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章 赐礼佛光

作者:擎天小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易年离了张二爷家,并没有直接回青山,而是沿着山路,来到了后山湖畔。


    也不管夜色漆黑,把两个用了几月的凉棚拆掉收好。


    又把仓嘉入定的山洞抹平,看着恢复了本来样子,才放心了一些。


    来到湖边,把自己这几个月的痕迹也一一清扫。


    不多时,这小湖,又恢复了本来面貌,如往日一样,安宁留在这后山顶上。


    做完这些,看着有些满意。


    在湖边,透过清澈的湖水,又朝下看了一会。


    果然,还是不见那草地小河。


    感觉冬意渐浓,又沿着走了几个月的雪径,回了青山。


    到了院中,听师傅还没有休息,方才应该也知道仓嘉回来了。


    不过今日天晚,想着明日再说,就回了屋。


    被迫改变作息的小黑鸟,又安静的卧在窗前桂花树上,恢复了从前的日子。


    盘膝而坐,翻了翻书。


    关口闭目,入定心神。


    尽管绝美少女的身影依旧在脑中徘徊,可能也是习惯了,没用多久,


    呼吸渐缓,青光连连。


    月隐斗移天渐明,青山少人初鸟鸣。


    当冬季早上的一抹新阳,透过窗纸缝隙,投在少年床上时,几个月,第一次,这个时间,从床上醒来。


    静息片刻,起床穿衣。


    冬季木窗陈旧的开合声,听着比平时刺耳了一些。


    小黑鸟受到的惊吓也大了一些,险些跌落枝头。


    好在身材小巧轻便,一个转身,扎进了有些白头的青山。


    易年出门来到院里厨房,锅里下了水米,小火慢慢熬着。


    趁着闲时,又把小院里的雪扫了扫。


    昨夜,下雪了。


    都收整完毕,老人也从西屋来到中厅,师徒俩还是以前样子,吃着味道依旧的早餐。


    饭后,喝茶聊天。


    外面虽然有阳光,不过冬季天冷,师傅就坐在厅中躺椅之上,看着竹园。


    易年也跟着望着过去,感觉竹园竹子好像绿了几分,可能是冬雪映衬,还是别的什么。


    小小的青山,在这冬日的暖阳里,又静了一些。


    与师傅闲聊过后,从中厅书架上,把那本几个月前放在中厅,现在有点落灰的书,吹了吹,放在怀中。


    和师傅说了声,又拿了两件换洗的粗布衣服,没有背那大竹篓。沿着五里山路,五里乡路,向着青山镇走去。


    来到村里,到了张二爷家,仓嘉此时正在院中闭目坐着,不知是在做佛家早课,还是休息养神。


    易年进来也没叫这小和尚,就在旁边默默等着。


    张二爷这时正从屋中出来,看见了易年,小神医三个字马上就要脱口而出。


    易年见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神示意了一下仓嘉,向着张二爷微笑行礼。


    张二爷见了,也是笑着点头后又回了屋中。


    乡村小院里,一个小和尚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头顶之上,光亮无比,有些刺眼。


    一个粗布衣衫,虽旧,但洗的很干净的少年,安静的站在旁边。


    看着仓嘉,不知道是阳光,还是佛光,把小和尚整个人都笼罩着。


    易年心里想着:


