牌,上面用马克笔写着“柳云竹、周雪、沈静”,字迹工整,却带着点不常写毛笔字的生涩。


    时不时抬眼看向出口,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接站牌的边缘,上次见母亲和女儿,还是去燕京开会的时候,算下来已经好几个月了。


    “爸爸。”


    一声清脆的呼喊传到沈青云的耳朵里。


    他抬起头,就看到沈静扎着高马尾,穿着白色连衣裙,从人群里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手里还举着一个粉色的气球。


    她身后,周雪推着一个银色的行李箱,小心翼翼地扶着柳云竹,老太太穿着深蓝色的对襟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手里还拎着一个布袋子,鼓鼓囊囊的。


    “静静。”


    沈青云快步迎上去,一把抱住冲过来的女儿。


    沈静已经十二岁了,个子长高了不少,却还像小时候一样,抱着他的胳膊撒娇:“爸,你怎么才来呀?我们在飞机上都看到羊城的烟花了,好漂亮!”


    “路上有点堵车,国庆车多。”


    沈青云笑着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目光转向周雪:“累了吧?飞机飞了三个多小时。”


    周雪摇摇头,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还好,妈一路上都在念叨你。”


    说着话,她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柳云竹:“妈,你看,青云来接咱们了。”


    柳云竹走上前,仔细打量着沈青云,伸手摸了摸他的脸颊,语气里满是心疼:“青云啊,怎么又瘦了?是不是工作太忙,没好好吃饭?你看你这黑眼圈,晚上又熬夜了吧?”


    她把手里的布袋子递过来,对沈青云说道:“我给你带了点红枣和小米,你胃不好,早上熬点小米粥喝,比外面的早餐健康。”


    沈青云接过布袋子,触手温热,里面还裹着一层保温膜。


    母亲怕红枣受潮,特意用棉线缝了个小布袋装着。


    他鼻子一酸,连忙点头:“妈,我知道了,您放心,我现在都按时吃饭。您快跟我来,车停在外面的停车场,咱们先回家放东西,中午我带你们去吃羊城的早茶。”


    “早茶就不用了。”


    柳云竹摆摆手,拉着沈静的手:“走吧,先回家。”


    …………


    回去的路上,沈静坐在副驾驶,叽叽喳喳地跟沈青云讲学校的事:“爸,我们班国庆前办了联欢会,我还唱了歌呢!老师说我唱得好,让我下次参加学校的艺术节。”


    “真棒!”


    沈青云开着车,笑着对女儿说道。


    今天放假,他让周朝先和刘福荣等人都休息了,自己一个人开车出来接家里人。


    车子甚至都是让刘福荣去租的,免得引起什么麻烦。


    “对了,咱们去哪儿玩啊?”


    沈静眨了眨眼睛,对父亲说道:“我想去海边,还想吃潮州的牛肉丸,周阿姨说特别好吃。”


    “都去,都去。”


    沈青云笑着答应道:“我已经跟单位请了假,这七天好好陪你们逛逛粤东,羊城的陈家祠、珠江夜游,深港的沙滩,潮州的古城,咱们一个一个去。”


    难得跟家里人团聚,他自然要好好陪伴一下。


    柳云竹坐在后排,听着父女俩的对话,嘴角一直挂着笑,对周雪说道:“小雪,你也放松点,青云工作忙,你在家照顾静静和我,辛苦你了。”


    周雪接过水果,轻声说:“妈,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青云在这边工作不容易,咱们过来陪他,他也能开心点。”


    她看了一眼驾驶座上的沈青云,眼里满是理解。


    她知道沈青云这半年忙的脚不沾地,心里压力大,这次国庆,就是想让他好好放松放松。


    …………


    先回到公安厅家属院把行李放好,又吃过早茶。


    随后,沈青云便带着家人去了陈家祠。


    国庆期间的陈家祠格外热闹,门口挂着红灯笼,游客们举着相机,在古色古香的牌坊前拍照。柳云竹一进院子,就被屋顶的木雕吸引住了。


    那些木雕雕着龙凤、花鸟,栩栩如生,连羽毛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手艺真好!”


