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1章 河南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众多河南宗亲被骂得狗血淋头,一个个恨不得把脑袋藏进裤裆里。


    河南的官员们听了,无不觉得痛快淋漓。


    有很多人对云逍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指着鼻子骂宗亲的,除了国师也没谁了!


    朱肃溱老脸上挂不住,开口为宗亲辩解:“国师所言,固然不虚,却毕竟只是少数,多数宗亲由于禄米被削减,甚至累月拖欠,如今生活惨淡,甚至食不果腹。”


    “我承认,周王所言都是事实。”


    “然而宗亲日子不好过,能怪得了朝廷,怪得了地方官府?”


    云逍不客气地反驳道。


    自嘉庆朝以来,由于朝廷财政困窘,入不敷出,于是一再压缩宗亲禄米。


    这就导致大量中下层的宗亲生活困顿,日子过得甚至不如寻常百姓。


    可根源在宗亲自身,却不在于其他。


    “自崇祯三年开始,朝廷解除藩禁,准许宗亲自食其力。”


    “可真正自食其力的,又有多少?”


    云逍说到这里,向南居益问道:“南巡抚,从崇祯三年到现在,参加科举的宗亲有多少,中举有几人?”


    南居益不假思索地答道:“近四年来,河南籍宗亲参加科举者28人,仅2人中举。”


    “都听到了?”


    云逍一声嗤笑。


    在场的宗亲都是满脸羞愧。


    光是开封府在册的宗亲,就高达六千多人。


    这些宗亲,哪怕出身再怎么贫苦,也都是自幼在宗学中读书。


    单论这一点,就比寻常百姓要好出太多。


    结果如何?


    四年才有二十多人参加科举,考了两名举人。


    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你们有着宗亲的身份,无论是读书,还是经商、做工,机会都比百姓优越太多,更不会有官吏敢于欺压、盘剥你们。”


    “朝廷给了你们这么多的机会,你们把握住了吗?”


    “你们一味想着坐享其成,好逸恶劳,不愿自食其力,即便是饿死,又能怨谁?”


    “诸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云逍重重地敲打着身前的桌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唐王朱聿键大声说道:“国师所言,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我等宗亲,唯有自救一条路可走。”


    众多宗亲纷纷朝他翻白眼。


    你还不是抱了云逍子的大腿,捡到一座金山,赚得盆盈钵满。


    咱们可没有这种捞钱的机会。


    周王世子朱恭枵跟着附和道:“唐王所言极是,我等乃太祖血脉,怎能去做那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蠹虫?为国分忧,干出一番成就来,方不负这身份!”小說中文網


    汝南崇王朱由樻开口道:“唐王在南阳兴办水泥厂,近年赚得盆盈钵满。可汝南并无矿藏,想兴办工厂,也没这个便利啊!”


    很多宗亲纷纷跟着出声。


    薛国观目睹这一幕,心中一动,已经明白云逍召集众人来开封的真实意图。


    他顺着朱由樻的话,大声说道:“太子殿下和国师,对此早有考量,诸位又担心什么?”


    众人纷纷看向云逍,目光中充满了希冀。


    云逍笑了笑,酝酿了这么多,也是时候摊牌了。


    王承恩朝后方挥挥手:“送上来吧!”


    李信带着几名太监,从社稷坛后方的宫殿走出。


    太监们手捧着厚厚的文书,上前分发给官员和宗亲。


    “《河南工业产业发展规划书》?”


    看到文书上的标题,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


    薛国观以前,倒是见过不少类似的规划书。


    看到这标题,立即迫不及待地一把从南居益手中抢了过来,然后细细地阅读起来。


    这份规划书,用词十分直白,条理清晰,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不像官场上常用的文书,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辞藻华丽,让人看了却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规划书先是从河南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实际上是什么都没有,如同一张白纸。


    接着又对河南的矿产资源分布,做了大概阐述。


    宗亲们见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


    薛国观、南居益等人见了,却是暗自心惊。


    国师才来河南几天,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将河南的矿产摸得如此清楚。


    即使是河南布政司专门监管矿藏的衙门,也未必能弄得如此清楚啊!


    国师之能,恐怖如斯!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这是云逍凭着前世的记忆,再加上让人查阅了大量的河南地方志,才得出的结论。


    规划书的重头戏,对河南工业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


    河南盛产煤、铁。


    计划在怀庆(济源)、山阳、舞阳等地,开办3座钢铁厂。


    在许昌(平顶山)、郑县(郑州)、山阳等地,开办5座大型煤炭企业。


    这些地方,后世都建有大型钢厂、煤炭企业。


    另外大片被黄河淹没过的土地,由于盐碱化严重,无法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


    却可以种棉花。


    因此规划大面积种棉,并计划建设一座大型棉纺工厂。


    规划书上,还制定了发展目标和未来展望。


    自古以来,布匹都是硬通货。


    因此纺织厂的销路根本不用愁。


    如今各地都在兴修铁路,需要大量钢铁和煤炭。


    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也在江南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同样也需要大量钢铁和煤炭。


    河南不光有资源,还有地理、交通的便利。


    挖出来的煤,炼出来的钢铁,销路自然不是问题。


    河南有水运之便,交通运输的成本也不高。


    规划书上还给出了投资预算和预期盈利目标。


    三年时间,需先后投入白银510万两。


    看到这个数目,众人一阵心惊肉跳。


    主要是这些人没见识,这么大一笔银子,着实把他们给吓着了。


    接着看到预期的盈利目标,除了薛国观之外,其他官员、宗亲险些惊爆了眼珠子。


    根据规划,三到五年之后,就可以实现盈利。


    规划书上的盈利率,定的其实不高。


    钢铁盈利率按照30%,煤炭盈利率50%,棉纺60%。


    其实现在大明的工业处于发展期,对钢铁、煤炭和棉布的需求量惊人。


    实际的盈利率,要比规划书高出很多。


    按照这个盈利率,新建的这些钢铁、煤炭、纺织工厂,每年盈利300万两。


    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管理成本的降低,五年后将会实现盈利500万两以上。


    看到这些数据,场上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