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粮食紧张(求订阅!)

作者:盛木在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51章 粮食紧张(求订阅!)


    “大家过来一下,我有话要说.”


    张金武回到了运输队,召集了所有的队员,简单明了地传达了杨厂长的安排。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轧钢厂缺粮的实际情况。


    而是婉转地表示:由于采购科在采购粮食方面出现了问题,没有采购到足够的粮食。


    这样做,既给了厂里一个面子,也避免了直接引起恐慌。


    “采购科没采够粮食管我们什么事,我们又不是干采购的,找我们有什么用?”


    “是啊,再说了,咱们能采购多少粮食,可能还没采购员多呢。”


    “这多干一份活,我们又没好处,干嘛要干。”


    众人议论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


    张金武大声呵斥道:“行了,别抱怨这抱怨那了,听从厂领导的安排,今天做任务的时候,顺便去采购粮食。”


    说完,又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确保所有人都在听他说话,然后才继续说道:


    “采购到粮食后,先别急着上交,先看看自家的粮食够不够用。”


    这句话,张金武说得极其微妙,像是在给大家一个暗示,就看大家能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有些人没在意,他们家的粮食足够这个月吃的。


    但有些年长的,在轧钢厂工作许久的队员,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张金武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采购的活下放到基层,除了53年有过之外,到现在就再也没发生过。


    而那次缺粮的严重性,他们可是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经过张金武这么一说,难不成缺粮的情况又要重演


    他们略有深意地看向张金武,心中暗道:“看来要该准备一下,以防万一了。”


    张金武看向卢文江几人,“你们来我办公室一下,我有话和你们说。”


    三人疑惑地对视一眼,但还是跟了上去。


    “师父,怎么啦?你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吗?”卢文江不禁问道。


    张金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警惕地看了看办公室外面,确保没有人偷听,然后才关上门,锁好。


    张金武神情严肃,看向三人:“刚刚我说的话,伱们听清楚了吧?轧钢厂缺粮的情况比我说的要严重很多。”


    而后看向李开朗:“幸好小李提前做好了准备,这次厂里缺粮比较严重,有些采购员都采购不到粮食。”


    卢文江和张奋震惊地看向李开朗,没想到李开朗的预感竟然这么准。


    “小李,看来真给你说中了,乡下没粮食了!”


    李开朗摇了摇头:“还不至于,乡下应该还是有一点粮食的,不过肯定没那么轻易拿出来。”


    “那现在该怎么办?”张奋问道。


    三人齐齐看向李开朗,等着他给出办法。


    李开朗思索片刻:“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大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该采购就去采购。”


    说完,停顿一下:“但我们有粮食的事情绝对不能说出去,绝对不能不能让人知道我们有存粮的事。”


    说到这,李开朗还觉得不保险,继续补充道:


    “这样,以防万一,最好在家里搞个小地洞,也藏点粮食,狡兔三窟,不能把所有粮食都全放在地窖里。”


    “还有地窖一定要保护好,绝对不能让人发现,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在地窖里放几大个夹子,以防万一。”


    “还有,师父你那院子的人也要注意一下,最好和他们说一声,免得祸从口出!”


    李开朗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和李开朗所在四合院不同,张金武的就是个一进的四合院,人少,总会有疏忽的时候。


    而且,李开朗并不完全信任张金武院子的其他住户,毕竟说一千道一万,李开朗都不认识。


    闻言,三人重重地点头。


    “对了,小李,你那怎么样?”张金武反问道。


    李开朗一脸的轻松:“放心吧,就我那院子的人,打死人他们都跟没事一样。”


    “小偷要是动粮食,指定有来无回,说不定当场打死都有可能。”


    看着李开朗如此轻松,卢文江想了想,确实是,一院子的混不吝。


    李开朗接着道:“现在不知道缺粮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或者到底会缺粮多久,但也要开始预防。”


    “最好从现在开始,咱们开始积极存粮,反正粮食放着,最多也就是陈了,不好吃,总比没有粮食,饿肚子强。”


    张金武认同道。“说的是,一会我吩咐大家做任务时,留意一下,让大家尽可能买点粮食。”


    事情敲定完,卢文江三人便去做任务。


    李开朗开车走任务,路过乡下的田间,看着田地里落不下脚的农民。


    再看着远处光秃秃的山,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植被变得稀疏不堪。


    途中李开朗还去了农村,想要采购一点粮食,但没一个卖的,只能无功而返。


    其他师傅也同样如此,没采购到什么粮食,幸好他们也不是采购员,买不到也无所谓。


    就这么等到下班,随着铃声响起,大家各自回家。


    张金武也是第一时间回家,打算和院子的人说一下。


    回到四合院。


    李开朗刚跨进垂花门,就看到阎埠贵和三大妈正在家门口说话,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


    阎埠贵看到李开朗回来,想着李开朗是轧钢厂的人,见多识广,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


    于是,他走上前去,叫住了李开朗:


    “小李,你回来了。有个事情,我想请教你一下。”


    “你说四九城是不是缺粮了?我今天去粮站看了看,发现粮食明显少了许多。”


    听到这话,李开朗心里一惊。


    没想到连粮站都这么快受到波及,按理来说,粮站的粮食最多,不可能这么快出现这种情况。


    最起码也要三五个月后才会出现吧?


