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 我的才华能力,胜过他十倍!

作者:姜阿山小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轰!


    雷声再度炸响。


    震天的声音,刺得耳膜都隐隐作痛。


    然而,炸天般的雷声中,老朱平淡的声音,似乎更惧威压之气。


    帝王一怒,伏尸千里!


    直面帝王之怒,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朱允熥面无变色,身形不动如山。


    “这倒不是!”


    他轻轻摇了摇头。


    “皇爷爷诸子中,二叔秦王、三叔晋王、皆有领兵之才。”


    “然他们两人,为人过于性情暴虐,喜怒无常,对身边人尚且经常加罪,难以治天下。”


    “唯独四叔燕王,有怀德之心,领兵之才,治天下之能。”


    “若皇爷爷立他为储君,他当能守住大明江山社稷。”


    “我亦愿做一逍遥王爷,从此不争不抢。”


    此言一出,一直在旁边站着看戏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皆是脸色大变。


    他们三人,都是朱标死后,赶回来奔丧的。


    心中自然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朱标在的时候,没有人想过要争太子之位。


    毕竟,谁也争不过朱标。


    对此,几人也都有自知之明。


    但如今朱标死了,那可就争一争了。


    只是这番心思,可以在心底想想。


    却万万也万不敢在老朱面前有半分吐露。


    更别说还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了。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人还好。


    虽然被侄儿当着朝臣的面,说自己性情暴虐,喜怒无常,有点面子挂不住。


    但,也仅此而已。


    当此时刻,两人虽然不高兴,却都懒得出来争辩。


    但燕王朱棣可再也站不住了。


    你朱允熥自己找死,拉我做什么?


    说我可以继承大位当皇帝?


    父皇听了会怎么想?


    朱棣连忙站了出来,跪拜在地。


    “父皇明鉴,儿臣绝无争夺大位之心。”


    “允熥这小子一派胡言,父皇千万莫往心里去啊!”


    朱允熥嘻嘻一笑。


    “我是说你若能为帝,当可以治理好天下,又没有说皇爷爷会传位于你,四叔,你急什么呢?”


    “四叔虽然有才,却并非嫡长子。”


    “上面还有二叔三叔,这帝王宝座,怎么也轮不到四叔!”


    他提高音调道:“正因为如此,孙儿才不惜生死,挺身而出。”


    “春秋有言: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孙儿之母,乃是明媒正娶的太子妃。”


    “依礼法,大哥死后,孙儿我才是嫡长子。”


    “二哥虽年龄长我一岁,却非嫡子。”


    “皇爷爷立我为皇太孙,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然皇爷爷虑我才能不够,不能压服群臣,不能驾驭武将。”


    “故而才扶正吕王妃,欲选二哥为储君。”


    “却不知此举大错特错。”


    “二哥之能力,不足以治国。”


    “二哥之威望,不足以服人。”


    “二哥之才干,不足以处政事。”


    “若皇爷爷立二哥为储君,付以江山,大明危矣!”


    “孙儿不能见大明江山于险境而不闻不问,不得不以死相谏。”


    哗啦啦!


    又是一道闪电亮起。


    却不闻雷声。


    明亮又忽暗的视野里,空气宛如凝固,呼吸都变得犹为困难起来。


    大殿内,众人的心跳都仿若停止。


    一个个皆紧张无比。


    “你说你二哥的能力、威望、才干惧不足,可是认为自己远远胜过他?”


    老朱的声音,似乎平淡了许多。


    不再蕴含威压和杀气。


    他脸上无任何表情变化,只是不知道,心中究竟如何想了。


    “自然!”朱允熥极为自信的答道。


    封建社会的帝王,自小接受皇家教育,其中能力出众者,不在少数。


    现代人除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具备相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之外,真要论心智,论计谋,论为人处事的能力,能胜过那些帝王的,实则寥寥无几。


    人精就是人精,不因时代而改变。


    但,朱允炆是例外。


    如果要列一个历史上最蠢皇帝排名,那朱允炆必定高居前三。


    自古帝王有残暴不仁的,有生性好杀的,有不顾百姓生死,只图自己享乐的……


    如此种种,史书中斥为“昏君”。


    然而,大多数昏君要么是耽于享乐,要么就是时势所迫,无可奈何……并不表示個人能力很差。


    朱允炆并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没有能力的蠢人。


    这种人当皇帝,才是真正的灾难。


    朱允熥作为一个穿越者,也并没有自傲的认为,自己比老朱以及朝堂上一干老狐狸,一众能臣猛将都更强。


    他们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精,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但朱允熥却有信心,与朱允炆这个废物比,强过他十倍还是有多的!


    “荒唐!”


    黄子澄再次跳了出来,指着朱允熥道:“伱又做过什么事,如何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威望,才干,都远超二皇孙呢?”


    “父亲大人若还在世,我不需要做事。”朱允熥淡淡道:“若非万不得已,我实在不愿担这江山重担。”


    “如此说来,你是自认为自己能力才华盖世,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机会出来了?”


    朱元璋的声音响起。


    朱允熥没有接言,算是默认。


    这个时候,他无法去否认。


    只能见招拆招。


    “笑话!”


    黄子澄跪拜老朱,道:“陛下,既然三皇孙自认才能盖世,臣愿意出题考他,也好让他心服口服。”


    “准!”


    朱元璋应声。


    黄子澄喜出望外:“臣遵旨!”


    他站了起来,转而望向外面。


    此际,外头暴雨倾盆而下。


    “陛下让微臣出题,仓促之际,也无法让你们二人办事较量。”


    “若依常理,当问治国之策,但泛泛而谈,又无实操,只能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恐怕难分高低!”


    “若让你们管理一个部门,或治理一郡一县,又非得三五个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方能看出政绩如何,有无治国之能。”


    “储君之位,不能久悬不决。”


    “要当场分出胜负,不如就来作诗赋文。”


    “虽无法衡量治国之能力,却也能窥见才华一二。”


    “也好看出,适才三皇孙所言,是否有狂言自大!”


    在黄子澄看来,对方既然敢站出来争抢储君的位置,肯定早就做了准备。


    这时候如果问怎么治理国家,该施行哪些国策,对方必定应对如流。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事前早就能想到的。


    可以提前请人写好,先背下来。


    他偏偏就不让对方如意,故意不问国策,却问诗词。


    当场出题,当场作对。


    对方的准备,就全成了无用功!


    朱允炆拱手,恭敬道:“全凭黄先生作主!”


    “好!”黄子澄摸了摸胡须,轻轻点头:“今日外面狂风肆虐,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他的话还未说完,朱允熥打断问道:“莫非你要我们以秋日暴雨为题写诗作词?”


    此时已是秋天九月,雷雨天其实很罕见。


    黄子澄闻言,心中一凛。


    他刚才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但看朱允熥的神色,不由得心念一转,莫非他对诗词歌赋,也做了准备?


    虽说这场暴雨来得很快很猛,但未必没有钦天监的人早点看出来。


    如果对方事先准备好了诗赋,以此出题,就正中他的下怀了。


    朱允炆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书籍,写诗作文亦是其长处。


    压过朱允熥应该不难。


    可对方若是早有准备,以有心算无心,就难说了。


    一念及此。


    黄子澄连忙摇头,话锋一转。


    “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