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8章 小山村里的大事件

作者:擎天小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七夏的身子确实虚,不过老妇人的担忧还是不存在的。


    毕竟归墟境界的底子摆在那里。


    再说了,以易年的医术,自然不会让七夏落下毛病。


    不过瞧见老妇人实在热情,也不好太推脱,点了点头,说了声多谢。


    说着话,马儿拉车进了村。


    易年抬眼望去,与之前山上瞧见是差不多。


    村子不算大,前后三趟,每趟七八户人家,估计也就六七十人。


    与青山镇差不多。


    大雪白了屋顶,山村十分安静。


    天寒地冻的,没人出来,村中各处都瞧不见人。


    易年本能的听了听,各处屋中都有声音。


    其中有处声响最大,叫喊声与说笑声不断,十分热闹,应该是成了局。


    山村的生活,很简单。


    有活时便干活,没活时便消遣。


    或许只有青山镇与眼前的小山村这般地方,快乐才不与财富相关。


    简单,辛苦。


    苦中,也有乐。


    易年叹了口气,心思沉了些。


    想青山镇了,也想青山了。


    老头下了车,牵着马儿前面带路,易年瞧见,也跟着下车走着。


    没多大功夫,老头拉着马儿停在了一户门前。


    “小兄弟,到了。”


    易年抬眼看去,一扇刚好让马车通行的小门出现在了眼前。


    门柱由铁丝绑着,上面插着门栓。


    没锁。


    因为用不到。


    很多乡村都是如此。


    关了门便代表家里没人,从不上锁的门栓,只防君子不防小人。


    院里三间不算太旧的茅草屋,房檐下挂着玉米辣椒。


    风吹着雪,落在了上面一点儿。


    墙上伸手便能碰到的地方挂着各种工具,墙根下也摆了不少。


    小院东边一间仓库,关着门,看不见里面有什么。


    不过能听见老鼠吱吱叫声,应该是存放的粮食。


    刚要开口提醒老两口,只见一只黑猫从仓库窗口钻了进去。


    猫捉老鼠,自己就别多管这个闲事了。


    西边有个马棚,不过这间马棚的主人,回不来了。


    里面的槽子落了雪,压住了


    小院里落了雪,比外面路上薄很多,应该是早上扫过。


    没有脚印。


    老两口出门以后,没人来过。


    老头拉开门栓,将马车牵了进去,朝着车上的老妇人开口说道:


    “赶紧进屋烧火烧水,把冻的肉都拿出来做上。”


    其实根本不用老头招呼,老妇人早就下了车,正要伸手扶着七夏下车。


    易年瞧见,开口说道:


    “婆婆,我来吧。”


    说着,将七夏抱下马车,在老妇人引路下,进了茅草屋中。


    火炉快要灭了,不过屋里倒是不冷。


    跟着老妇人进了西边屋子,将七夏放在了床上。


    老妇人开口说道:


    “小兄弟,你们歇会儿,就当自己家一样,随意,我先去给你们煮姜汤。”


    易年道谢,老妇人推门出去。


    回身打量了几眼屋里,发现这里许久没有住人了,不过应该是经常收拾,墙边柜上没有半点儿灰尘。


    估计是老两口孩子的房间,此时孩子不在家。


    可能是分家了,也可能是出门了。


    易年也没在意,兽皮铺在床上,将七夏摆成了舒服的姿势,从竹篓里拿了一本小时候最爱看的话本递给七夏,开口说道:


    “你先看着,我出去帮他们下。”


    进了屋一动不动待着,不太好。


    七夏笑着点了点头。


    易年出门后瞧见老妇人已经在灶下生了火,旁边桌子上摆了不少东西。


    冻肉,冻鸡。


    蔬菜瓜果一样不少。


    易年也没客气着让收回去,自己苦点也不想苦了七夏。


    都是些寻常东西,走时留些钱财也就是了。


    与老妇人打了声招呼,出门到了小院。


    老头已经将车卸完了,此时站在槽子前给马儿添着草料,不过马儿一口都没有吃。


    也不是通了人性小心谨慎,而是老头拿的草料实在不怎么样。


    这马儿从晋阳军中出来,从开始吃草时吃的就是最上等的草料。


    到了上京,心思细腻的周小爷给它准备的也是上好的东西。


    后来易年自己买时,也都差不多。


    嘴养叼了,没办法。


    加上与觅影在圣山连抢带偷那么久,养的连草料都不吃了。


    吃几棵青草便是给易年面子了。如今小小山村里的最便宜的草料,怎么可能会吃。


    易年看着老头示意马儿吃草的样子,笑了笑,回身进了屋。


    从竹篓里拿出了几颗太初古境特有的果子,给了七夏一颗,将剩下的拿出去给了老妇人。


    老妇人推脱,易年也没收回,只是说着都是寻常东西,不值钱。


    听见易年如此说,这才作罢。


    易年留了几个出了门,老头瞧见,开口问道:


    “小兄弟,我看你这马没什么问题啊,怎么不吃东西呢?”