    李开朗追问道:“三大爷,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仔细说说。”


    阎埠贵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他今天的经历:


    “今天一大早,我就去粮站排队买粮食。那队伍,真是长得吓人,人满为患啊,少说也有一两百米长。”


    “等到轮到我买的时候,发现粮食供应少了不说,还限购,一次最多只能买50斤。”


    “就这样,粮食还是很快就卖完了,还有很多人没买到粮食。”


    三大妈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还有菜市场那边,也是一样的情况。大家都抢着买菜,生怕买不到。”


    阎埠贵看着李开朗,满脸忧虑地问道:“小李,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真的缺粮了吧?”


    三大妈也急切地说道:“小李啊,你是轧钢厂的司机师傅,见多识广,肯定知道点什么。你得帮帮我们啊!”


    李开朗正要开口安慰他们,却看见街道办的王主任走了进来。


    王主任平时总是笑容满面,但此刻她的脸上也带着明显的忧虑。


    “王主任,您怎么来啦?有什么事要吩咐?”阎埠贵扭头问道。


    “三大爷,麻烦你叫大家来中院开会,我有要事要宣布!”


    王主任没心情和阎埠贵闲聊,直接让他去通知大家开会。


    “唉!我现在就去!”


    阎埠贵见状,也没心情和她闲聊,在前院吼了两嗓子,大家便一起去中院。


    大家听到王主任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来到中院开会。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后,王主任深吸了一口气,直接开门见山道:“我今天过来呢,是有一件事情要和大家宣布。”


    “所有人都注意听清楚,有什么不懂的,等我说完再问。”


    众人闻言,都屏住了呼吸,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王主任接着道:“最近大家可能都感觉到了粮食的问题,尤其是今天去过粮站的人。”


    “街道办收到上级领导的通知,现在国家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有些省份已经没粮食吃了。”


    “经上级领导的慎重决定,现决定将大家的粮食定量削减一成,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此话一出,瞬间全场哗然。


    削减一成粮食定量,虽然看似不多,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却足以引起人们的恐慌。


    自古以来,每次粮食危机都会造成大量的死伤。


    大家担心,这次削减定量,会不会也带来同样的后果。“王主任,不能这样吧,我家孩子现在还吃不饱呢?”


    “是啊!主任,这粮食少了,吃不饱我们还怎么干?”


    众人都急红了眼,七嘴八舌抵制削减定量。


    尤其是家里人口多的,更是脸色骤变,他们家本就粮食紧张,还要削减。


    其中以阎埠贵、刘海中、贾东三家最甚。


    阎埠贵和贾东旭一家一样,家中有阎解娣、小当,幸好现在还小,吃不了多少粮食,但长大了怎么办。


    刘海中家最甚,刘光天、刘光福属于是半大小子,到了吃穷老子的时候。


    但好在刘海中是七级工,赚得钱多,即便是去黑市买粮食也买得起。


    王主任看着大家焦急的神情,心中也是无奈,她深知粮食短缺的严重性,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王主任耐心劝解道:“大家的心情我理解,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现在粮食短缺,上级领导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段时间,大家先克服一下困难,尽量节约用粮。”


    易中海作为大院里的一大爷,面色凝重地问道:“王主任,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久呢?以后还会不会再削减粮食?”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王主任身上。


    大家迫切地想知道以后的情况,以便做好应对准备。


    王主任摇了摇头:“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听到这个回答,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时间未定,说明粮食的缺口大,很有可能会再削减。


    削减一成,也就是三斤左右粮食,他们还撑得住,就怕一削再削,那才是难熬。


    这定量削减,直接是以大家的工种的定量削减。


    像他们这种重体力劳动者,一个月40多斤粮食,直接削减最少4斤。


    阎埠贵家削减最少,他是一般居民的定量27斤,最多也不过削减3斤。


    这还只是一个人一个月,要是持续个一年,一家三口算下来一家那可就少了100斤左右的粮食。


    看着大家愁容面来,王主任说完就急忙离去。


    众人忧心忡忡的站在中院,互相谈论着以后要怎么办?


