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6章 一梦华年38

作者:白茶微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谢望之把空白的纸张递过去,示意谢起把经义的题目默写下来。


    “父亲,我发现诗赋的占比比以前少了,还有帖经和墨义。”


    要知道以前可是以诗赋分等弟的,便是现在,一个作诗做的好的文人,也极受追捧,多少富人会砸钱只求一诗。


    “嗯,帖经和墨义虽然从内容上看来是重章句注疏,但从形式而言,不过是死记硬背,过于死板,近几年考试的重点都更偏向于义理和议论。”


    谢望之看着纸上的题目,默默的喝了一口茶。


    “虽说重点有所改变,但你也不可疏于背诵,毕竟你得知道这是什么,才能在策上引经据典。”


    所以课业只会更重。


    谢起心中一紧,默默的低下了头,“儿子谨记。”


    他还以为不用背书了呢,果然他还是想太多了。


    “诗赋虽然占比也小了一点,你也不可疏于学习,毕竟一首有灵气的诗,许是就能成为你的敲门砖,而且它与经义各占天地。”


    “是。”


    父子两个把大部分题目都分析了一遍,心中也有底了。


    只剩下最后一道题,是经义上的附加题,关于海外贸易的。


    谢望之眉头也皱了起来,这道题本不该出现在府学考试上面,也不知道是谁加的,幸好是附加题目,分值也不算高,不然这次考学的学子很多人都会遭殃。


    虽然是以排名定入学人员,但标准分数够不上依旧进不了。


    谢望之觉得这道题有些超纲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你还记得自己的答案吗?简单的与为父说一下。”


    “大致记得。”


    谢起单单是说自己的答案便论了快半个时辰,不说谢望之,反正谢宁是听的很精神。


    谢起选的是依照传统,把海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里,防止国内资源的流失,还有就是东南沿海倭患日盛,一定程度上的海禁可以有效防止倭寇与民间接触。


    见谢望之面色不大好,谢起有些忐忑,“阿父说一道题目若是做不出选择,那便保守一点,虽然可能不会得分,但不会出错。”


    这个出错指的是惹了“保守派”的不喜,然后降低了自己卷面的整体印象分。


    但不是说新派就是好得罪的,可相对而言,旧派的势力会更大一些。


    谢望之叹了一口气,若是他自己来选,他肯定是会选择进一步开放海禁。


    因为国内手工业工商业十分发达,市场上饱和的商品可以通过“海商”运往国外换取外国的珍贵宝物,如此商品的流通不仅富于民,也富于国。


    朝廷需要钱,而这种海外私人贸易产生的税收将是巨大的,毕竟就官方派出船只进行贸易所得的钱财便已经足够多了。


    不过虽然两人的看法相反,但最后题目选题的的正确面还得看主考官是站哪一边的,说不定谢起的保守反而在此刻是对的,谢望之觉得无论是保守还是新的思想言论,只要有理,便不会出差错。


    谢望之想的不错,此时学府里的学官们正在连夜批改试卷,因为这次府学考试不仅知州特地过来坐镇,还有一位贵人也降临他们小小的泉州府学。


    吓的他们丝毫不敢放松,只战战兢兢的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贺先生并不参与批卷环节,他只在最后的环节与其他人一起定名次。


    他现在正头疼呢,一个知州,一个王爷,到现在还在为最后那一道题目争吵,跟孩子似的,一点都不体面。


    幸好都是在他面前,若是叫外面那些学官听见,下巴都要惊掉。


    “端王殿下,虽然泉州地理位置优越,但它沿海一带的倭患也十分严重,又有北晋西理虎视眈眈,国内若再生乱,后果不堪设想,自当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防止民间与海外反叛势力勾结危害沿海安全,也好限制国内的白银外流......”


    身材高瘦的夏知州苦口婆心的劝诫着,端王只静静的闭着眼睛,然后看向贺先生,“先生以为如何?”


    夏知州噎了一下,也跟着看向贺先生。


    贺先生垂下眼眸,言语间皆是淡然,“关乎国策,陛下与朝中大人们自有决断,问我一个教书先生干什么?”


    端王没忍住扯了扯嘴角,就连夏知州也沉默了一下,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能与他们坐在一起?


    贺先生未免也太小瞧自己了,便是端王,也受过他的教导。


    “先生......”


    贺先生摆了摆手,“若论国事,我无话可说,但论此次的试题,无论学子是遵循往例还是想破新,有理皆可。”


    收到消息的学官们默默的松了一口气,他们是真的不想参与上面的争斗啊。


    喜欢慢穿记事簿请大家收藏:()慢穿记事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