    这仓嘉的百日悟经真的收获良多。


    虽不知封魔经到底领悟了几成,不过修为境界却在这次机缘中,有了提升。


    如今四象之境,虽然刚到,不过,在这个年岁,也属不易。


    第一次见时,问了仓嘉是什么境界,那时仓嘉回答是凝神上境。


    听那时体内的佛光运转不是十分顺畅如意,境界不稳,应该是刚刚提升。


    但是那时就已经修出了佛相金身,修佛悟性极好,那修行境界也同样不会太低。


    可偏偏只刚到凝神上,距离四象还遥不可及。


    所以易年才觉得低了。


    而这个低,也是相对常人来说。


    易年自见仓嘉金身起,就觉得仓嘉是个天才。


    所以,比较,也是同别的天才相比。


    而那潇沐雨,四象境界根基稳固,出手间就能看出,应该有段时间了。


    所以仓嘉在易年看来,有些低了。


    不过还好,以前可能因为什么事耽误了的修行,如今,算是赶上了。


    四象凝神,虽然只差一个境界,但世间修者,在这关口,终身停留之人,数不胜数。


    对天地元力的领悟吸收,运转施放,也有着巨大差异。


    虽只是一境,却相差甚多。


    能入四象境,修行之路,才算正式开始。


    按说修行之人入定打坐之时,对周身也会有所感应,可偏偏仓嘉没有发现易年。


    昨夜住在张二爷家里,对张二爷的气息熟悉,方才出来没太大反应也算正常。


    易年才来,竟也没有发现。


    可能,那百日陪伴,有些习惯了吧。


    安静的乡村小院,轻轻放着安静的两个少年。


    当阳光照在房檐时,天气暖了一些,有些积雪融化,化成水滴,落在地面那落水结冰的凸起之上。


    时值正午,仓嘉悠悠转醒,深深吐了口体内浊气,嘴边白气翻涌。


    睁眼看见易年在旁站着,立马起身,向着易年行礼,嘴上连忙说着方才有些感悟,打坐入定沉了些,让易兄弟久等,实在是失礼。


    易年在旁笑着回礼,说着也是才来,还好没打扰到你修行。


    二人交谈的声音,被屋里的张二爷听见,立马出来看看。


    冬季时节,地上田里没了活,大多都在家里待着,有些地方把这叫做猫冬。


    出来见二人在院里站着,立马把两人拉进屋中,在炉上取来水壶,里面烧着热水。


    给两人沏了壶茶,让两人坐着先聊。


    又如同那日救人时一样,和老伴儿去了后面厨房忙活起来。


    两个人喝着茶,聊着天,对张二爷夫妇熟悉,也不外道,自然的很。


    等着满桌饭菜盛上,四个人,围着桌子,两个老人看着两个少年大快朵颐。


    易年不知道仓嘉是饿还是什么,反正自己是只觉得好吃,毕竟自己的手艺比起老人,真的是差的太多了。


    易年不是特别在乎口腹之欲的人,但是,没人爱吃难吃的东西。


    宾主尽欢的午饭结束,二人也一起帮着收拾桌子。


    老人家直夸懂事,脸上都快笑开了花。


    收拾完,在家中坐了一会,便称有事,离了老人家里。


    等出了门,老人回去后,二人向外走着,少时,仓嘉对着易年说道:


    “易兄弟,请稍等,小僧去去便回。”


    说着,转身又回了张二爷家中。


    易年随着来到门口,没有进去,留在门外踩着雪,等着仓嘉。


    一盏茶的功夫,转瞬即过,易年见仓嘉顶着一张苍白的脸,脚步有些发虚出来。


    那宝相小脸,原本英俊,此刻却挂满了疲意。


    易年见了,问了句:


    “睡了?”


    仓嘉有些无力的回答道:


    “睡了。”


    易年也没在说什么,只是心里想着:


    “还真是赤子佛心啊。”


    刚才仓嘉转身回去,易年就已经猜到,他去做什么了。


    修佛之人讲因果。


    易年不懂因果,那是自己不修佛,看佛经也只是静心之用。


    但仓嘉懂,受了老人两饭两夜之赠,定会有所回馈。


    师傅解释过,因果,只是让自己心安,无他。


    反正自己不明白,也没些功夫细想。


    看着仓嘉回去,想来就是去了那因果。


    “赐礼佛光?”


    易年问道。


    “嗯,是的。”


    仓嘉还是有些无力的回答着。


    这仓嘉,还真是善良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