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10章 失踪疑云

作者:擎天小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军营的轮廓在暴风雪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在白色荒原上的巨兽。


    白笙箫踏雪无痕,素白长袍在风中纹丝不动,雪花在距离他身体三寸处便悄然消融。


    抬眼看着远处摇曳的篝火,那双常年握剑的手在袖中微微收紧。


    篝火在寒风中摇曳,照亮了巡逻士兵的脸。


    裹着厚重的皮甲,呵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了一层薄霜。


    \"白峰主!\"


    一名巡逻士兵最先发现了他,声音因惊讶而略微发颤。


    那士兵慌忙行礼,厚重的皮甲在动作间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其余士兵闻声转头,看清来人后纷纷停下脚步,整齐划一地低头行礼。


    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结,又迅速被风吹散。


    白笙箫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些年轻的面孔。


    他们中不少人都带着伤,绷带从皮甲缝隙中露出来,被冻得发硬。


    这些士兵看他的眼神中混杂着敬畏与感激。


    \"周信在吗?\"


    白笙箫轻声问道。


    无论从哪当年来说,白笙箫直呼周信名字都没什么问题。


    \"在!就在主帐!\"


    士兵连忙引路,\"白峰主请随我来…\"


    穿过军营的途中,白笙箫注意到营地比上次来时弱小了一些,帐篷间的距离更加紧密。


    一些伤兵帐篷里传出压抑的呻吟,药草与血腥气混杂在冰冷的空气中。


    周信的营帐位于营地中央,比普通士兵的宽敞些,却依然简陋得令人心酸。


    一张粗糙的木桌,几把摇摇欲坠的椅子,角落里堆着半人高的军报和地图。


    炭盆里的火苗微弱地跳动着,连帐篷内的寒意都驱散不了多少。


    当白笙箫掀开帐帘时,周信正俯身在地图上标记着什么。


    \"白峰主!\"


    \"白峰主!\"


    见白笙箫前来,周信立马起身,铠甲发出沉闷的响声。


    整个人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如同刀刻,鬓角全白。


    只有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刀,透着不屈的战意。


    白笙箫微微点头:\"深夜前来,打扰了。\"


    \"哪里的话!\"


    周信摆手示意引路的士兵退下,快步走到炭盆旁添了几块木炭。


    \"白峰主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炭火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眼下情况如何?\"


    白笙箫开门见山。


    周信沉默片刻,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开口道:


    \"暂时退去了,但根据斥候回报,他们正在挖铸工事,短时间应该不会再往后退了…而且根据沈风带回来的消息,还有妖族在不停的从阴山出发…\"


    \"多少?\"


    \"至少……是现在的三倍…\"


    三倍…


    帐内温度似乎骤然下降,白笙箫的瞳孔微微收缩,但面上依旧波澜不惊。


    三倍兵力,足以压垮立阳城现在的防御。


    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那是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实力呢?\"


    \"赶不上现在的这些,算不上精锐…\"


    白笙箫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一点。


    \"援军呢?\"


    周信叹了口气,开口道:


    \"应该是不会有了,即使有,也不会太多,东远州可以暂不考虑,但槐江州需要必须要保下来,一旦槐江沦陷,那么北祁和西荒便没有缓冲的空间了…\"


    说着,缓缓坐在椅子上,喃喃道:


    \"从某种方面来说,西荒比妖族还要可怕…\"


    白笙箫的眼神又冷了下来。


    人啊…


    \"圣山弟子会死守。\"


    缓缓说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周信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头:


    \"我代立阳城的百姓,谢过圣山。\"


    白笙箫摇头:\"不必言谢。\"


    望向帐外,雪又开始下了。


    周信将茶盏轻轻推到白笙箫面前,热气在寒冷的帐内氤氲成雾。


    茶是粗茶,带着北境特有的苦涩,但在这风雪夜里,已是难得的暖意。


    \"白师兄。\"


    周信换了称呼,声音沉了几分,\"今夜前来,不止是为了战事吧?\"


    白笙箫接过茶盏,指尖在粗糙的陶壁上摩挲了片刻。


    茶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却遮不住那一闪而逝的疲惫。


    \"卓回风和关天海...\"


    声音轻得几乎被炭火的噼啪声盖过,\"没有回圣山...\"


    \"啪\"的一声,周信手中的茶匙掉在地上。


    动作凝固了,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


    帐外呼啸的风雪声突然变得遥远,耳边只剩下自己逐渐加速的心跳。


    没回圣山…


    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蕴含的意义让周信感到一阵眩晕。


    两位峰主级人物不可能迷路,也不可能被其他事情耽搁。


    在木叶峰主离世后的敏感时期,稳住圣山局势是头等大事。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出事了。


    作为半个圣山弟子,他太清楚这句话的分量,两位峰主级人物离奇失踪,意味着什么。


    \"确定吗?\"


