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4章 昧粮 念头

作者:盛木在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314章 昧粮 念头


    去往其他车间的李开朗,不知道因为他,轧钢厂差点受到无妄之灾。


    不过,就算他也无所谓,轧钢厂对他的处罚顶多就是从夜大退学,没法提升学历罢了。


    现在的初中学历,足够他用很长时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到初中毕业。


    不少的家庭,尤其是农村,都只是让孩子读了几年,认个字就不让孩子读。


    一年级入学100人,到了三年级可能就少了20人,到了五年级就可能只有50人。


    到了这个年级,差不多就是13、14岁,到了能干活的时候,越到后面,读书的人越少。


    这个时候,虽然规定是在7岁读书,但也有10岁开始读书。


    还没有参加升学考,就已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也难怪为什么中专、大专、本科生那么金贵了,人以稀为贵。


    回归正题。


    李开朗轻车熟路的开车去往乡下,第一个到的村子的自然就是秦家村。


    车子稳稳地停在村口,李开朗一下车,秦村长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他紧紧握住李开朗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


    “李师傅,你可真是咱们村的及时雨啊。村里的农具损耗得厉害,你这次送来的铁料,真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虽然去年送回来了一些铁料,但依旧跟不上损耗的速度。


    李开朗笑着摆摆手:“秦村长,你太客气了。送铁料来,本来就是我的工作嘛。”


    “赶紧安排人把铁料搬下来吧,别耽误了伱们的事。”


    “是是。”秦村长招呼几人卸下铁料,而后看向李开朗,“李师傅,这边说话。”


    两人来到一旁,秦村长有些不好意思,“李师傅,你看能不能再给我们送点铁料过来?”


    “咱们村的情况你也知道,农具损耗得快,多点铁料,大家干活也能更顺手些。”


    和上次一样,秦村长还想要再多一点。


    李开朗点点头:“我明白,不过这次带来的铁料确实没有上次多。你也知道,其他村子也需要这些铁料,我得给他们留点。”


    “那是当然。”秦村长点头,“稍等,我给你拿来。”


    秦村长搬来了一袋野货,都是些山野菜之类,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山野菜,但他也实在是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了。


    他尴尬地解释道:“李师傅,实在是对不住了,今年收成不好,村里存粮也不多。这点东西你先收下,等下次我一定补上。”


    大环境不好,村里的存粮不多,地里的粮食还没收割,大家都不愿意拿粮食出来,只能给这些东西。


    李开朗摆摆手,“秦村长,你太客气了。这些野货也很好,我很喜欢。”


    见此,秦村长心中如释重负,李开朗能接受就好。


    李开朗突然:“对了,农田的情况咋样?今天能丰收吗?”


    听到这话,秦村长长叹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还能咋样,就这样吧,能保收就算不错了,丰收可不敢奢望,到时候还要征粮,这日子真是难过啊。!”


    李开朗看着周围无人,便低声建议道:


    “秦村长,既然今年收成不好,要不咱们就少报点粮食吧?这样既能减轻大家的负担,又能让大家多留点口粮。”


    秦村长听后脸色一变,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啊,李师傅。上面对咱们都是有指标的,这怎么少得了呢?”


    说是这样说,但秦村长眼神却在闪烁,显然是心动这个提议。


    李开朗道:“秦村长,你觉得以田里的粮食情况,能完成指标吗?”


    闻言,秦村长果断的点头,随即又无奈地摇头。


    硬要完成也是可以的,但这却要扣下大家的口粮,这样分到大家手里的粮食就少了。


    李开朗劝道:“你看,你自己也不信能完成,干嘛不少交点粮食,反正都是少交,少交一点,和少交多一点都一样。”


    “粮食多留下来一点,给大家吃,这才有力气干活。”


