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
24号文字
启体

第611章

作者:无谅666本书字数:6960K更新时间:2025-06-19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踏入修炼之路了。


    而朝堂大殿的群臣也都充满了向往之色。


    “武道修炼功法。”


    “长生之法。”


    每一个大臣都是面带热切,充满了向往。


    “诸卿或不知贡献点有何用处。”


    “孤在此告诉诸卿。”


    “贡献点,乃是未来吾大秦的趋势。”


    “可于天玄镜流通。”


    “天玄镜修炼空间能够帮助修炼者加快修炼,事半功倍。”


    “开辟修炼空间后,天玄镜也会消耗力量,唯有贡献点才能够维持修炼空间开辟。”


    “修炼一日,十贡献点。”


    “修炼百日,则是一千贡献点。”


    “如今还只是试行。”


    “未来孤会赐予大秦文武开启修炼空间之权。”


    “而贡献点来源于岁俸,来源于宝物兑换,来源于战功军功。”


    “孤已经制定了规矩。”


    “在外,一金可兑换贡献点100点。”


    “如若是灵药,宝物,有用之物,诸卿未来可以通过天玄镜自行估价兑换贡献点。”


    “当然。”


    “宝物可以兑换贡献点,而贡献点也将在大秦通用,”


    “同样的。”


    “贡献点也可以兑换大秦的钱,金。”


    赵封对着群臣说道。


    听着此解释。


    群臣也都面带恍然之色。


    所有人都明白。


    未来天玄镜的存在会成为大秦真正的依仗,未来大秦的一切都离不开天玄镜。


    同样。


    这也是嬴政父子稳固大秦,将大秦牢牢掌控在手的至宝。


    贡献点的存在就是流通的钱。


    可以直接以贡献点来折算岁俸发放,然后又可以贡献点来换取钱财,食物,各种所需。


    未来推行开来。


    大秦财权尽数在大秦执掌。


    “陛下,太子。”


    “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吕不韦带着几分思虑之色的站了出来。


    “仲父请说。”嬴政微微一笑,目光之中也是透出了期待。


    “天玄镜乃是仙家神器,吾大秦定国至宝。”


    “太子所定四项国策之所以能够不到一载时间施行,天玄镜功不可没。”


    “此神器让吾大秦没有地域之隔,更无传讯之危。”


    “而且此神器还能够相隔万里进行传送物品,纵然是粮草辎重,纵然是书籍册录,皆可传之。”


    “如今拟定贡献点作为天玄镜货币,他日也将成为吾大秦主流货币。”


    “老臣以为,当设立一个专门执掌此贡献点的职权,也是负责兑换易物的职权。”


    “以贡献点兑换钱财时,可将钱财交予,以宝物,金银兑换贡献点时,这职权也可以将宝物归来收入国库。”吕不韦想了想,大声启奏道。


    听到这。


    赵封也不由得看向了吕不韦。


    “不愧是吕不韦啊,举一反三。”


    “的确有大才。”赵封心底感慨道。


    而此刻。


    嬴政一笑:“仲父。”


    “此事太子已然有所规划了,并且这一支职权已经在组建,未来专门负责天下兑换贡献点,以及贡献点兑换诸事。”


    “除此外。”


    “吾大秦还将继续推行天玄镜。”


    “如今是朝堂之上的大臣,还有九州三十六郡郡守之上的官吏才拥有天玄子镜。”


    “而今日之后。”


    “将于吾大秦全境推行。”


    “凡吾大秦官吏,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无论官位高低,皆可得赐天玄子镜。”


    “地方县丞,乃至于一村里正,皆可得赐。”嬴政威声说道。


    此策。


    在于大秦将天玄镜利用到极致,掌天下。


    “陛下圣明,太子圣明。”


    “只待吾大秦官吏皆有天玄镜,吾大秦帝国职权再无任何阻碍。”


    “六国余孽将很难再有容身之地。”王翦大声说道,一脸激动。


    大秦疆域内。


    里正都可拥有天玄子镜。


    这就可以毫无阻碍的传递消息。


    如若发现了行踪不明的陌生


    人,可直接上禀地方的县丞,可调动县兵前来。


    如此一来。


    大秦天下彻底成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无缝帝国。


    嬴政与赵封居于咸阳,掌天下。


    此!


