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 东南风起,来了就别走了!我血洗荆州,你们抢钱抢粮抢女人!

作者:堂燕归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惊喜是惊喜,足足等了半个月,黄盖终于要来诈降了。


    茫然则是茫然为何突然之间,萧方毫无征兆的就断定,黄盖会在今晚前来诈降。


    “军师何以笃定,黄盖会在今晚前来诈降?”


    刘备遂问出了心中所疑。


    “因为东南风已起。”


    萧方酒杯举起,指向了头顶飞舞的将旗。


    “东南风?”


    刘备抬起头来,看向飞舞的旗帜,一时却未能领悟到萧方言外之意。


    诸葛亮和徐庶二人,亦是抬头望天,心中咀嚼着萧方所说。


    这一次,却是徐庶眼中精光一闪,最先参透玄机。


    “欲用火攻,必借风势。”


    “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正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这江上实施火攻,若无顺风之便,孙策的火船即使撞入我水营,也无法借助风势,将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倘若他遇上西北风,火船被反吹回来,甚至还会反烧了自己!”


    “所以孙策欲用火攻,就必须要等东南风起!”


    “庶猜想,这应该便是萧军师,断定黄盖会在今晚前来诈降的原由。”


    徐庶先于诸葛亮一步,猜测出了萧方的深意。


    萧方微微点头。


    不愧是水镜三杰之一,资质虽略逊于诸葛亮,智计韬略却同样在突飞猛进,并非被诸葛亮一骑绝尘的甩开太远。


    刘备恍然大悟,点头赞道:


    “原来军师口中的天时,便是指这东南风。”


    “景略对我荆州地利了然于心,对这天时也是运用自如,当真非常人所及也。”


    当下老刘再无疑惑,遂密传号令,令水旱各营诸将,暗中做好应战准备。


    最后一抹余晖将要落山之时。


    一叶走舸由南岸而来,低调的驶抵北岸。


    华灯高挂时。


    阔别未久的诸葛瑾,再次站在了大帐之中。


    “子瑜此番前来,该不会是那黄公覆,要在今晚前来归降吧?”


    刘备一见面,未等诸葛瑾开口,便先点破了他此行来意。


    诸葛瑾吃了一惊,奇道:


    “刘使君是如何猜到,瑾此番前来,正是为公覆老将军今晚归降而来。”


    刘备笑了,叹服的目光,斜望了萧方一眼。


    对岸的每一步,都分毫不差的在萧方的掌握之中。


    磨磨蹭蹭半个来月不肯来归,这东南风一起,黄盖果然就来投奔,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能是什么。


    “景略说了,东南风起,便是黄公覆来归之时。”


    “故而备才有此一问。”


    刘备这话倒也坦诚,并没有糊弄诸葛瑾。


    诸葛瑾却是一愣,眼中满是雾水,全然听不明白刘备话中深意。


    这东南风起,跟黄盖来降,怎么就扯上了关系?


    见得诸葛瑾这副懵懂模样,诸葛亮彻底如释重负,确定自家兄长是被孙策当枪使了,并没有站到老刘的对立面,参与了周瑜这惊天布局。


    “主公已经等候黄盖多时!”


    “兄长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随主公温一杯酒,坐等黄盖前来吧。”


    萧方笑呵呵的召呼起了自家大舅哥。


    身旁的诸葛亮,蓦然间明白过来,为何当初诸葛瑾回南岸时,萧方特意叮嘱,他日黄盖来降之时,务必要令诸葛瑾前来报信。


    原来,这是萧方提前为诸葛瑾布下的脱身之计呀。


    “姐夫当真是深谋远虑,若非如此,到时黄盖诈降败露,兄长还留在南岸,岂非被孙策牵怒,遭其毒手?”


    诸葛亮想明白了这一节,心中暗松一口气。


    至于诸葛瑾,却从萧方的话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萧方直呼了黄盖之名,这显然是对黄盖的一种不尊重。


    再看刘备的态度,以及弟弟诸葛亮的神情,似乎也有种莫名的奇怪感觉。


    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了诸葛瑾心头。


    …


    入夜,南岸水营。


    四万余江东水军,已悉数登船。


    东南风正急,风中弥漫着浓浓的杀气。


    每一名江东军士卒,都感觉到了今晚的不同寻常,莫名的热血沸腾起来。


    孙策与周瑜披甲执剑,两张年轻的脸上,燃烧着志在必得之色,审视着即将倾巢而出的四万将士。


    “启禀主公,我五十艘辎重船已装满火油柴草,准备就绪!”


