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7章 四方不稳,儒门正道

作者:头很大的T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青眼神中露出一丝沉吟,远望着窗外的景色。


    天空上精气非常稀薄。


    所有人身上飘出的精气都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给吸走了。


    他的眼中闪烁着《日月神目术》,可以看到精气沉入了地下,一张巨大的网络覆盖了城市下方。


    这座城市蕴含着非常恐怖的阵法,甚至有着传说中的洞天。


    “稷下学宫,龙王说的令牌似乎来头很大。”


    “贸然展露,说不定会引起什么麻烦。”


    “先观察观察,最近还可以靠吃饭来维持精气的修炼,就是速度要慢上不少。”


    “暂时还不急!”


    ……


    一座茶楼中,李青静静坐在这里,点了一壶茶和两个小菜,一边品茶,一边倾听着四周的信息。


    古代这种地方,茶楼、酒馆通常都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靠着自己敏锐的六识,很多东西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最近好像大唐东南西北四方都不太平静?”


    “东荒的东夷、北漠北蛮、西荒西狄、南疆南戎,都在准备战争? ”


    “听说今年冬天会有大灾,到时候四方都会攻打大唐。”


    “边境的压力好像很大?”


    一桌身穿华服的公子哥们,谈论着一些国家大事。


    李青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动。


    “北洲地处北方,北蛮似乎和血魔教有所勾结。”


    “传说北蛮是修行道中的魔道领地。”


    “其他四方也各有道统。”


    “大唐以道门和诸子百家为首,四方则是妖魔鬼佛。”


    “如果四方云动,恐怕接下来又是一个滔天乱世。”


    “那些妖魔鬼佛可没几个是好东西。”


    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各种卷宗,李青心中就微微凛然。


    “北洲首当其冲,这里也不是绝对安全。”


    李青到底是异世人,对于这里可没有什么感情,虽然生活了十年,但也没有任何朋友。


    微微摇了摇头,“要早点进入稷下学宫,想办法弄到后面修炼的功法才行。”


    “到时候真的发生战争,说不得要躲入深山老林中避祸了。”


    深深出了一口浊气,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思索。


    这时又有人说道,“四方皆是蛮夷之辈,我大唐王朝有诸子百家,雄兵千万,未必还怕了他们不成?”


    这世界很大,光是九州就号称一亿平方里领土,人口号称百亿。


    光是北洲就有十亿,共有百郡之地,一郡十几个县城,上百村落遍地。


    李青原本的黄龙郡,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只是黄龙郡临近边关,经常出现乱子。


    掌管一州之地的都是皇族亲王,近乎土皇帝一样的存在。


    掌管北州的正是北州王,今年似乎已经60花甲之年了。


    “四方蛮夷不过小麻烦,真正的麻烦在于我大唐内部。”


    李青听到这话微微一惊,向着说话的人望去。


    却是一个年轻公子,坐在一旁面色淡漠说道。


    此人穿着一身青衣,只是衣服略微发白,整个人都弥漫着一种孤傲的感觉。


    “朝中党争不断,地方豪强世家林立,这才是国之大患。”


    “历代王朝,哪个不是因此而亡。”


    “这些祸国殃民之辈,个个都该杀。”


    年轻书生挥斥方遒,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其他人看着年轻人,都是竖起了大拇指。


    胆敢当街咒骂这些权贵、豪强,这年轻人胆子也非常大了。


    几个锦衣公子听到那年轻书生的话,顿时脸色难看。


    对方的话直接把他们也给骂进去了。


    只听其中一人说道,“呵,哪里来的穷酸书生?”


    “在这里大放陈词,朝上滚滚诸公,哪个不是国中栋梁。”


    “地方士绅更是各地的支柱,你们这些穷酸书生懂什么?”


    “呵呵,一群只知道吸食民脂民膏之辈。”


    “也好意思在这里大放厥词。”


    “不屑与你们为伍,和你们同处一室都臭不可闻。”


    孤傲的年轻书生一声冷笑,转身就离开了这间茶楼。


    几个锦衣公子一脸铁青,四周一些客人都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


    李青看着这一幕也是略微有些嗤笑。


    大唐不因言而获罪,随便你怎么说都可以,只要你不嚷着要造反。


    所以大唐的人都喜欢讨论时政,这是诸子百家掀起的言论潮,不允许有人铁口直断,封禁民言。


    李青眼神微微闪烁,“不过看这些人的表情,大唐王朝两大阶级的对立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封建王朝不可逆转的固定路线,除非工业革命,将蛋糕再做大才能缓解这种矛盾。”


    “否则终究是无解的。”


    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莫名的神色。


    接下来的日子,李青一直流连于各处茶楼,不断收集着信息,逐渐完善了对稷下学宫的认知。


    稷下学宫中的诸子百家各有优劣,但公认的是,儒家大多都行得正坐得直。


    在品行上几乎都无可挑剔,每一代的稷下学宫夫子,全部都是儒门的人担任。


    李青若有所思,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思索。


    “儒门的功法似乎都有一些精神上的要求,比如行正道,不可妄顾人命,不可姑息养奸等等。”


    “几乎完美贴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方向。”


    “诸子百家的修行方法,几乎全部和他们自身的道理相关。”


    “如果我要进入稷下学宫,最好是将令牌展示给儒门的人。”


    “必须要是修为高深的人,没有异化的儒门修士,这种人才会遵守规则戒律。”


    真正的儒门修士其实并不多,李青这几天也看到过几位。


    这些人几乎都是一身正气,每个人都有着一种标杆一样的感觉。


    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就知道为什么儒门修士不多了。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遵守这些纪律,因为精神的戒律是最困难的。


    儒门能历代执掌稷下学宫,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青通过信息的收集,已经推导出了合适的方法,那就是光明正大。


    ……


    这一日,他来到了龙道城的北面,这里有一座巨大的学宫。


    学宫外是通体一片白色岩石铸造。


    内部则是各种木质结构修建而成。


    此时,学院的大门敞开,诸多身穿白色长袍的学子正在进入。


    正是一天上学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