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0章 冲营!

作者:z咏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于节庵所言。


    嬴渊出兵的理由有了解释。


    可饶是如此,也无需他亲自领兵便是。


    “嬴帅乃三军主帅,若是处处亲为,还要我等作甚?”


    “我等诸将,鏖战贺兰山日久,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气,若有战,嬴帅该给我等一个机会才是。”


    “嬴渊无论用兵与武艺,都远在我等之上,但即使如此,嬴帅也不该学武侯...”


    “...”


    众将士有这般心态也不足为奇。


    他们来到草原,不仅是要累积对草原的作战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军功。


    不然,大老远的,从京城跑到这里来,是为了什么?


    无论这支军队乃至诸将获得什么功劳,嬴渊身为三军统帅,都会得到益处。


    既如此,就不该与诸将争功。


    于节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思虑片刻之后,他才尝试着解释道:


    “诸位将军以为,嬴帅是位怎样的人?”


    话音刚落,顷刻间,诸将陷入沉思。


    没过一会儿,陈大牛等人率先做出答复,其余诸将紧随其后,陆续开口:


    “我自镇远关时便跟着嬴帅,别的不说,单就一点儿,嬴帅讲义气,俺服!”


    “义气还在其次,嬴帅用兵的手段,当真是令人钦佩!”


    “论武,嬴帅在军中,不说无敌,也可谓是罕有敌手。”


    “论智谋,我们通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嬴帅已是走一步看五步...不,十步!”


    “...”


    这些武将们,虽然未曾对嬴渊极尽赞美之词。


    不过,他们可都是在大周军队里万里挑一的后起之秀。


    文人是谁有名气,谁说了算,谁能做主。


    但武将要的可不仅是名气。


    他们能说出那些话来,足以证明,他们都很佩服嬴渊。


    作为三军统帅,能不能服众,能不能压得住手底下那些骄兵悍将,这很重要。


    能够反应出身为统帅的能力来。


    要知道,这还是建立在嬴渊并未做出什么立威之举的前提下。


    “诸位说的不错,嬴帅无论智谋还是武勇,王师无出其右者。”


    “但我想听到的答案,并非是如诸位所言,而诸位也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无论阴山之役,命李将军让功给地方卫所,还是优先给底层军官记功。”


    “又或者,诸位遇到兵法上的难题,前来求教嬴帅,嬴帅一向知无不答。”


    “这些事,便不难看出,嬴帅是一位很体恤下属,或者说袍泽兄弟的一位统帅。”


    说至此处,于节庵语气忽变,正色道:


    “试问,如嬴帅这般人物,岂会与诸位争功?”


    “只是,嬴帅为何亲自前去,我暂且不知。”


    “或许,只有等嬴帅归来,事情方可一清二楚。”


    ......


    酉时末,天刚蒙蒙亮。


    嬴渊与岳峰二人,已率五千骑来到脱欢大营外。


    此刻,他们正在一处山丘上,居高临下。


    靠着破晓晨光,见到了脱欢大营中的一些动静。


    见有缕缕炊烟升起。


    嬴渊率轻骑,专门绕了一定的远路,不惜马力的情况下,终于是避开了敌军耳目。


    他们并不清楚,一路疾驰而来,究竟有没有被敌方斥候知晓。


    若是行踪暴露,那么,这时,整座瓦剌大营里,将充满埋伏。


    此去,也必将是九死一生。


    “世人都说本帅爱用奇兵,无非是因河套一役中,本帅以瞒天过海之计,躲过了鞑靼主力追杀。”


    “而阴山一役,则不能说是奇兵,但今日,本帅偏要用奇一次。”


    “命全军将士换马!”


    随着嬴渊一声令下。


    全军将士,在悄无声息中换了战马。


    至于原来的战马,则被四五百人以绳索牵引,返回己方大营。


    仅是盏茶功夫左右,足足五千名将士,便完成了换马的动作。


    嬴渊身披甲胄,手握长枪,忽然大声笑道:


    “自北伐以来,本帅身兼重任,不曾好好放手厮杀一场。”


    “众袍泽兄弟,随本帅冲营杀敌。”


    “大纛随从本帅,切记不可恋战,待将敌军前营搅乱,诸将紧随大纛撤离!”


    在他下达命令的这一刻,就意味着冲锋在即。


    便不怕闹出动静来,会被敌军提前知晓。


    当鼓声响起,各百户令旗挥动之际。


    坐在马背上的五千名将士,陆续喊出一个‘杀’字。


    这个‘杀’字,经久未落。


    岳峰跟随嬴渊,俯瞰着前方茫茫草原,高举利剑,率先冲杀过去。


    双方尚未交战,但喊打喊杀之声,已在周军中充斥。


    正值破晓时分,天色微明。


    远处天际,渐渐泛出一抹血红。


    战鼓声声,似将寂静已久的原野震颤。


    很多将士都不太理解,嬴渊为何要亲自领兵。


    其实说破天,主要原因,也就只有一个。


    此战,乃是中原军队时隔数百年,第一次来到草原主动发起的战役。


    不容有失,更不容战败。


    倘若战败了,无人可以承担这个罪责。


    嬴渊再次赌上自己的一切。


    若败,罪在于他,而不在诸将。


    若胜,诸将皆有功。


    这并非是嬴渊不为自身考虑。


    而是随着地位的成长,此刻的嬴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孤苦无依的嬴渊了。


    他如今贵为大周的昭武将军,三军统帅,背后站着整个大周,麾下战将如云。


    若再一味的为自己着想,注定走不长远。


    周军将士人人身披铁甲,手握长枪,眼中皆是闪烁着异样光彩。


    这一战,他们盼了数日、数月乃至数年,而大周,却盼了整整一个甲子。


    “大周威武!”


    “大周万年!”


    “杀!”


    “...”


    近至敌营的那一刻,所有的将士,都在用力怒吼着,发泄着。


    浑身充满战意,如被点燃的草原烽火一般。


    敌营那边。


    负责瞭望的六七名斥候,见有大量的骑兵冲来,都是下意识一愣,旋即,吹响号角。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居然会有敌军杀来。


    “敌袭!”


    “备战!全军备战!”


    “...”


    一时间,整个瓦剌前军大营,乱成一团。


    哪来的敌军?


    难道飞来的不成?


    就在他们将要用饭,连兵器都未捡起来,就听到‘敌袭’二字时。


    嬴渊、岳峰等一些较为勇猛的将士,硬是仅靠着臂力,就将由木柱交叉形成的拒马架子挑翻。


    下一刻,大量的骑兵,便就随着他们二人冲入营中。


    蹄声如雷,尘土飞扬,一匹匹脱缰野马,驰骋鞑靼前军大营中。


    草原上的露珠被踏碎,发出沙沙的响声,铁甲碰撞间,有刺耳的金属交鸣。


    下一刻,周军便如排山倒海之势,将不少鞑靼士卒也踏在马蹄之下。


    帐篷密布,仍未回过神来应战的敌兵开始杂乱无章地奔逃。


    一时间,惊叫声、战马嘶鸣声彻底相融。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生死瞬息...


    任何残酷而又壮烈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这古战场的惊心动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