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2章 高老师您不想进步吗?

作者:苦海小道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经过孙连城的一番解释。


    高育良才算勉强能理解他的意思。


    可是吕州没有机场,这是实打实的事儿。


    那难不成,还要建一座机场?


    这种事儿,还是想都不要想,机场可不是说建就建的。


    凭借对孙连城的了解,高育良猜他真有可能准备建机场。


    于是问道:“连城,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果然,孙连城的想法,被他猜中了。


    “高老师,我觉得咱们吕州就算建一座机场,也不是不可以。”


    孙连城貌似很轻松的说道:


    听了孙连城的话,高育良一阵头大。


    他这个学生,确实想法大胆,做法大胆。


    可是建机场手续审批之复杂,那是都知道的,更不是哪个人可以决定的。


    高育良有些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因为他是吕州一把手,建机场的事情肯定要他往上申报。


    就算省里通过了,到首都那里怎么办?


    再退一步说,孙连城动用钟家的关系,搞定了所有部门。


    可是建机场需要的投资可不是小数。


    吕州是个四线城市,如果建好了机场,单单凭借着几家跨国企业。


    能不能撑得起一座机场?


    如果到时候成了半吊子工程,他可是第一责任人。


    问责他的就不只是省里的人了,很可能是首都的人。


    到那时候,他高育良的政治前途就算毁了。


    不是不相信孙连城,他只是不愿意把宝押在这几家跨国公司身上。


    想到这里,高育良劝道:


    “连城,我看你这个想法还是不要有的好。”


    “从客观条件来看,咱们吕州并不具备修建机场的条件,审批是不会通过的。”


    “再从主观上来看,我们吕州也不具备这个实力。”


    “为了几家跨国企业就去修机场?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


    听到高育良的话,孙连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也了解高育良这个人。


    优点是成熟稳重,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有点太保守。


    很多时候,他不像李达康那么大胆。


    在孙连城看来。


    吕州修机场的意义,并不在于为了这几家跨国企业。


    而是为了长远打算。


    他知道高育良的顾虑,于是解释道:


    “高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可是我想说的是,修建机场对于吕州来说很有必要。”


    “这次如果能把这些电子科技企业,拉到吕州投资。”


    “那我们吕州的经济发展结构,就有可能在全省率先开始转型。”


    “据我所知,目前汉东全省很多地方的经济,还是以传统高污染的工业、矿业为主,包括李达康所在的林城。”


    “这样的发展是持久不了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早晚会被限制。”


    “而我们率先开始在科技产业布局,就占了先机。”


    电话这边的高育良听完孙连城的话,不禁眉头紧锁。


    他承认,孙连城说的是事实,想法也很超前。


    可是电子科技是新兴产业,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儿,谁也说不好。


    而且他高育良能在吕州待几年还不知道。


    到时候搞成了,很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搞不成,那他高育良就要担责任。


    想了一下,高育良说道:


    “连城,我不反对新兴产业,可是我们这样搞,是不是步子迈的太大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实在不行,咱们可以放弃那几家跨国企业。”


    “不能他们还没来,就让咱们吕州先折腾起来。”


    虽然高育良没有说。


    但是孙连城明白他内心深处的顾虑。


    从一位普通大学教授,走到今天的市级一把手并不容易。


    一步走错,之前的一切都会白费。


    所以高育良想选择更稳妥的方案,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


    但是孙连城知道,电子科技将来是趋势。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一旦因为瞻前顾后错过了,那实在太可惜了。


    如果这一步走对了,不光吕州将来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他高育良,也会因此更进一步,甚至很多步。


    沉默了一下。


    孙连城调整了语气,认真的说道:


    “高老师,我知道您在顾虑什么。”


    “您无非就是担心,这件事儿会赌上您接下来的政治生涯。”


    “不……连城……我。”


    高育良陡然被孙连城戳中内心深处的想法,顿时有些尴尬。


    想解释什么,却被孙连城打断了。


    “高老师,您先听我说。”


    “爱惜政治生命是对的,毕竟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


    “可是机会来的时候,必须要大胆把握。”


    “难道您看不出来,梁群峰一直想把您往上拉,他是想培养你将来走到他那个位置。”


    “高老师,难道您不想进部吗?那李达康可是削尖脑袋、不择手段想往上挤。”


    “梁群峰最多再有几年就退到二线了,这几年如果您进不了,就彻底没机会了。”


    听完孙连城的话,高育良彻底僵住了。


    他没想到,孙连城对目前政治现状的分析,竟然如此老道。


    这些话,完全就是说进了他的心坎儿里。


    他想进步,他太想进步了。


    是啊,梁群峰过几年就退下来了,也就是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而这次能不能进常委班子,至关重要。


    没等他说话,孙连城继续说道:


    “您现在什么可以说都不差,就差这最后一把火。”


    “高老师,您相信我吗?如果相信我,让我帮你把最后一把火烧起来。”


    “隔壁的沙瑞金可是虎视眈眈盯着呢,一旦放弃就没有机会了。”


    孙连城的最后一番话,彻底燃起了高育良的斗志。


    是啊,他高育良这半辈子,就是太谨慎了。


    当初如果不是梁群峰在上边拉,孙连城在下边推。


    想走到这一步,根本就不可能。


    而自己刚才居然还顾虑起来了。


    一旦不能进步,将来李达康跑到他前边。


    那他高育良,永远也别想在进步了,甚至会被打压。


    想明白了这一层后。


    高育良下定决心说道:


    “连城我当然相信你,听了你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可是机场的事儿牵涉太广,能不能做成我心里没谱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