    李开朗这话可是撬国家的墙角,本来受灾情影响就不保收,还要少交粮食。


    但李开朗却想的是农村的苦难,一个村子少交一点粮食不是什么大事,反而能救活很多人。


    三年灾害,死的最多的是农村人,他们的粮食大多都上交,吃不饱饭,被活活饿死。


    城市毕竟有保证,属于是吃不饱,但也饿不死,农村是真饿死。


    ——


    ——


    秦村长犹豫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


    “李师傅,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这样做毕竟是违反规定的,万一被上面知道了……”


    秦村长连连摇头,但微微低垂的头部,却掩不住他眼中闪烁。


    李开朗拍拍秦村长的肩膀:“秦村长,你放心吧。我们都是为了乡亲们好,只要大家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人知道的。”


    “而且,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等明年收成好了,我们再补交上去就是了。”


    显然,秦村长是很心怡这个提议,只是他没有勇气做这个决定。


    见此,话已经说明白了,李开朗便不再多劝,“秦村长我还有事要忙,就不打扰你了。”


    “你忙你的。”


    李开朗留下一些铁料,就驱车离开。


    “轰隆隆!”卡车渐行渐远,留下村民们羡慕的目光。


    “城里人正好啊,可以吃商品粮,不用像咱们这样,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还吃不饱饭。”


    “是啊,听说老四家的女儿嫁到城里后,生活可滋润了,天天有饭吃,还能吃饱。”


    “唉,所以说啊,女人还是得长得漂亮嫁得好才是幸福,不像我们这样,一辈子都得在田里刨食。”


    众人纷纷诉说着自己的苦楚,和对城里生活的向往。


    秦村长听着村民们的议论,心中五味杂陈。


    “行了行了,都别看着了,地里还差着人,赶紧去地里干活。”


    闻言,众人纷纷去忙农活。


    秦村长看着卡车消失在视线尽头,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为了村子,为了大家伙,我这个村长,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秦村长心中下定决心,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其实不用李开朗说,秦村长早有昧下粮食的决定,只是缺少一个导火索。


    而李开朗的话,或许就是这个导火索。


    送完秦家村,还有送其他村子,李开朗马不停蹄地送。


    众人看着卡车驶去,一个个都像秦家村一样,羡慕不已的看着。


    “城里人正好啊,不干农活都有粮食吃,旱涝保收,不像咱们这样,累死累活一天,也赚不来几个公分。”“是啊,以前我怎么就没有去城里,要是去了,现在也不比李师傅差。”


    “本来村子就不够吃,还回来了不少人,和我们抢公分,这还能吃饱吗?”


    对于众人的羡慕,李开朗丝毫没注意。


    他简单地和每个村子的村长提了一嘴自己的建议,但具体是否执行,还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决定。


    在大环境下,每个村子能昧下的粮食不多,也就千儿八百的粮食。


    但对于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村民来说,这些粮食却足以让他们度过一段艰难的时光。


    转眼间,就来到此次任务的最后一个村子。


    “送完这个村子,今天的任务就算结束了。”


    与此同时,村子中心的办公室。


    “碰!”一声巨响,搪瓷杯被猛地摔在地上


    “他奶奶,老子怎么这么倒霉,偏偏来到这么个村子,啥都没有,穷的要死!”


    一个中年人咆哮着,他满脸通红,双眼瞪得如铜铃般大,见什么摔什么。


    发泄完怒火后,中年人喘着粗气,坐在椅子上,脸上满是不满和懊悔。


    缓了一会,中年人不服气地将摔掉的东西捡起来,归整好放在桌子上。


    “早知道就不升上来了,谁知道这里这么贫瘠,啥都没有,啥事都做不成,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


    中年人自言自语道,突然他扇了自己两个耳光。


    “我当初是怎么答应的,本以为来四九城,能博出一个未来,现在可好,啥都没有!”


    “这穷不拉几的样,还不如回去干,不知道比这里好多少,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当个土皇帝不好吗?”


