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1章 朝鲜是朝鲜人的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上天有好生之德。


    云真人是得道高人。


    又刚刚当了父亲,心中父爱满满。


    他又能对朝鲜的建奴残部,有什么坏心思呢?


    辽东建奴如今都快被灭族了。


    除了野人女真之外,原建州女真也就剩下朝鲜这一支了。


    放走多尔衮,任由他带着建奴残部去往?国,也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国立足,甚至可以考虑,支援他们一些大明军队淘汰下来火器。


    ?人十分热情好客,相信很快就会跟建奴打成一片……是真的打成一片,打出脑浆子的那种。


    这样的结局,简直是完美!


    崇祯稍加思索,也就明白了云逍的意图,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叔父这是有多恨?人啊!


    用福寿丹控制?国王室、幕府以及权贵。


    又想方设法挑唆诸藩叛乱。


    就这,他还嫌?岛不够乱,?人死的不够多,不够快。


    如今又使出驱虎吞狼的毒计,让建奴残部跟?人死磕。


    等建奴跟?人打个两败俱伤,大明再派出大军平定?岛,轻松将整个?国纳入大明的版图。


    太狠毒了……不过朕喜欢!


    不用费大明一兵一卒,就能夺得?岛。


    朝中那帮遭瘟的文官,到时候也说不出个‘不’字。


    崇祯颔首道:“就依叔父的意思去办!”


    云逍心中也是颇为期待。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顶多也就是个三五年的功夫,?国也就基本上可以平定了。仦說Ф忟網


    如今朝鲜即将收入囊中,再把?岛再纳入大明的版图。


    自己怕是又要添上几个儿子……当然了,女儿更好。


    崇祯又道:“卢象升的电文中提及,朝鲜贵族秘密护送前国主李倧次子李淏到大明,准备入京觐见,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能打什么主意?不过是眼瞅着建奴要逃离朝鲜,旧王室以及贵族们动起了复国的心思,来大明讨便宜来了。”


    云逍一声冷笑,满脸嘲弄之色。


    棒子是个什么秉性,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后世的半岛之战,刚刚从废墟上建国的华.夏人,打败了十七国联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棒子倒好,很快就翻脸不认人,将华.夏的势力迅速清除掉,后来又桀骜不驯,屡次顶撞大哥。


    因此云逍不难猜测,这帮朝鲜贵族的心思。


    多尔衮占据朝鲜,扶植伪王李珲(光海君)。


    建奴没有建设的本事,破坏力却是惊人,短短数年时间,朝鲜就变成了人间炼狱。


    朝鲜的旧贵族们,慑于建奴淫威,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有的甚至投靠伪王,充当建奴爪牙。


    如今眼看建奴大势已去,这帮旧贵族又把前国主李倧次子李淏给抬了出来。


    妄图等建奴逃离之后,扶植李淏为朝鲜国王,他们则是可以继续延续权势和富贵。


    至于那些真正为朝鲜浴血奋战的义军,自然不被他们考虑在内。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这个说法是朝鲜朝野的共识。


    然而对于朝鲜旧有的贵族而言,当狗也要牧羊犬,而不是在主人膝下承.欢的哈巴狗。


    他们可以尊奉大明为宗主国,前提是朝鲜依然在他们的掌控中,而不是由大明直接来掌控。


    并且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大明最好的选择。


    朝鲜属于苦寒之地,统治成本太高。


    并且自李成桂推翻高丽,建立了李氏朝鲜后,确立了极其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就跟后世阿三国的种姓制度一样,朝鲜人分为四等:两班、中人、良人、贱.人。


    而以庆安金氏、全州尹氏、南原李氏、镇川杨氏和安东韩氏为主的五个贵族,几乎把持着地方军政事务,这就是所谓的‘五家作统制’,也是目前朝鲜王朝的核心。


    不管是谁当朝鲜国王,都离不开这五家贵族的支持。


    如今这些朝鲜贵族们,算定大明同样是离不开他们,否则根本无法统治朝鲜。


    因此带着李淏到大明来,想要获得大明的册封,等建奴走后,他们顺理成章地接管朝鲜。


    “桃子熟了,都跳出来想摘桃子,哪有这样的好事?”云逍一声冷笑。


    对于棒子,虽然不至于像?人那样斩草除根,却也绝对不会惯着他们。


    崇祯皱眉说道:“叔父运筹帷幄,将士在前方用命,才有朝鲜如今局势,岂容他们坐收渔利?只是日后若是强行占据朝鲜,只怕会落得个吞并藩属国的名声,引起其他藩属警惕与惊惧,史书上也会留下一笔。”


    云逍哑然失笑。


    大侄子这是既当又立啊!


    想了想,他笑着说道:“大明不方便,自有人替咱们动手!”


    崇祯眼睛一亮,抚掌笑道:“多尔衮!”


    --------------------


    数百大明铁骑护送着一支车队,进入山海关,当晚夜宿关内的驿站中。


    这支车队,正是准备入京觐见的李淏与朝鲜贵族。


    吃过驿站提供的晚膳后,朝鲜人聚集在李淏的屋中商议。


    “臣下以为,此去神京,不宜向大明皇帝提出立凤林大君为国主之事!”


    开口说话的是吴达济,他是仁祖李倧时期的旧臣,此时成了义军的精神领袖。


    这次来大明,吴达济也一路随行。


    只不过他是铁杆明粉,并且知道大明要将朝鲜收入囊中,因此对于朝鲜贵族们的意图一直持反对意见。


    他所说的凤林大君,正是李倧次子李淏,早年受封。


    “吴达济,你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你是朝鲜人,不是明国人!”一名贵族厉声呵斥。


    此人出身全州尹氏,名为尹鏶。


    吴达济道:“朝鲜是大明藩属,我忠于大明,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朝鲜,是朝鲜人的,而不是明国人的。”


    “李氏王族,以及庆安金氏、全州尹氏、南原李氏、镇川杨氏和安东韩氏,才是朝鲜的真正主人。”


    “当年蒙古人横扫天下,都不曾侵占我朝鲜,明国身为宗主国,又怎能强占我们的土地?”


    来自庆安金氏的金大同斩钉截铁地说道,引起其他贵族的共鸣,纷纷点头附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