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9章 煤,非食也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孔衍植从通州出发时,身边跟随的读书人已有数千之众。


    一众步行近五十里,等抵达朝阳门时已是黄昏,从者高达万人。


    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朝阳门。


    却见城门紧闭,城下设置了拒马桩,城墙上刀枪如林。


    “我乃衍圣公,欲入城面圣,为何拦我?”


    孔衍植大声呼喝,声嘶力竭。


    他虽然正值壮年,却经过长途跋涉,浑身风尘仆仆,神形憔悴。


    此时站在前方,腰杆挺的笔直,在众人眼里,显得悲壮慷慨。


    众多儒生见了,无不大受鼓舞,向城上齐声怒吼。


    “打开城门,我们要叩阙面圣!”


    “云逍子的鹰犬走狗,你们想要遮蔽圣听吗?”


    “铲除国妖云逍子,以正朝纲!”


    ……


    上万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山呼海啸,声震九城。


    城上的守军如临大敌。


    守城将领不敢大意,一面下令紧守城门,一面让人前去禀报。


    “本公就在这里等!”


    “陛下若是避而不见,本公就在这里等到死!”


    孔衍植慨然而道,然后席地而坐。


    屁股一落地,他顿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策。


    此时正值寒冬,地面冷得刺骨。


    就这么坐时间长了,岂不要了老命?


    “我们陪衍圣公一起等!”


    众多儒生纷纷坐到地上。


    孔衍植想要起身,此时也只能硬撑着。


    朝阳门一带,以前一直在施工。


    由于天寒地冻,很多工程都停了,工人回家准备过年。


    此时朝阳门前聚集了这么多读书人,立即引来很多附近的工人、住户。


    “这些读书人要搞啥?”


    “这么冷的天,他们就不怕把屁股冻坏了?”


    “都是闲出来的,蛋疼!”


    ……


    百姓们本来只是过来看热闹的。


    后来有人打探到,这些读书人是要入城告御状。


    告状的对象,正是国师云逍子。


    百姓们顿时炸锅了。


    他们虽然没读过书,却也明晓一些最基本的事理。


    朝阳门一带,如今已经成为京城最为繁华的地带之一。


    马上运河得以疏浚,道路要扩宽,以前的住户都要住进新房子。


    就连那些个住在窝棚里的流民,也能住到水泥房子里。


    眼看这日子过得有盼头了,一天比一天红火了。


    这一切,都是拜国师他老人家所赐。


    这些狗日的读书人,竟然说国师是国妖,咋呼着让皇帝杀了国师!


    这是不让咱们过上好日子啊!


    一传十,十传百,不计其数的百姓,纷纷朝着朝阳门赶来。


    等到天黑的时候,朝阳门外汇聚了不下五万百姓,人数远远超过读书人。


    出于对读书人的敬畏,百姓们倒也没敢动手。


    然而被数万人用吃人的目光盯着,众多儒生无不心中发憷。


    有些读书人上前,试图跟百姓讲道理。


    结果被骂的狗血淋头:


    “草你妈蛋!”


    “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遭瘟的书生,就不怕天打雷劈?”


    ……


    这一幕,让孔衍植大为受挫。


    百姓不是应该箪食壶浆,以迎圣人弟子的吗?仦說Ф忟網


    这帮刁民,全都被云逍子收买了,着实该死!


    温体仁等朝中大臣,奉命前来平息事态。


    孔衍植的态度,比发情公牛的凶器还要硬。


    要么放他们进城,到皇宫外叩阙请愿。


    要么,皇帝亲自来这里,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


    过了许久,曹化淳带来了崇祯的圣旨。


    今日已晚,为防止不法之徒趁机作乱,众人在城外等候。


    他将于明日正午,在午门接见孔衍植和众多读书人。


    孔衍植咬牙说道:“那咱们就在这里等!”


    众多读书人纷纷附和。


    大臣们无奈,只得调集大批差役、兵丁,将儒生和百姓隔离开来,防止发生冲突,惹出什么祸端。


    入夜之后,气温骤降。


    老百姓们渐渐散去,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


    读书人们想找个地方避寒,却又抹不下面子。


    并且因为各种工程建设,附近的房屋都拆了,根本没地方可躲。


    上万读书人,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如同一群寒风中的鹌鹑。


    温体仁见状,赶忙让人调集木柴、炭火。


    谁知附近的百姓,一听说是要给那帮遭瘟的书生取暖,无不断然拒绝,给银子都不好使。


    好不容易连夜从城内商铺中,收集了一些木炭、煤炭,却没人愿意运送。


    不仅是老百姓,就连那些兵丁,都以各种借口推脱。


    众多读书人冻得扛不住,却只能死撑着。


    这可把大臣们给急坏了,要是冻死上几个,事态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所幸云记煤球厂的工人,送来了三十多车煤,总算是解了大臣们的燃眉之急。


    大臣们赶忙指挥着兵丁、差役,开始生火引煤。


    “且慢!”


    一名儒生站出来大声阻止。


    正是翰林编修吴伟业。


    这次从京城到通州迎接孔衍植的读书人,正是他出面组织的。


    众人都诧异地看过来。


    “云记煤球厂,是云逍子的产业。”


    “他怎么会有这等好心,送来煤炭供咱们取暖?”


    “这煤,必定有毒!”


    吴伟业振振有词。


    众人以怪异的眼神看着他。


    你特么的才有毒吧!


    咱们都快冻死了,你还在这儿瞎逼逼。


    哪个不知道云记煤球厂,是云逍子的产业。


    为了不被冻死,都装作不知道。


    就你聪明?


    一名送煤的工人一声嗤笑。


    “煤炭有毒?我看你的脑子才有毒!”


    “国师仁慈,怕你们冻死了,特意吩咐咱们,给你们送煤来取暖。”


    “你们却狗咬吕洞宾,不要拉倒!”


    吴伟业面红耳赤,强辩道:“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云逍子的煤,咱们宁可冻死,也绝不可受!”


    众人面面相觑。


    这狗日的,说的好有道理。


    好想一巴掌拍死他!


    孔衍植咳嗽几声,开口道:“煤,非食也,但用无妨。”


    众多读书人生怕吴伟业又说出什么屁话来,吩咐兵丁赶紧生火。


    送煤的工人一阵哄笑。


    众多差役和兵丁,也都跟着一阵笑。


    大臣们强忍着笑,走到无人处,放声大笑起来。


    一夜忍饥受冻,众多读书人的满腔热血,被扑灭了大半。


    孔衍植也暗暗自责,这次实在是太失策了。


    早知如此,何必装这么大的杯?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


    孔衍植强打起精神,挥挥手,带领众多读书人浩浩荡荡地进入城中。


    与此同时。


    云逍也从清华园出发,前往午门。


    一场看不到硝烟的厮杀,就此拉开帷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