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3章 皇太极要梭哈?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如今军器局和兵仗局,都被打破了铁饭碗,并且二者属于竞争关系。


    军器局有了崇祯式,以后的订单肯定是源源不断,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这可就苦了兵仗局。


    兵仗局擅长的是冷兵器,火器制造本来就是弱项。


    单靠造冷兵器,兵仗局倒也不至于没饭吃。


    可哪有火器订单赚得多?


    并且随着火器变得越来越强大,冷兵器迟早会被淘汰出局。


    到时候兵仗局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


    于是乎,宋进忠这个新任兵仗局掌印太监,跑到曹化淳和王承恩那里苦苦哀求。


    兵仗局毕竟是内廷名下的产业,要是就此衰败下去,曹化淳和王承恩面子上肯定是挂不住。


    你们不是跟云真人关系好吗?


    为啥云真人帮军器局,却把兵仗局给晾到一边?


    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内廷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


    于是乎,也就有了今日的拜访。


    云逍很是无语。


    没想到让军器局和兵仗局竞争,首先竞争到自己的头上。


    这算是哪门子事?


    帮左手打右手,还是帮右手打左手?


    不帮的话,肯定也说不过去。


    云逍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在箱底里翻找了一番。


    最终给兵仗局找了一条路子。


    还是火枪制造。


    军器局走的是规模化的路子,制造燧发前装滑膛枪,用于列装全军。


    那就让兵仗局走精细化的路子,造线膛枪!


    由于造价高、装弹慢的原因,线膛枪是个坑货,无法列装全军。


    然而这却并不不代表,线膛枪没有用武之地。


    线膛枪的精准度,射程远,威力大,可以用来当狙击枪用啊!


    滑膛枪的射程,不到150米。


    而使用米涅弹的线膛枪,实际杀伤射程高达918米,可以在550米的距离内保持精准射击能力。


    这样的射击能力,已经十分接近第二次大战时代那些著名的栓动步枪了。


    若是将线膛枪装备到军中,专门用于狙杀敌军将领,一枪爆头,那才叫爽歪歪。


    建奴不是有白甲兵这个特种部队吗?


    那就试试狙击手的厉害……大人,时代变了,砰,一枪爆头!


    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爽!


    并且等日后工业完备,能够大规模制造前装线膛枪,线膛枪就可以替代崇祯式步枪,成为军队制式步枪。


    云逍将线膛枪的构思,向宋进忠全盘道出。


    云真人真不大懂火枪制造,不过膛线却是知道的。


    至于子弹,云逍并未推荐米涅弹。


    米涅弹,是一种锥形弹头,已经无限接近后世的子弹。


    由于这种子弹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因此装弹很方便,彻底改变了线膛枪装弹难的大难题。


    米涅弹的弹头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用一个木塞堵住洞底。


    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


    正是因为米涅弹的出现,彻底淘汰了滑膛枪。


    不过米涅子弹也是个悲催祸,问世没几年,就出现了后装底火锥形弹,惨遭淘汰。ωww.xSZWω㈧.NēΤ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米涅弹太超前了,没必要拿出来,得留着压箱底。


    云逍给兵仗局的子弹,是米涅弹的前身,叫诺顿弹。


    这种子弹是圆柱形的,比枪管口径小,因此装弹相对比较容易。


    诺顿弹的底部是空的,发射时燃气注入底部,使子弹膨胀,与枪管的膛线完全契合。


    用线膛枪发射这种子弹,射程、精度比米涅弹稍差一些,却比普通的铅弹要厉害多了。


    诺顿弹也是个悲剧。


    这种子弹在历史上被发明出来后,根本就没被装备过……保守愚昧的英吉利军械局拒绝接受‘除了球形子弹之外的任何子弹’。


    诺顿弹虽然比米涅弹差很多,配以线膛枪,装备给特种兵,在战场上用来狙杀敌人却是足够了。


    线膛枪,再加上一个诺顿弹,制造起来比滑膛枪要复杂多了。


    云逍也只能说出设计的思路,具体的研制需要兵仗局去解决。


    如今大明的军工产业十分完备,有着清晰的思路,设计出线膛枪和诺顿弹,并非是难事,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终于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宋进忠喜不自胜,连连道谢。


    曹化淳和王承恩也是喜笑颜开。


    当然不是因为云真人帮兵仗局找到了出路。


    他们知道个毛的滑膛枪、线膛枪。


    云真人肯帮兵仗局,说明云真人还是爱咱们这些太监的。


    送走三个太监。


    云真人再次去找柳如是……才不是去耕田,而是商议去江南的事情。


    谁知前脚才到房中,王承恩后脚又到了……云真人数了数,老王这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来着?


    不过王承恩带来的消息,让云逍立即打消了怒气。


    崇祯派人来清华园,请他立即入宫议事。


    八百里加急,建奴大军兵分两路进犯。


    一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女真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共计九万人,攻打锦州。


    另外一路,镶蓝旗主贝勒阿敏统领本部兵马两万,攻打东江镇。


    听到这消息,云逍哪里还有耕田的心思?


    其实锦衣卫早就得到,建奴将于四月中旬进犯的军情,甚至主攻方向都掌握了。


    却没有料到,建奴这次竟然会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要知道,十一万大军,可不仅仅只是十一万人参战。


    至少要动员二十万人的后勤。


    建奴一共才多少人口?


    以辽东此时的地盘,必须将7岁至70岁男丁,全部抽调出来才能凑出这样的规模,等于是倾全国之兵来赌国运了。


    皇太极这是要梭哈啊!


    “松锦之战,提前了么?”


    云逍冷然一笑,满脸杀机。


    原有的历史上,在崇祯13年,皇太极也是举全国之力进犯锦州,赌建奴的国运。


    大明方面,崇祯派出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洪承畴任主帅,抽调八大总兵为部将,集结九边精锐马步兵13万人应战。


    这就是决定两国国运的松锦之战。


    结果建奴赌赢了。


    大明边精锐尽失。


    对外,无法抵御建奴。


    对内,无法剿灭贼寇。


    四年之后大明内忧外患中迅速灭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