    周信谨慎问着。


    \"你说呢…\"


    白笙箫盯着茶汤里浮沉的茶叶,没有再说话。


    茶盏在周信手中发出细微的颤响。


    他太了解这位师兄了,若不是有了确凿的猜测,绝不会深夜冒雪前来。


    \"白师兄怀疑…\"


    周信喉结滚动,\"有人暗中对他们动手了?\"


    白笙箫突然捏碎了茶盏。


    陶片扎进掌心,茶汤顺着指缝滴落,在案几上晕开。


    但却摇了摇头,开口道:


    \"不确定,所以请你来帮我分析分析…\"


    \"白师兄请讲…\"


    白笙箫点点头,将茶杯碎片随手丢掉,又倒了杯茶,继续道:


    \"当你的猜测是真的,不过我这两位师弟修为不弱,普天之下能悄无声息掳走或者杀掉他们两个的人,不多…\"


    周信点头,因为确实不多。


    白笙箫放下茶杯,再次开口道:


    \"那这范围便不算大,因为知道他们具体离开时间的人没几个…\"


    说着,看向周信,缓缓道:


    \"我记得不久前有人打听过他们要离开的时间…\"


    周信猛地站起身,铠甲哗啦作响。


    \"不可能!\"


    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地图卷轴滑落。


    \"晚儿虽然顽劣,但绝不会——\"


    周信踉跄后退两步,铠甲撞翻了兵器架。


    作为父亲,他本能地想为儿子辩解。


    作为北线统帅,他清楚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北线十城很可能不攻自破。


    帐外突然传来近卫的询问:\"元帅?\"


    \"滚远些!\"


    周信暴喝,声音却带着颤。


    白笙箫伸手示意周信安静,开口道:


    \"我也不想往这边想,但除了他们两个,我实在想不出第三个有实力又有机会将我那两个师弟抓走的人…\"


    说着,顿了下,继续道:


    \"还有,卓越被请去上京了…\"


    周信深吸口气,开口道:


    \"如果真是小儿做的,我周信以项上人头担保,一定给白峰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


    周信点头,开口道:


    \"知道…\"


    \"先走了…\"


    白笙箫说着,转身出了营帐。


    案几上,茶汤凝结成冰…


    ……


    南昭的雪,下得比北祁更冷。


    曾经烟柳画桥的江南水乡,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离江的水裹着碎冰呜咽东流,倒映着南岸焦黑的土地。


    被焚毁的村落里,偶尔有瘦骨嶙峋的孩童扒开积雪寻找草根,冻僵的手指在泥土里抠出血痕。


    战争,最苦的永远是百姓


    自自从杜清墨在太华山做出放弃死守武关城的决定之后,南昭与诸国联军之间的战争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双方之间的战斗是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充满了激烈的对抗和血腥的厮杀。


    然而,如今的战争却演变成了一场场小规模的游击战。


    事实证明,杜清墨的决策是明智的。


    南昭的军队化整为零后,充分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以及百姓的支持。


    在山林、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中穿梭,巧妙地设置伏击和陷阱,给诸国联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也延缓了联军前进的速度。


    这惊才绝艳南昭王妃,又一次生生将局面搬了回来。


    传令兵冲进中军帐时,杜清墨正在批阅战报。


    闻言笔锋未停,只在最新战报上添了道朱批:


    \"北北当记首功。\"


    百里外的雪原上,南北北勒马回望。


    身后三百轻骑如雁翅展开,每人马鞍旁都挂着滴血的布袋,里面装着联军士兵的头颅。


    \"殿下,这批粮草...\"


    \"老规矩…\"


    少女抹去脸上血渍,冻红的指尖轻抚马颈。


    \"三成留作军需,七成分给百姓…\"


    只听“噗嗤”一声,马儿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响鼻,声音在这寂静的雪地里显得格外突兀。


    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南北北的身体猛地一颤,肋下的伤口像是被这声音惊扰了一般,又开始渗出血来。


    南北北银牙轻咬,忍着伤口传来的剧痛,伸手解下腰间悬挂的酒囊。


    将酒囊倾倒在伤口上,烈酒冲刷着那翻卷的皮肉。


    待酒液流尽,随手将空酒囊一扔,然后猛地一抖缰绳,口中大喝一声:


    “走!”


    马儿听见,四蹄踏雪。


    “去会会那个号称‘百胜将军’的楚老狗!”


    南北北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恨意。


    随着话音落下,三百铁骑如同一股红色的旋风,席卷着漫天飞雪,奔腾而去。


    马蹄踏在冻土上,发出“哒哒”的声响,仿佛是战鼓在敲响,又像是死亡的丧钟在奏鸣。


    铁骑所过之处,冻土如红梅绽放,溅起一朵朵猩红的血迹…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