    中年人本以为升到四九城周边的村子担任书记,是个香饽饽好职。


    却没想到这个村子如此之差,不是差一点,而是天差地别,犹如天堑一般,什么东西都没有。


    他当初来村子的村子抱负,现在却被磨灭,一点都施展不开。


    在他原先的村子,他说什么就做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什么都不能做。


    抱怨完,书记接着工作,毕竟这些工作早晚都得做,迟了累一堆更不好做。


    “轰隆隆——”


    书记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连忙出去查看,他是知道今天有车过来送铁料的。


    这批铁料简直是雪中送炭,村子现在急缺铁料来制作农具。


    “师傅,您来的可真及时啊,村子可是急缺这些这些铁料。”书记一把握住李开朗的手,万分感激道。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的,你是?”李开朗还是第一次见这个人。


    之前他来这个村子,见的不是他。


    “你好,我是这村子的新书记杜大治,之前的老书记退休了,现在由我来担任。”


    “你好,杜书记。”李开朗礼貌道,“书记,咱们赶紧把铁料卸下来吧。”


    “是是。”杜大治连连点头,招呼几人过来卸铁料。


    杜大治注意到车厢上一大一小的铁料,很显然大的是他们村子的,小的是多余的。


    村子现在急缺铁料,而那一小块多余的铁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但他却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东西。


    村子贫瘠万分,粮食都紧巴巴的,更别提其他的东西了。


    但他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那块铁料被运走。


    杜大治明知故问道:“师傅,你这多余的铁料,还有什么用?”


    李开朗应道:“哦,你说这些铁料啊,都是多出来的,也没什么用,怎么你要吗?”


    “你要就都拿去吧,不用给我留着,正好你这是最后一个村子。”


    李开朗这话没什么意思,他知道这个村子贫瘠,就没打算要好处,直接给了。


    但不知道怎么了,他说这话的语气,在气头上的杜大治听来,就像是施舍乞丐一样,施舍给他。


    他杜大治,堂堂一个书记岂能受这种委屈?


    “师傅,谢谢,谢谢啊,村子实在是缺铁料。”杜大治握紧李开朗的手,感激道。


    杜大治虽然心中不悦,但想到村子的实际情况,还是选择了接受。


    他握紧李开朗的手,虽然表面上感激,但心中却充满了不甘和委屈。


    “只是村子贫瘠,实在是.”杜大治有些尴尬,他给不了一点好处。


    李开朗毫不在意摆手:“没事没事,这些铁料本来就是给你们的,怎么能乱收东西。”


    杜大治看着李开朗如此真诚的模样,正常人都会以为他是真不要东西。


    但在杜大治看来,李开朗这是嫌弃他们村子,给不出一点好处,杜大治心里对村子更加厌恶。


    “杜书记,铁料都卸下来了,我也该回去交差了。”李开朗告别道。


    “唉,师傅你忙你的。”


    看着卡车渐行渐远,杜大治心中却波澜起伏。


    他看着呆呆发愣的村民,那一身补丁的衣服和贫瘠的土地,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


    “看什么看,活都干完了吗?还不赶紧把铁料送到铁匠铺。”


    “送完赶紧去地里帮忙,一点事情干的拖拖拉拉的。”


    他大声呵斥着村民,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动摇。


    呵斥完,杜大治便愤然离开。


    “切,神气什么,不就是当个书记吗?真以为你自己是谁了。”


    “呸,要不是你是上面派来的,看老子怎么揍死你,来了这么久,干不出啥事来,吆五喝六倒是厉害。”


    “呸,等领导来了,我当面告他去,一个混吃等死的书记,咱们村子还不要呢。”


    众人对杜大治同样抱有怨言。


    在他们看来,自从杜大治来到村子后,一点实事都没干出来,和以前的书记一样。


    但起码以前的书记和他们同劳同作,杜大治就干了一段时间,就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不出来。


    他们顶着大太阳出来干活,而杜大治坐在办公室里喝茶。


    杜大治丝毫没有在意众人的心思,或者说在意了也无所谓。


    “等,得等,得等个好时间离开,反正这个村子我是一天都不想待着了。”


    他自言自语道,心中已经下定了离开的决心。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