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3章 天子扶棺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正阳门。


    从德胜门转移到这里的百官,分文武而列。


    武臣们个个扬眉吐气,眉飞色舞,然而文官们却是如丧考妣。


    崇祯突然改变事先定好的程序,让文官们都是措手不及。


    他们意识到,皇帝如此随性而为,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日后将再也无法控制。


    很多人在低声议论着,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文官队伍前列,一名阁臣忽然出列,朝着众多文官郎声说道:


    “正阳门,乃天子之门,让阵亡将士的棺木由此入城,有辱国体,违背礼法!”


    “并且还是陛下亲自送棺木,不仅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没有这等先例。”


    “吾等身为大臣,当力谏之!”


    正是刘宇亮。


    之前他奉旨与建奴谈判。


    结果崇祯却一声不吭去了辽东。


    他正跟建奴谈的热火朝天,本以为大功即将到手。


    建奴竟然被灭了!


    一时风头无两的刘宇亮,瞬时成了朝野上下的笑柄。


    这段时间他一直称病在家,根本没脸出来见人。


    今天御驾回京,刘宇亮不得不出来露个脸。


    要是再继续病下去,皇帝就直接以此为借口,把他打发回去了,能不来吗?


    没想到今天崇祯突发奇想,竟然做出违背祖宗的事情。


    刘宇亮意识到机会来了。


    搏一搏,说不定就把丢的脸给捡回来。


    即使激怒了皇帝,被罢官去职,也能落个好名声。


    官位可以不要,但是名声却是要带进棺材的,绝对不能不要。


    刘宇亮的这番言论,引得很多文官附和。


    自古以来,朝堂就是皇帝和大臣的角力场。


    大明开国之初,为了谋取权利,大臣们甚至能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朱元璋掰手腕子。


    何况是现在的大明皇帝?


    如今皇帝,威严日盛。


    这次又御驾亲征辽东,大胜而归。


    功劳都是皇帝和武将的,跟他们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


    文官们此时,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危机感。


    这次机会难得,自然是要加以利用,多少也要为文官集团争夺一些话语权。


    武臣这边,以张维贤为首。


    听了刘宇亮的话,纷纷朝这边看过来。


    “陛下决定走正阳门,正是为了激励天下军民,足以见得,今上乃圣明天子!”


    “况且将士们为大明出舍生忘死,如今忠魂归京,如何走不得正阳门?”


    “难道陛下的旨意,忠烈的英魂,都不能打消你们心里的那些算计?”


    张维贤沉声说道,语气中透着悲愤。


    他实在是太清楚这帮文官的花花肠子了。


    一个个正气凛然。


    心里面,却打得却是压制武人、限制皇帝的主意。


    “英.国公,你休要血口喷人,我等也都是为了祖宗基业,江山社稷!”


    “武夫战死沙场,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陛下的所作所为,置祖宗礼法于何地?”


    “况且陛下如此礼待武夫,难道就忘了唐朝的藩镇之乱?”


    刘宇亮振振有词,慷慨激烈。


    后面有很多大臣纷纷开口,为刘宇亮摇旗呐喊。


    温体仁张了张嘴,最后却还是选择了缄口不语。


    因为王应熊的事情,他现在相当被动。


    这时候要是站出来,将会把自己完全推到文官集团的对立面。


    刘宇亮见成功鼓动了文官,心中颇为得意。


    正准备一鼓作气,继续鼓动的时候,忽然一阵疾风袭面而来。


    就见一个钵盂一般的拳头,迅速在眼前放大。


    紧接着右眼一阵剧痛,脚下连连后退。


    刘宇亮捂着眼睛,指着偷袭之人,又惊又怒:“你,你竟敢当众行凶?”


    那人扬起拳头,狞笑道:


    “咱们当兵的,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敌寇厮杀,你们这帮就知道耍嘴皮子的狗日文官,却处处使绊子,捅刀子!”


    “武夫战死沙场,就理所应当?你他娘的咋不上阵杀敌去?”


    刘宇亮却是不认识这武将,厉声喝道:“你是何人?你可知道本官是谁?”


    那人咧嘴一笑:“老子是郑芝虎,国师亲自封的鸟粪专使!至于你是谁,老子打你,为啥要知道你是谁?”


    众多武将一阵哄笑。


    刘宇亮气急败坏地说道:“本官乃当朝大学士……”


    这时曹化淳站出来大声喝道:“御驾就要到了,你们在这里吵吵囔囔,成何体统?那么多的百姓看着,也不怕被笑话?”


    刘宇亮大怒。


    是我被人打了啊!


    怎么就成了吵吵囔囔?


    死太监没一个好东西!


    曹化淳接着说道:“风纪纠察何在?再有当众喧哗扰乱秩序者,廷杖伺候!”


    “全都站好了!”


    负责风纪纠察的锦衣卫上前,将净鞭甩的啪啪作响。


    文武百官又重新恢复了之前的秩序。


    郑芝龙朝郑芝虎竖起大拇指。


    郑芝虎‘嘿嘿’一笑,然后以挑衅的目光看向刘宇亮。


    刘宇亮的一只眼睛已经肿成了桃子,正是满心羞怒。


    被郑芝虎这么一挑衅,再次大怒。


    可又担心真的被当众廷杖,那可就更丢人了,只得强忍怒火。


    这时,有人大声呼喝:“圣驾到了!”


    众人举目远眺。


    首先看到的是高高飘扬的大纛和大明军旗。


    渐渐地,一支被白色点缀的大军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等队伍越来越近,所有人全都瞪大眼睛,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走在最前面的,是抬棺的队伍。


    数千口棺材,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抬棺的军士们,都是腰缠白色布带。


    每一口棺木上面,都覆盖着一面大明国旗。


    所有人都惊呆了!


    百姓都被眼前这一幕给吓着了。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臣,这一刻都是满脸震骇。


    队伍缓缓前行。


    沉重的脚步传来,如同闷雷轰隆,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内心。


    等抬棺队伍走的近了。


    人们骇然发现,最前面的一口棺木,前方有一名披麻戴孝的孩童。


    左右两侧,分别有一人手扶着棺木。


    右侧那人,正是国师云逍子。


    而左侧扶棺的人,赫然竟是大明天子,崇祯皇帝!


    皇帝陛下,竟然为阵亡忠烈扶棺?!


    所有人的脑袋里,都是‘轰’的一声。


    人们内心早就根深蒂固的等级、礼法,这一刻被轰击的粉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