    柳云竹凑到栏杆前,眯着眼睛仔细看:“我小时候在老家也见过木雕,可没这么精致。青云,你看这龙的眼睛,好像要活过来一样。”


    沈青云扶着母亲,耐心解释:“妈,陈家祠是清代的建筑,专门用来供奉陈氏的祖先,里面的木雕、砖雕、石雕都是粤东的传统工艺,有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称号。这些工匠花了十几年才雕好,每一件都是宝贝。”


    沈静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爸爸,你看这个石雕,上面有好多人物,是不是讲的什么故事呀?”


    她指着墙上的一块石雕,上面刻着几个穿着古装的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弹琴。


    沈青云刚想开口,柳云竹却抢先说道:“静静,这应该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吧?你看那个年轻人,跪在地上给老人喂药,是不是亲尝汤药?”


    沈静惊讶地睁大眼睛:“奶奶,您怎么知道呀?我们历史老师还没讲过呢。”


    柳云竹笑了,拍了拍孙女的手:“我小时候,我的老师就给我讲过二十四孝的故事,说做人要孝顺,要懂得感恩。你爸小时候,我也经常跟他说,不管以后有多大本事,都不能忘了根。”


    沈青云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的工作忙,母亲总是在灯下给他讲传统故事,教他写毛笔字。


    现在母亲老了,记性不如以前,却还记着这些过去的事情。


    从陈家祠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


    沈青云带着家人去了珠江边,准备晚上坐游船看夜景。


    江边的步道上,挂满了红旗,风一吹,红旗猎猎作响,像是在唱着国歌。


    沈静拉着柳云竹的手,沿着江边散步,时不时停下来,跟卖棉花糖的小贩买个粉色的棉花糖,吃得嘴角都是糖。


    “爸,你看那个塔,好高啊!”


    沈静指着远处的羊城塔,兴奋地喊道。


    羊城塔穿着七彩霓裳,在夕阳下格外耀眼,像一根巨大的光柱,撑起了羊城的天空。


    “那是羊城塔,也叫小蛮腰,是羊城的标志性建筑。”


    沈青云拿出手机,给女儿和母亲拍了张合影,随口说道:“晚上亮灯的时候更漂亮,咱们坐游船的时候,能近距离看到它。”


    柳云竹看着江面上的游船,有些感慨:“以前在燕京,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江景。羊城这几年发展得真好,你能在这里工作,妈也放心。”


    她顿了顿,又说道:“不过你也要注意安全,听说你之前还处理过群体事件,以后遇到危险的事,可别往前冲,妈还等着抱孙子呢。”


    沈青云心里一暖,连忙安慰:“妈,您放心,我有分寸,不会有事的。现在的工作比以前安全多了,而且有很多同事一起,不会让我一个人冒险。”


    晚上七点,游船缓缓驶离码头。


    沈青云陪着家人坐在甲板上,江风拂面,带着淡淡的水汽。


    两岸的灯光渐渐亮起,猎德大桥的灯光像一条金色的项链,珠江新城的高楼大厦闪烁着霓虹,整个羊城变成了灯的海洋。


    “哇,好漂亮!”


    沈静趴在栏杆上,手里举着手机录像:“爸爸,你看,那边的灯光还在变颜色,像彩虹一样。”


    周雪靠在沈青云的肩膀上,轻声说道:“好久没这么放松了,以前总担心你工作,现在看到你能好好陪我们,我就放心了。”


    沈青云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有些愧疚:“小雪,对不起,平时陪你的时间太少了。等忙完这阵子,我申请个长假,咱们一家人去国外玩一趟,就咱们三口人。”


    “好啊。”


    周雪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早就想去法国看看了,听说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夜景特别美。”


    柳云竹坐在旁边,看着夫妻俩的互动,又看了看兴奋的孙女,嘴角一直挂着笑。


    她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个苹果,递给沈青云:“青云,吃个苹果,平安。你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别让我们担心。”


    沈青云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在嘴里散开。


    这是母亲特意从燕京带来的,说比南方的苹果甜。


    他看着眼前的家人,看着两岸的灯火,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只要有家人在身边,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其实人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有了家人,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