    易年上前,笑着说道:


    “没事,估计是不饿,不用管它。”


    老头听着,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旁边已经绑好的狼皮,开口说道:


    “小兄弟,狼皮给你捆好了,等你走的时候拿上就…,哎呦,你瞧我这嘴…”


    说着,赶紧拍了拍自己嘴,连忙说道:


    “小兄弟,你可别误会,老汉我年纪大,脑子糊涂了,可不是赶你走啊!”


    易年自然能看得出老人说的是真是假,将手里的果子塞进马儿嘴里,开口回道:


    “老爷子,没事儿,我哪里会那般想。”


    说着,将老头已经整理好的狼皮拿起,塞进了老人手中,继续说道:


    “老爷子,这狼皮我没什么大用,就不要了,您留着处理吧。”


    “那怎么使得,这是你杀的。”


    老头说着,一个劲儿的往外推。


    不过他哪里能撕扯的过易年,在一声声不要中,易年将狼皮挂在了房檐下。


    等风干两天之后加以揉制,只要保存得当,能用上不少年。


    拿去卖了,如此完整的皮毛也能卖个好价钱。


    上山打个柴赔了一匹马,有这点儿收获总比没有强。


    老头拗不过易年,只能帮着少年将狼皮挂起,一边挂着一边说着一会儿必须好好喝两杯。


    易年点头应着。


    不是馋酒,而是不好驳了人家面子。


    狼皮收拾妥当,老头请着易年进屋,就在二人说话之际,旁边篱笆墙上露出了一个脑袋。


    又是一个老头,脸上尽是岁月痕迹。


    不过比失去了老马的这老头富态了几分。


    应该是听见了这院儿里的动静,趴在篱笆墙边看看。


    瞧见老头回来,脸上带着笑,开口说道:


    “老赵大哥,这大雪天出去干啥了?”


    易年这才知道,拉着自己回来的老头姓李。


    李老头听见有人招呼自己,抬头看见那胖老头的脸后,开口回道:


    “这不闲着没事儿去砍点儿柴嘛。”


    说着,指了指旁边的两捆柴火。


    瞧见柴火,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对着那胖老头开口说道:


    “对了老丁,我家里有事儿走不开,你一会儿挨家通知一声,出门上山把家伙事儿带着,山上野狼都下到二道沟那边了。”


    被称为老丁的胖老头胖脸上惊讶神色尽显,开口惊呼道:


    “二道沟?那他娘的不是快进村儿了吗?”


    “就是,所以你快点儿挨家挨户通知一声,把牛棚猪圈都封好,现在山里能吃的东西少,说不上哪天就摸到村儿里了。”


    老赵头开口回道。


    老丁头估计是要打听清楚些,没从篱笆墙上下去,依旧露着个脑袋。


    “来了多少啊,用不用把村儿里人集合起来上山打一波?”


    “现在不行,一个个凶得很,而且风雪太大,掩了踪迹不好找,要打也得过两天。”


    “那得什么时候啊?”


    “......”


    见老丁头不走,赵老头抬腿走了过去,估计是要具体说说。


    易年瞧见,也没什么心思听,瞧见院里的扫帚,拿出来开始扫着院子里的雪。


    两个老头聊的太投入,都没瞧见干活的易年。


    易年也没在意,青山的时候扫惯了。


    扫着扫着,又想起了青山。


    也不知道青山的小院有没有人扫。


    师父动都懒得动,指望他扫雪不太现实。


    若是小愚在青山还好,总会帮着清理清理。


    不过从太初古境出来到现在,就算小愚的速度再快,也没可能回到青山。


    不过也没什么好担心,就像师父说的那样,雪嘛,到春天总会化的,扫它做什么。


    正干着活想着师父的话,村口传来的一声惊呼。


    “出大事儿啦,出大事啦!”


    易年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农人打扮的青年男子气喘吁吁的边跑边喊。


    惊呼声,吵醒了雪中安静的小山村。


    与赵老汉对门的人家房门打开,一个睡眼朦胧的中年妇女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走了出来。


    冬季下午,正是睡觉的好时候。


    可能美梦被惊呼声打扰,抻着懒腰没好气的喊道:


    “丁小子,你瞎喊什么呢?咱这儿能有什么大事儿?莫不是哪家姑娘瞎了眼看上你了不成!”


    被称为丁小子的青年听着,开口回道:


    “看上我的小娘子多了去了,还用瞎眼?”


    “那你怎么快三十了还是老哥一个?我看你连小姑娘的手都没摸过吧,要不我把隔壁村的刘寡妇介绍给你吧,只要你点头,我立马给你说媒去。”


    男子听见,开口回道:


    “你怎么知道没有,我摸过的…哎呀,你打个什么岔,差点儿把正事忘了,村里的老少爷们们听着,咱们村赵大伯家赵铁牛,被发现拥有修行天赋,马上就要上山修仙啦!”


    易年听着,嘴角起了一丝微笑。


    小山村里发现有人能修行,确实是件大事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