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0章 税制两大原则,一念救苍生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任何一个王朝,皇帝可以派遣钦差,以征税为名,肆意搜刮百姓,官吏随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最终却不仅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需要卖儿鬻女才能缴清赋税,老人‘痛哭流涕盼早死’以求免除家人税役。”


    “如此强权、私欲不受制约,恶税制度畅行无阻,这样的王朝,注定会消亡!”


    云逍神色凝重,徐徐说道。


    李标、毕自严等人重重地一声叹息。


    云真人所言,不正是大明以前的状况吗?


    云逍看向朱慈烺,沉声说道:“春哥儿,记住了吗?”


    “记住了。”


    朱慈烺虽然不大明白,却也知道,叔爷爷说的,肯定是没错。


    现在不懂没关系,记牢了就是,长大了就懂了。


    “当今天子,勤俭自律,绝不会再有嘉靖、万历当年恶税之患。”


    云逍将话题引到当下。


    这倒不是替大侄子洗白什么。


    大侄子除了被儒家洗脑太严重,与道君皇帝和败家子万历完全不是一类人。


    今后只要大侄子不飘,再加上个被洗脑的乖孙,大明至少延续百年国祚是轻松的。


    云逍之前说的那些,并非是要削弱大侄子的皇权,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而是为了华.夏的将来,埋下一粒种子……云大真人只管大侄子和乖孙这两代。


    至于将来如何,只要能让华.夏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管他是谁当皇帝,又管他是什么体制?


    李标等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还以为云真人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呢,吓死个人了!


    云逍看向朱慈烺,又郑重地说道:“牢记一句话,‘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这句话出自唐朝名臣张蕴古的《大宝箴》,用于规劝李世民的。


    后来被螨清的那位冷血君王,当做对联挂在养心殿外,时刻警醒自己。


    不得不说,这位冷血君王是螨清唯一一位值得敬佩的牛人,他不光是这么说,大致也是这么做的。


    朱慈烺反复默念着这句话,然后抬头说道:“我记住了。”


    云逍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


    “然而原有税制积弊重重,即使皇帝爱民如子,心系黎民福祉,却难以约束地方官员,甚至是身边的内侍,秦祥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并且当下正处于千古未有的大变局,工商业将以几何倍数蓬勃发展,人口也将随之暴涨,原有的税制,已远远不能适应。”


    “因此旧的赋税体制,非改不可!”


    李标等人连连点头。


    大明的税制,的确是乱成一团糟,不改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毕自严问道:“除了摊丁入亩之外,税制还应该如何改?”


    云逍摇摇头:“摊丁入亩是田税,要改的税制,远远不止这些。”


    华.夏是农耕国度,古往今来,田税都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摊丁入亩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小民承担赋税过重等问题。


    大明此时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过度的阶段。


    单是一个摊丁入亩,能缓解土地问题,却解决不了工商税的问题。


    云逍准备着手解决的,还不仅只是解决当下税制混乱的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还要引导大明的税制,向现代税制的方向发展。


    云逍微闭着眼睛,陷入沉思之中。


    税制关乎国家的财税,乃至江山社稷的稳定发展。


    此时的每一句话,都将关乎大明将来的国运,不得不慎重。


    众人也都知道兹事体大,全都凝神屏息,不敢惊扰到云逍。


    许久,云逍考虑成熟,这才缓缓开口:


    “税制革新,务必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其一,每个大明的人民,应该按照他在国家保护之下获得的收入,缴纳其一部分给国家,以支持国家。”


    接着云逍一番详细解释。


    这里说的是人民,而不是子民。


    是平等的人,而不是而隶属于帝王、官府的‘编户齐民’,更不是任由宰割的奴仆。


    每一个纳税者,不管是官绅、商人,还是平头百姓,法律上是平等。


    王朝兴也好,亡也罢,为什么苦的都是百姓?


    这是因为,古往今来华.夏有一件最不公道的罪恶。


    华.夏整个政府体系的所有负担,无论是朝廷或地方,全都负担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


    而有资产的官绅、士人、富商等阶层,差不多没有纳税的负担。


    越有钱,越可以不纳税。


    越没钱,纳税越重。


    这是绝大的不公平!


    这样的国家,时时刻刻都可以崩溃。


    当然了。


    仅凭这样一个提法,根本不可能改变现状。


    可至少有了一个开端,对吧?


    李标等官员不大理解。


    不就是一个称谓吗?


    顾炎武、黄宗羲却知道,这其中的重大意义。


    这个原则的潜台词,就是否定了‘以天下奉一人’啊!


    只要朝廷有了这样的提法,也就有了理论的依据,从中做出无数为民争利的文章……这里所说的民,是真正的小民,不是东林党人所说的士绅、富商。


    云逍接着说道:“第二个原则,每个人向国家缴纳的税额,是一定的,但不是专断的。”


    什么意思?


    封建王朝的编户民所缴纳的税,不一定是纳税的一部分。


    可能是一家人收入的多半,甚至是全部。


    更有甚者,全部的收入都难以缴纳赋税,只能卖儿鬻女,老人‘痛哭流涕盼早死’来免除人头税。


    并且王朝的税制,按照丁田(主要是田)所派征的物料,税额虽原有规定,但可随时改变,也可随时增加。


    这就是为什么道君皇帝可以‘一切取财法行之已尽’,万历败家子可以随意派出矿监税使,肆意横征暴敛的原因。


    一定的、非专断的原则,就是要杜绝税制的随意性,以及恶税的产生。


    李标击掌赞道:“以此两大原则制定税制,小民得救矣!”


    “历朝历代,朝廷制定税制之初,初衷无一不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可到了最后,却全都变成了害民的恶政,下官始终不明白其中是什么缘故。”


    “云真人这么一说,下官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根子上出了问题。根不正,万丈高楼也会崩解啊!”


    “日后朝廷出台政令、律法,若是皆遵循这两大原则,可解万民累世之苦!”


    “云真人可谓是‘一念救苍生’!”


    毕自严一声长叹,满脸敬服之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