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6章 云南战事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云南,大理府。


    大理国历经五代十国以及宋辽金,元朝时,大理段氏投降,却依然保留大理国。


    直到明初,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沐英、蓝玉领兵征讨云南,大理国这才宣告灭亡。


    时隔两百五十年,大理城内再次大军云集。


    缅佃使团在京城被集体净身,返回缅佃后,缅王他隆勃然大怒,派遣儿子莽达领八万精锐。


    短短数月,缅军已经占领木邦全境,并从汉龙关杀入陇川,攻破瑞丽。


    缅军军威大盛,有很多土司纷纷归附,一时间云南危急起来。


    大明朝廷自四川、贵州、广西调集的兵马计十万之众,此时集结于大理,主持军政的正是朱燮元。


    近三年,朱燮元先是平定‘奢安之乱’,接着又平定阿迷州土官普名声作乱,威震西南,被誉为底定西南的定海神针。


    行辕。


    朱燮元坐在特制的宽大椅子上,翻阅着刚刚送来的军报。


    这位西南的定海神针,是个奇人。


    不仅为官清正廉明,在军事上更是功震天下。


    朱燮元任苏州知府时,夫人随居苏州。


    待到他离任时,夫人在后院有六只大箱,捆扎严固。


    朱燮元命令在大堂上当场开箱,结果都是夫人平日所纺的棉纱。


    他长年镇守西南,所得的军费、赎金,每年不下数十万,他一钱不留,全都交给官府。


    朱燮元善用人才,执法公正。


    即使是亲信,犯法了也要受罚。


    假使立下功劳,即使是奴仆,他也不会忘记赏赐。


    朱燮元的长相也是十分奇特。


    他的体重高达两百多斤,肚大十围。


    饭量过人,据说饮啖兼二十人(饭量能抵20人)。


    “唉……”


    朱燮元放下军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恒岳公又在为军情忧心?”一名老幕僚开口问道。


    朱燮元号‘恒岳’,身边的人都称其为‘恒岳公’。


    “国师的这条关门打狗之计,行不通啊!”朱燮元揉了揉眉头,无奈地叹道。


    对于缅佃,朝廷早有定计。


    那就是吸引缅军主力,离开山岭丛林,进入云南平坦地带。


    然后一战而定,全歼缅军主力,随后大明军队进入缅佃,彻底将缅佃纳入大明版图。


    朱燮元当然清楚,这个大胆到极点的计划,正是出自国师云逍子之手。


    老幕僚说道:“国师是谪仙人,连辽东建奴都被他算计到亡族,何况区区缅人?”


    “建奴是猛虎,而缅人却是豺狼。”


    “猛虎易除,可要想剿灭豺狼,却是不易!”


    朱燮元摇头叹道,“国师不清楚西南的状况,这次怕是失算了啊!”


    其实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西南由于远离朝廷,土著民风彪悍,不服教化。


    从元朝到大明,始终采取的政策都是以土治土、土人自治。


    前几年,大明对西南逐渐失去掌控,土官叛乱的事情时有发生。


    单是朱燮元平定奢安之乱,一战斩杀叛军就高达十万之众。


    云南的土人更为复杂,土官也多有不服朝廷的,这主要归功于黔国公府。


    如今的黔国公是沐天波,年仅十六岁,崇祯元年才承袭黔国公爵位。


    黔国公府内事务,由沐天波的陈太夫人,及管家阮氏兄弟把持。


    正是由于沐府及整个官场网利营私,云南土司叛乱此起彼伏。


    这些年,缅王他隆励精图治,缅佃国力强盛,军力也达到顶峰。


    缅军虽说远不如建奴,却绝不弱于大明西南官军。


    这次缅军八万精锐入侵,再加上归附的土司,数量远不止十万。


    而朱燮元手中只有十万兵马,并且还是从四川、贵州、广西调来的,远算不上精锐之师。


    至于云南卫所的官军,等到缅军打过来,能不弃城而逃就不错了。


    就这种局势,朝廷竟然要关门打狗,全歼缅军?


    弄不好,这次要丢掉云南,危及整个西南。


    到时候朱燮元就是千古罪人,他能不忧心?


    “云逍子……”


    朱燮元心中一阵苦笑。


    这些年,关于国师云逍子的事情,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朱燮元是个极为正统的官员,对于云逍的很多做法,其实并不赞同。


    尤其是两下江南,以铁血手段镇压士绅、文人的事情。


    那是因为朱燮元曾担任过苏州知府,并且赫赫有名的‘万历织工暴乱’事件,就是他在任的时候处置的。


    当时以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暴乱,官员们惊慌失措,请朱燮元调兵平乱。


    朱燮元以“兵以御外寇者”,"且众怒难犯”为由,反对用兵镇压,以恩义劝谕解散。


    张溥就是以此事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而名动天下。


    如今张溥死了,复社也成了过往烟云,江南有名望的士绅、名士,被抓的抓,杀的杀。


    朱燮元因此在心中对云逍颇有微词。


    怎么能对读书人大开杀戒呢?


    并且还要以科学取代儒学,这不是祸国殃民吗?


    朱燮元正忧心时,有军士来报,朝廷的使臣到了辕门之外。


    朱燮元打起精神,将使臣迎入行辕。


    让朱燮元十分意外的是,使臣正是刘兴祚。尐説φ呅蛧


    因为出使?国,被朝臣弹劾,刘兴祚被罢免了锦衣卫指挥使一职,调任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锦衣卫指挥使是正三品,而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不过是从三品。


    不仅官阶降了,手中掌握的权力更是没法比。


    朝野上下都以为刘兴祚算是彻底失势了,没想到这次竟然被朝廷派到云南来了。


    等朱燮元召集诸将后,随行的太监当众宣读了圣旨。


    加朱燮元为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赐尚方剑,进少师、左柱国,允许其家世荫锦衣指挥使。


    朱燮元以及西南诸将全都惊呆了。


    这是妥妥的西南王啊!


    朱燮元感激涕零,叩谢天恩。


    另外圣旨中,还委刘兴祚为总监,督办平缅事宜。


    朱燮元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刘兴祚是个懂军的。


    要是朝廷派个太监来监军,啥求不懂,反倒胡乱插手军务,还得花银子供着,那可就彻底玩完了。


    等坐定后,朱燮元道出自己的忧虑。


    刘兴祚风轻云淡地说道:“缅人,土鸡瓦狗罢了!”


    朱燮元和西南诸将相视苦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