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6章 朝廷打胜仗,影响草民吃糠喝稀吗?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崇祯八年的最后一场雪,在岁末突然降临。


    暴雪席卷长城内外,素绢般的白絮自穹顶倾泻,覆住崇山峻岭间蜿蜒的虬龙。


    距离遵化城三十多里,有一座驿站,名为德胜驿。


    崇祯三年,皇太极亲领大军绕道蒙古,入关奇袭大明,在遵化城受到重创,长子豪格被杀。


    驿站因此而得名。


    大明驿站以前的主要用途,是为传递公文情报的使者提供补给所需,并接待来往出公差的官员。


    起初朝廷对驿站管理十分严格,非有军国要事,官员不得私用驿站。


    公差官员使用驿站,必须按规定携带随员,不得超额。


    即使是公侯奉旨出差,也仅允许带一名随从。


    各地驿站根据兵部、巡按开具的“符验”,才能提供食宿和车马等。


    当然了,再怎么严格的制度,最终都会变成一纸空文。


    各地的驿站最终沦为官员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旅游福利机构。


    崇祯二年,刑科给事中刘懋上书裁撤驿站。


    也多亏朝廷查抄晋商,彻底缓解了财政压力,这件事才被搁浅。


    后来电报横空出世,在国师云逍子的大力推进下,对驿站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如今的驿站,不再负责接待官员,只负责邮递信件、物品。


    现在的驿站也提供食宿,不光面对官员,也面对百姓,只不过都要掏钱,相当于邮局和国营旅社食堂为一体的机构。


    除夕这一天,由于大雪阻路,很多人被困在德胜驿中。Www.XSZWω8.ΝΕt


    这些人多数是准备返乡过年的,有行商,有农夫、工人,还有读书人、小吏,甚至还有几名乞丐,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


    此时风雪正大,众人围坐在驿站前厅的大火塘旁边取暖。


    火塘修的极大,火也烧的很旺,屋子里暖烘烘的,倒也无惧严寒。


    一名生员打扮的青年借着火塘的火光,双手捧着一张报纸大声诵读。


    大明今年可谓是捷报频传。


    西南那边,大明军队从海路登陆,攻占大光。


    然后南北两路大军夹击,攻破缅佃国都,生擒缅王。


    崇祯八年的十月,缅佃全境平定。


    半岛那边,卢象升率东江镇兵马进入朝鲜。


    多尔衮仓皇撤往?国萨摩藩,大明军队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半岛。


    朝鲜李氏王族以及各地贵族,被凶残的建奴屠戮一空。


    为了拯救朝鲜百姓于水火,加上朝鲜上下泣血哀求,朝廷勉为其难地批准,除朝鲜国,设行省。


    自此,朝鲜并入大明版图。


    此时那生员念的内容,则是大明国师奉旨巡行漠南,以及皇家骠骑兵奇袭车臣汗部,攻破王庭的消息。


    华.夏人最是崇拜霍去病这样的英雄。


    李自成孤军深入敌境,破敌王庭,这样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


    那生员念得声情并茂,得意洋洋。


    听者也都是振奋不已,与有荣焉。


    “咱大明,如今可厉害了啊!”


    “如今大明兵锋,比起太祖时期都只强不弱!”


    “啥叫远迈汉唐?如今这就是了!”


    “大明威武!”


    ……


    一名行商大声叫道:“今儿个过年,大家伙儿在这里凑到一块儿也是缘分,又听了这种长志的好消息,我请客!驿丞大人,上酒,今儿个咱们一醉方休!”


    正厅内顿时一阵轰然叫好,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起来。


    驿丞立即安排驿卒,去取酒和下酒的花生瓜子。


    “朝廷打胜仗,与你们这些草民有什么关系?”


    “打的胜仗再多,影响你们吃糠喝稀吗?”


    正厅内,忽然响起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气氛被破坏殆尽。


    众人纷纷循声看去。


    开口之人,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儒生,面色苍白,像是大病初愈一般。


    驿丞怒道:“你这读书人,怎敢说这样的丧气话?”


    “我说错了吗?”


    “朝廷到处打仗,肥了朝中的权贵,你们这些草民,又得到多少好处?”


    “我才不在乎朝廷打了多少胜仗,又增加了多少疆土,我只在乎,咱们这些小民是否过得富足!”


    那儒生一声冷笑,口中振振有词。


    此人名为魏藻德,字师令。


    孔衍植一纸檄文,搅动天下风云,让云逍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公敌。


    魏藻德自以为找到了闻达于天下的机会,第一个在朝堂上跳出来弹劾云逍。


    他先是被关入锦衣卫诏狱,受到特殊招待。


    后来被一帮读书人抬到清华园,向云逍示威,结果又被工人一顿暴打。


    魏藻德命硬,堪比打不死的小强,居然被他给挺了过来。


    只是活罪却怎么也逃不掉,被贬到辽东当官,并且限定在年前离京。


    魏藻德一直拖到前几日才动身,走到这里遇上风雪,于是在这里躲避。


    一人赞叹道:“施主心系黎民,善哉善哉!”


    那是一名老僧,一身打满补丁的僧袍,白眉白须,面容和善、儒雅,颇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气质。


    “施主所言,分毫不差!”


    “一场大战下来,多少生灵涂炭?死的不光是大明人,更多的是藩属百姓。”


    “大明人的命是命,藩属黎民的命就不是命?”


    老僧的一番话,倒是引起了不少人赞同。


    老僧重重地叹了一声,接着又道:“朝廷开疆拓土,黎民却处于水深火热,这样的大胜又有何益?”


    魏藻德接过话头,开口嘲讽道:“朝廷打胜仗,影响草民们一个月挣几个辛苦银子吗,影响草民受权贵欺压吗?”


    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就在这时,正厅大门被打开,一阵寒风卷着雪花袭入屋内。


    一群人簇拥着一名年轻人走了进来。


    那年轻人五官清隽,俊美无俦,一双眸子炯炯发亮。


    魏藻德看了这年轻人一眼,顿时如遭雷殛,张大嘴巴半晌没能合拢。


    这年轻人,正是大明国师云逍子。


    结束漠南草原的巡行之后,云逍就启程赶往关内,准备赶在过年前回到京城。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归途变得异常艰难。


    本来他打算在关外驻扎下来,等雪停后再回京城。


    没想到的是,车驾和随行大军刚刚驻扎下来,就收到急报,有人在遵化等着他。


    若是其他人,云逍自然不必冒着这么大的雪赶路。


    可来接他的是张嫣,于是云逍冒着大雪轻骑入关。


    由于此时外面的风雪太大,云逍只得带人在这里暂时躲避。


    云逍不认识魏藻德这种小角色。


    而魏藻德却是认识他,顿时被吓得三魂少了一魂,七魂少了两魄。


    那老僧打量云逍几眼,接着看到他身后的侍卫,神色微变,赶忙低下头来。


    “我刚才听到,有人说,朝廷开疆拓土,与升斗小民无关?”


    云逍在火塘旁从容落座,看向魏藻德和老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