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8章 愿天下皆是云党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臣们的第一念头,就是被皇帝给坑了。


    这跟云逍子上次在江南诈死,坑了无数官员、士绅和富商,如出一辙。


    可你是皇帝啊!


    你怎么能这么整?


    人心是经得起考验的吗?


    这要坑死多少人?


    陛下这是跟着云逍子,学坏了啊!


    什么火烧吕祖观,什么拒见云逍子,全都是戏!


    你是皇帝,不是戏子啊!


    崇祯走上前,伸手扶起温体仁,温言说道:“温卿受委屈了!”


    温体仁感动的热泪盈眶,哽咽着说道:“臣,臣愧不敢当!”


    崇祯摆摆手,“都平身吧!”


    跪着的‘云党’,纷纷起身。


    一个个感觉像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似的。


    有好些个大臣,心中暗自庆幸不已。


    多亏是良心发现,脑袋一热,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这一站,不仅是头上的乌纱保住了,还为自己站出了个朗朗乾坤。


    钱士升、徐允祯等人彻底麻爪了。


    遇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坑大臣啊!


    不过无论如何,都要尽力抢救一下。


    钱士升慨然说道:“陛下莫非戏言?君无戏言,陛下以国事为戏,非仁君所为!”


    崇祯‘呵’了一声,“朕若是按照你们所说,去做一个所谓的仁君,大明就要亡国了!”


    钱士升还要辩驳。


    崇祯朝毕自严说道:“毕卿,你给他们说说,崇祯二年,朝廷赋税几何?崇祯五年的财税状况,又是如何?”


    “遵旨!”


    毕自严稍加整理,就娓娓道来:


    “崇祯二年,国库入银287万两。”


    “各地拖欠军饷,折银580余万两,赈灾、水利等各项缺口,合计高达1100余万两。”


    ……


    一串串数字,将大臣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苦难的岁月。


    那时候朝廷真的是穷啊!


    穷的连皇帝都在穿打补丁的龙袍,皇后娘娘亲自在后宫,带着宫女织布贴补用度。


    朝廷入不敷出,只能不断地向百姓加税,以至于民变四起。


    不堪回首,往事不堪回首!


    “自崇祯三年开始,朝廷财税这才逐渐好转。”


    “至今岁,国库、内帑收入,合计1496万两,除开各项支出,结余629万两有余。”


    大殿内一片哗然。


    这些财政收入数据,除了户部和内阁,多数人是不清楚的。


    都知道朝廷如今有钱了。


    却没想到,竟然有钱到这个地步啊!


    短短三年时间,财政收入增加了近5倍。


    并且这几年,拖欠的军饷全部补齐,又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赈济钱粮也从未拖欠过。


    这一笔笔支出,都不是小数目。


    就这还结余这么多?


    毕自严报的该不会是假账吧!


    贵州道御史任赞化提出质疑:“这么多的银子,多数是查抄所得,算不得朝廷的收入。”


    很多大臣恍然大悟。


    光是云逍子在江南,杀了多少官员,查抄了多少士绅、富商?


    朝廷多出这么多的银子,倒也不稀奇。


    “任大人有所不知,今年查抄所得1837余万两银子,以及大量田产、房屋、古玩等,尚未列入朝廷财税当中,而是全部封存在都察院。”


    “陛下计划着,准备利用这些银子,在来年提高官员俸禄,然后逐步推行高薪养廉制度。”


    “由于此事陛下只是同本官初议过,连内阁、户部都不知晓。”


    毕自严的一番话,再次引起百官哗然。


    皇帝竟然要给官员们涨俸禄了?!


    你知道老朱家对官员有多扣?


    两百多年了,终于想到要为官员们加钱了!


    这不是仁君、明君,又是什么?


    毕自严接着说道:“朝廷收入倍增,得益于三点。”


    “其一,各地工商业蓬勃发展,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


    “其二,税制改革,尤其是市舶司改关税,以及商税革新,使朝廷多出大量财源。”


    “其三,江南这赋税重地,堵住了隐漏赋税钱粮的缺口。”


    众多大臣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大明竟然从赤贫,变成了暴富。


    可这变化,是不是太快了一些,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还不止毕大人所说的这些!”


    李标站出来大声说道。


    “今年两淮大旱,南直隶则是遭遇五十年一遇的水灾。大灾之下,却无一人饿死!”


    “昔日江南三大害,胥吏、士绅、生员,如今无不奉公守法,再也不足为害。曾经祸害地方的打行,如今也几乎绝迹。”


    “诸多新政推行近一年,已经卓有成效,百业兴盛,百姓康乐。”


    李标越说越是兴奋,朝着崇祯拱手说道:


    “陛下,江南兴,则大明兴。我大明,已经步入中兴盛世了啊!”


    温体仁知道当今皇帝最想要的是什么,当即跪地称颂:“有中兴之明君,方有大明之中兴,陛下乃千古明君,必将永载史册,千古流芳!”


    张维贤、薛国观等大臣,也都纷纷称颂。


    崇祯一阵恍惚。


    这就中兴了?


    是的!


    财税收入破千万,大明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大灾之下,无一人饿死,不能说是国泰,至少是民安。


    大明开国以来,何曾有这样的事情?


    崇祯深吸一口气,使内心平静下来,缓缓说道:“朕,绝非是什么千古明君,但朕有识人之明!”


    “朕之明,在于信任云逍子。”


    “云逍子的确有罪,唯一的罪,便是让大明国富民强,却不为自己揽权敛财。”


    “你们弹劾云逍子,称其结党。”


    “心无私,只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天下苍生,结党却不营私,朕希望,天下人皆是云党!”


    “朕,亦是云党之一!”


    “你们说,‘云党’党同伐异,以‘无私’伐‘有私’,又有何不可?”


    崇祯看向钱士升、徐允祯等人,语气慷慨,目光锐利。


    钱士升等人惶恐颤栗,纷纷跪地。


    “你们以为,朕这次是故意玩弄权术,其实不然。”


    “朕只是要借此事,告诫天下官员,一心为君为国为民,昌!一心为私者,朕绝不姑息容忍!”


    “此为大明为官者之道,当铭记于心!”


    崇祯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陛下圣明!”


    大殿中跪倒一片。


    崇祯俯视众官,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朕只是跟叔……云逍子置气罢了。


    他跟皇嫂那个啥,朕可以怪罪,别人想攻讦他,却是万万不行!


    叔……云逍子,看到了吧,离了你,朕一样能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