    阎埠贵看着大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点办法都没有。


    忽然,他转头看到李开朗一副神情自若的表情,心中不禁一动。


    连忙去问:“小李,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办法?”


    众人闻言,立马转头看过去,看向李开朗。


    被众人看着,李开朗只是淡淡地点点头。


    见状,阎埠贵欣喜无比,急忙问道:“小李,你快说说,有什么办法?”


    李开朗看向阎解放,阎解旷,“麻烦你们俩去把院子的大门关上,守在那里别走!别让人听到我们说话。”


    “快去!”阎埠贵连忙命令,也不管李开朗有何用意。


    “对,你们两快去!”其他人连忙附和,两人只能离开。


    “大家靠近一点,咱们说些悄悄话,一会大家小声说话,当心隔墙有耳。”


    众人靠近李开朗,眼睛直盯盯地看着他。


    看着李开朗神情自若的表情,显然李开朗心中有了办法。


    李开朗直接开门见山道:“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很着急,但现在用不用着急。”


    “别忘了,咱们地窖里可存了不少粮食,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我们还有存”有一住户顿时恍然大悟,不禁提高声音说话。


    “啪!!!”


    “呜呜~~”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人捂住嘴,还扇了一巴掌。


    “你他娘是不是傻,让你别说话,你说那么大声干嘛!”一旁的人不禁骂道。


    但被李开朗这么一提醒,大家心里如释重负,彻底是松了一口气。


    地窖里还有他们在家的存粮,少说还有三四百斤,省着点吃,足够吃半年。


    “幸好咱们还有存粮,就这一点,比别的院子不知道要好多少!”阎埠贵庆幸道。


    顿时,众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


    但李开朗不得不泼一盆冷水给他们:“咱们是有存粮,但是大家别忘了,王主任可没说什么时候结束。”


    “也没说这定量会不会再削减,说不定还会削减,到时候这些存粮可不够咱们吃。”


    闻言,众人刚如释重负的心情,瞬间又提心吊胆起来。


    “那那该怎么办?”刘海中问道。


    李开朗回到:“不管定量减不减,咱们都要做好再削减定量的准备,这存粮大家要算计好吃。”


    “对对对,小李说的是,不管怎么样,以防万一才是最重要的。”阎埠贵附和。


    他家人最多,是最需要算计的。


    “小李,你接着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开朗道:“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密,现在地窖是咱们院子最重要的地方,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我们院子里有存粮的事情。”


    “地窖也绝对不能让人进去。”


    话音刚落,就有人附和:“对,小李说的是,谁的不能进去!”


    “我看,从现在起,一定要有人看守地窖,尤其是要防备小偷进来,要是被发现了,咱们地窖里的粮食指不定要捐出去。”


    “捐出去后,大家会怎么办就不用我多说了吧,饿肚子的感觉,大家应该不想尝尝吧。”


    众人连忙点头,“小李说的,这地窖绝对不能让人进去。”


    “小李,那还怎么办?”阎埠贵适时地问。


    李开朗道:“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住进地窖里,我看要不各家各户出一个人,轮流住进地窖看守一晚。”


    闻言,众人点头同意,李开朗的提议很公平。


    到时候,小偷不是偷东西,就是偷粮食,最终都是要去地窖,哪有去地窖守着方便。


    至于睡地窖会遇到什么问题,现在不是讨论的时候。


    李开朗又接着道:“还有,从现在起,不论是大家的亲戚朋友什么人,不管大家认不认识,他都不能独自进来。”


    “统一到门口等着,等咱们院子的人领进来,免得他乱跑,发现咱们的地窖。”


    “要是因为谁领来的人,发现了咱们的地窖,发现啦咱们的粮食,后果会怎么样,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众人接着点头同意,看来要和亲戚朋友保持适当的关系。


    “行了,我能先想到的就这样,还有什么没想到的,以后再补充吧。”


    “以前咱们定下来的规矩,照旧执行就好。“


    李开朗说的是,大家统一取粮食的时间,以及地窖钥匙的持有。


    阎埠贵忽然问道:“对了,小李你说,有什么办法能少吃粮食?”


    对此,李开朗也没什么办法,总不能说出去挖野菜吧,那更要消耗能量,最后也是消耗粮食。


    “我建议大家要是没什么事就躺着吧,只要少运动,消耗就少,也就没那么饿了。”


    闻言,众人顿时眼前一亮,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说的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啊!”


    “还是小李聪明,我回去试一试,看看有什么用。”


    “试完了记得和我说一声,要是有用,我也回去躺着。”


    原来躺平是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了。


    见状,李开朗不禁笑着摇头,他们忙了一天回来,不吃饭本来就饿,还想靠着躺着减少消耗,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次大会圆满结束,大家各回各家。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