    “主公一声令下,盖即刻出发,直奔北岸!”


    黄盖策马上前,向孙策慨然请命。


    孙策脸上豪烈狂燃,欣然道:


    “公瑾全据长江的战略能否实现,我孙家坐拥荆扬二州的霸业能否功成,就全在公覆老将军肩上了!”


    “此战若胜,公覆老将军便为江夏太守!”


    江夏郡,西抵江陵,北通襄阳,东下秣陵,实乃荆扬二州枢纽之地。


    如此重地,太守之位孙策不给孙氏一族子弟,却许给了黄盖这个外姓,这份封赏也算下了血本。


    无非是想激励黄盖这员老将,在这至关重要的一战上,能拼尽全力。


    “多谢主公厚恩,盖自当为孙家霸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黄盖先是慨然谢恩,尔后却一拱手:


    “这江夏太守,理应由孙家人担当,盖岂敢奢望。”


    “将来主公若能夺取荆州,盖请为零陵太守!”


    孙策一愣。


    荆州诸郡中,江夏仅次于南郡,其富庶远胜于零陵那种荆南偏僻之地。


    放着江夏太守不要,却去当零陵太守,这是什么脑回路?


    “伯符,公覆老将军乃零陵人氏,他做零陵太守,这是衣锦还乡啊。”


    周瑜笑着点出了黄盖动机。


    孙策恍然省悟,遂哈哈笑道:


    “这就说得通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好,待吾打赢这仗,拿下荆南之后,必封公覆老将军你为零陵太守!”


    黄盖的需求得到满足,再无多言,当即领命而去。


    一声令下,五十余艘粮船,徐徐驶出水营,借着顺风之势,直扑北岸水营。


    孙策目送黄盖粮船远去,尔后环扫诸将,大喝一声:“诸将听令!”


    凌操,董袭,陈武,贺齐等众将,肃然躬身。


    鲁肃与陆逊也是垂首而立。


    “今晚一战,吾要发动火攻,烧尽北岸敌营!”


    “吾将与公瑾兵分两路,公瑾率两万水军杀上北岸,正面击垮刘备!”


    “吾将率两万人马,往上游截击刘备及其溃军!”


    “此战若胜,荆州就是我孙策的了!”


    “荆襄七郡的钱粮美人,任由尔等掳取!”


    “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除了刘备萧方留给我亲自斩杀,其余四万敌军,给我统统杀尽,一个不留!”


    “都听明白了吗!”


    孙策杀气腾腾的激励之词,如雷鸣般回荡在诸将耳中。


    一句钱粮美人,任尔掳取,瞬间如给诸将打了鸡血。


    “我等愿为主公死战!”


    “杀尽敌军!”


    “生擒刘备萧方!”


    江东诸将如群兽咆哮,激动到挥舞着兵器狂叫。


    孙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手一挥:


    “全军听令,登船出发!”


    于是孙策与周瑜,以及诸将各自登船。


    四万江东水军,千艘战船,驶出水营之后,兵分两路而去。


    鲁肃和陆逊二人,则并肩立于栈桥上,目送着江东军倾巢而去。


    “子敬兄,主公和周都督此去,你看胜算有几分?”


    陆逊目光斜看向了鲁肃,口中低声问道。


    “公瑾这盘棋下的天衣无缝,今晚这屠龙之局,多半是必胜无疑。”


    鲁肃话锋一转,却轻声叹道:


    “不过此战之后,对岸的四万士卒,怕是要无一人能活着逃离鄂山了。”


    “荆州血流成河,也将无可避免矣。”


    陆逊神色一凛,不禁沉默了下来。


    抬头望向夜色,他仿佛已看到,孙策手中的屠刀已高高举起。


    仿佛也看到,荆州也将步江东后尘,无数人头滚滚而落。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可我陆氏全族性命,皆操之于孙策之手,我还有选择吗?”


    陆逊幽幽一声轻叹,眼眸中流过一抹愧疚与无奈掺杂的眼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