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家人

作者:三月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家人


    江绵看向周知衍。


    男人坐在灶火口,火焰的阴影在他的脸上跳动,俊朗刚毅的脸上一双乌黑的眼睛里倒映着火焰的颜色,灼灼的盯着自己。


    周知衍没有表情的盯着人时,犹如丛林黑夜中捕猎的黑豹一样充斥着一股无声无息的危险。


    但一对上江绵的眼睛,就如融化了的冰川,瞬间从黑豹转变成一只摇着尾巴的大狼狗,笑起来的时候露出的一口大白牙,显得特别憨。


    杨兰还在夸女婿,把周知衍夸得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继续烧火,但烧火的劲头明显更足了。


    江绵忍着笑坐到他身边,小声道:“我妈夸你,高兴吗?”


    周知衍轻咳一声:“高兴。”


    江绵手撑着半年脸,盯着他笑:“你洗个床单不会洗了一下午吧?怎么下午都没见你人影?”


    周知衍昨晚刚开荤,哪怕两人结婚已经一个多月了,但头一回彻底负距离接触,他一看见她,这心脏就跟小鹿乱撞似的,怦怦跳个不停。


    江绵凑到他眼前,好奇的盯着他看。


    周知衍视线飘移:“咳——洗完衣服我就顺便去山上砍了点柴火回来。”


    杨兰站在锅边瞅着小夫妻俩说悄悄话,脸上的笑容包都包不住。


    她就当自个儿不在,默默的搅着锅里的食物,防止糊锅就行。


    江绵默默观察着男人的脸,灶房的内光线太过暗淡,她压根分辨不出周知衍是不是脸红了。


    不过这家伙肯定是害羞了。


    江绵手撑着脸,歪着脑袋盯着周知衍,想看看他到底要避开自己的视线多久。


    这男人平时看着挺成熟稳重的,可只有跟他熟悉的人才知道,这家伙是个多么纯情的人。


    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别的男人跟老婆亲密后,那叫一个红光满面,神采飞扬的。


    怎么轮到周知衍这儿,他比起自己还害羞呢?


    直到晚饭彻底熟了,杨兰才轻咳一声,让江绵赶紧去叫家里人吃饭,别逗女婿了。


    明明是个大高个,可愣生生的被自家闺女一双眼睛盯的就差缩柴堆里去了。


    江绵去了,周知衍则是起身去橱柜把碗筷拿出来。


    杨兰笑眯眯道:“小周啊,你什么时候回部队啊?”


    周知衍:“这个我也不清楚,您知道我的情况的,什么时候回去得看上面什么时候审查结束。”


    事实上有关于荣教授的调查早就结束了,只是他暂时不归队的真正原因是机密任务,哪怕是家里人也不能透露丝毫。


    所以只能选择继续把老师的那层海外关系扯出来当借口。


    杨兰闻言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部队肯定会查清楚你老师的事情跟你无关的,不急着归队也挺好,早点跟绵绵生个孩子,我也能帮你们带带。”


    周知衍倒是想早点生娃,毕竟同龄战友家的娃早就能出去打酱油了,不过这事儿他也得问问江绵的意见。


    面对丈母娘期待的目光,周知衍只能点头应付过去。


    没一会儿,堂屋那边传来江绵的叫声,周知衍就和丈母娘端着晚饭拿着碗过去了。


    今晚这顿杂烩面鱼儿还是江家人头一回吃这种做法。


    对江家男人来说,能吃尝到肉味那就是极好的,吃的都很畅快。


    江绵一碗才吃了一半,家里的男人们就已经把第二碗都干完了。


    “这天都差不多黑了,一会儿吃完饭你们就先回屋休息,明天地里的活儿还多着呢。”江经武边吃边打哈欠,冲着几个闷头干饭的儿子道。


    江雷的手臂还没好,江峥之前在后山村受的伤也还没愈合。


    但靠天吃饭的农民就算再苦再累那也得把这春耕这重要的时节忙过去,江经武是知道儿子们最近有多累,不得不多提醒他们俩,让他们别太拼。


    江雷道:“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又不傻,累了肯定会知道休息的。”


    他单手吃饭也一点都不比其他人慢。


    江峥吃得差不多了才冲着江绵开口:“你们要开始做那个驱蚊香盒了?下午我看到白会计叫玉德一块儿去县里了。”


    江绵嗯了声,把驱蚊香盒在海城受欢迎的事儿说了,但没说价格以及订单的事情。


    毕竟在队里的小作坊还没有正式开始弄起来之前,这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过暂时开不了厂子,只能咱们生产队的名义开个小作坊,等以后订单多了才能办厂。”


    江老爷子也吃得差不多了,他舒服的躺在椅子上,老神在在道:“小作坊也好,真能弄起来,咱们队里人的日子能好过不少。”


    杨兰笑道:“这日子就是要越过越好才有盼头,小作坊要是能运营的好,以后咱们生产队又多了个营生。”


    江绵点点头。


    她愿意把驱蚊的方子拿出来,就是想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日子能过的好一些。


    这次去了省城,更加坚定了她想要拉一把这个地方。


    虽说省城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的确让他们这些乡下人看了都直皱眉,但真说起来人家的日子还是比农民好过不少。


    省城人民不说天天都能吃上肉,但隔三差五尝个肉味是没问题的。


    而他们乡下,别看她家现在似乎不缺肉吃,那也是因为运气好这几年能抓到野物,运气不好的时候那也跟别家没啥区别,一年到头最多就杀猪的时候能尝到肉的味道。


    就这,也是因为她爹妈疼孩子,江家人从来不会在吃的上亏了孩子们的嘴。


    别的人户就算是遇上队里杀猪的日子,也是舍不得割肉回去吃的,宁愿换成钱换成粮食。


    光靠种地,农民永远也别想过上好日子,所以必须得靠着集体再高点别的副业增加收入才行。


    例如隔壁大雁生产队靠着养兔子,这几年他们队里富裕了不少,去年过年的时候还特意请了放电影的到队上,吸引了不少人过去凑热闹呢!


    江绵从小在这里长大,上辈子这个年纪,她的脑子懵懵懂懂的压根没考虑到这么多东西。


    但重生这一回,她也想为自己的家乡多干点事儿。


    别说半山村生产队的这些叔叔婶婶们从小对她就不差,就说她爹妈哥哥们在这儿,江绵也想他们过上好日子。


    别的不说,至少能像石龙公社那样能用上电吧?


    前世她死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八十年代,报纸上都在报道改革开放后有的地方已经允许个体户做生意了,但半山村生产队那会儿还在点煤油灯过着穷苦的日子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