    也是推行天玄镜的关键所在。


    “于官府彻底推行只是第一步。”


    “最后一步就在于在整个大秦推广,天玄镜也将成为吾大秦子民之身份凭证。”赵封笑了笑,看着朝堂群臣。


    “太子圣明。”


    “以天玄镜作为身份凭证,吾大秦子民可凭借籍贯,可凭借官府录册身份而领。”


    “往后入城皆需天玄镜,一旦没有天玄镜作为身份凭证,那要么是隐于山林的山匪恶徒,要么就是六国余孽,他国细作。”


    “如此一来,吾大秦就可完全执掌神州,再无乱象。”韩非发出了一声惊叹。


    “陛下圣明。”


    “太子圣明。”


    满朝文武纷纷齐声高呼。


    “王卿。”


    “军中如何了?”赵封看向了王翦。


    “回禀太子。”


    “五大营已经完全推行天玄镜,并且太子赐予基础武道功法已经授予全军锐士,如今全军习武,军力暴涨。”王翦立刻激动回道。


    “恩。”


    赵封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李斯:“学宫如何了?”


    “回太子。”


    “九州学宫皆在兴建,国库损耗极大。”


    “历时半载,县城学宫皆已经建成,只待陛下与太子圣旨,学宫随时可迎大秦适龄子民入学。”李斯立刻回道。


    “百家之师安顿如何了?”赵封又问道。


    随着当初招贤令一出。


    天下各处有不少百家之人来到了咸阳求取机会。


    对于这些人才。


    最开始是让李斯作为筛选,然后就是赵封亲自坐镇。


    只要有一技之长的百家之人,赵封皆是用之。


    毕竟他要的大秦是百家争鸣的大争之世,而不是独尊一家。


    当然。


    当初要启用百家时,赵封曾单独召见了淳于越。


    不为其他。


    虽然后世的儒家臭毛病很多,但如今还是有不少可取的,就比如忠君。


    这一个思想是赵封想要的。


    之所以开设学宫教化万民,所谓开民智之言是对外,实则是为大秦培养无数人才效力,而忠于大秦就是根本所在,儒家这一点就是可取。


    在赵封的安排下。


    在淳于越的调度下,召集儒生,分于天下各学宫,自县城学宫开始,儒只需要教导一点,忠君,这是关键。


    为了让儒家迎来昌盛,淳于越也很是果断的将儒家以后的根本与皇权绑定一起,儒,等于忠君,教导天下学子忠君。


    而隐藏在暗中的张良所想也并没有错。


    学宫开设除了是为大秦培养人才外,还是肩负着教化诸国百姓为根本。


    再过几年。


    随着大秦国策完全推进,学宫教化。


    诸国百姓都不会再怀念故国,皆是成为大秦子民。


    这是从根本意义上的阳谋。


    无解之阳谋。


    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六国余孽也只能干看着,别无他法。


    甚至可以说。


    他们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希望一步步的消亡,最终他们也将成为历史的尘埃,彻底沦为不复。


    “请太子放心。”


    “百家人才皆已经安顿九州各处。”


    “除了儒学在县,郡,州三级学宫皆有老师,其余百家则是在郡,州安顿。”


    “未来县城学宫入郡学宫之后,可由学子自行选择研学哪一家。”李斯立刻说道。


    “既县城学宫已经全部修建完毕。”


    “那便传旨。”


    “大秦九州三十六郡,适龄学子可入学宫报名入学,识文断字。”


    “除此外。”


    “县城学宫虽是两载为期,但如若有学子能够脱颖而出,可提前进行考校,一载为期,通过者可入郡城学宫研学。”赵封思索一刻,当即道。


    毕竟如今郡城与州府学宫还是空置的,还是需要逐步有学子入学才行。


    “太子圣明。”满朝文武齐声高呼。


    “学宫之事就此定下了。”


    “四项国策也已经稳步推行。”


    “接下来。”


    “孤有一国策,将于吾大秦天下施行。”


    “阻挡者,杀!”


    赵封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