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解说,自己的见解

作者:霖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个原因,其实就是资源均衡分布的原因了。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集中,城市面临严重的就业岗位饱和问题。


    同时,农村的土地资源也需要得到有效利用和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知识青年的参与来实现城乡资源的平衡分配。”


    秦晚晚按照记忆里自己知道的一些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告诉了方翠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之前说的,解决就业问题了。


    其实这两个原因,可以合并起来。”


    “第三个原因,也是为了推动农村的发展。


    知青们都是经过了一定的学习,具备了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素质。


    知识青年的到来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技术和知识支持,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虽然这一条,看起来好像没有用。


    毕竟这些知识青年下乡来之前,甚至连地都没有下过。”


    “第四就是培养知识青年的社会能力。


    知识青年在下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有助于他们锻炼生存和生活能力,增强独立性和适应性。“


    “第五,就是促进社会交流。


    在农村环境中,知识青年需要与当地居民互动,这种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不同的人群。


    同时也是对他们社会阅历的一种丰富。”


    其实,秦晚晚没有说的是,这里面还有更深一个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国内遇到了经济问题。


    这个问题,北方的老毛子也一样遇到了。


    这个涉及到了国内的工业和经济结构问题,老毛子那边的重工业无比发达,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第一都不为过。


    但相对的,老毛子的轻工业方面极差。


    这个问题,到八十年代后,越发的激烈。


    最后导致老毛子成为历史,分成了大毛二毛等一系列的成员。


    而咱们国家,通过知青下乡等一系列的安排,成功的度过了这种劫难。


    甚至未来的几十年,通过代工全世界的工业,成为第一大代工国,第二大经济体。


    这些,都要感谢国家的掌舵人。


    虽然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对个人来说,从帝都来到这种小地方当知青,自然是生活不便。


    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


    知青们下乡,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


    可这个事情,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从一穷二白想要发展起来,岂是那么简单的?


    之所以这些不能说,是因为旁边有一辆牛车正在旁边经过。


    前面的那些,正是大层面,摆在明面上的道理,谁听到了都没有关系。


    而且他们也只需要知道这些就可以了。


    至于宏观层面的调控的原因,你知道了又能做什么呢?


    正好遇到一个拐弯,秦晚晚和方翠翠转过去,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嫂子,咱们这不是去市区吗?”


    “不,咱们先去找陈玄和周庭钰,我有点事情要嘱咐他们。”


    昨天方翠翠的提醒,秦晚晚想了想,自己注意还不够,陈玄和周庭钰也得注意。


    而且他们拿回去的东西,也要小心一点。


    最近要尽快出货,不能留在手上。


    还有他们手头上的东西,也要小心一些。


    别被人举报了,到时候,一挖一个准。


    秦晚晚可不觉得,陈玄和周庭钰跟着方晓东走南闯北,多年经营,手里会没有点惹眼的东西。


    这些东西,本来没什么关系。


    但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也容易惹出麻烦来。


    毕竟人这一张口,上下嘴皮子一碰,想要说什么,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中国字博大精深,一个字一句话,往往想要歪解,都是很容易的。


    比如最简单的,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那些腐儒,可算是把孔老夫子的意思全部曲解了。


    还有断章取义之类的。


    秦晚晚就记得一句很出名的,成功取决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光看这一句,好像是劝学的,劝你努力,和有志者事竟成一个道理。


    但却不知,这位名人说完这一句,后面还有一句。


    人家的原话是,但最重要的,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


    嗯,大致的意思就是如此。


    她一边思考,一边微微转头,看到那牛车已经朝着原本的方向,去往市区了。


    她这才松了口气。


    秦晚晚之前发现,方翠翠问完那个问题,自己开始解说之后。


    牛车的速度明显放慢,还不如她们走路的速度。


    两人走路的速度可不快,反正也不着急,晚上回去就可以了。


    所以两人就好像是出来散步一样,那牛车的速度按道理应该会比她们快一些才是。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秦晚晚才没有说后面自己想到的那些。


    “嫂子,你在想什么?”方翠翠突然问道。


    秦晚晚从刚才开始,举动就有些奇怪啊。


    秦晚晚回过神,收回眼神,摇了摇头:“没事,前面村子就是吗?”


    “是啊,你……哦,嫂子你没来过,我带你过去。”


    那边,牛车上,一位老人感慨的说道:“没想到,这乡下地方,也能遇到一个这么有见解的人。”


    前面赶车的中年人瘪瘪嘴说道:“这有什么?一看那女孩就是下乡的知青,也许就是在城里听说过一些人的宣传,所以想到了也说不定。”


    老人却摇了摇头:“她这些话,可是经过她自己的归纳总结得到的,看得出,是她理解过后说出来的。”


    另外,她这话里话外,那语气里还充满了一些未尽之言。


    没准,心里还有其他的见解也说不定。


    老人叹息一声,内心有些遗憾。


    如果不是自己如今不是很自由,倒是要和她好好的聊一聊。


    没准,这女孩对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至于中年人觉得不太可能,内心还有些不服气,觉得女孩年纪小,想不到那么多。


    老人却有不一样的想法。


    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为相,这女孩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只是如今自己的处境,也不方便。


    也就不多嘴了,免得出了岔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