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6章 捍卫中华,保家卫国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温体仁说道:“为陛下、朝廷效忠!”


    马屁精……云逍‘呵’了一声。


    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就烂透了。


    老朱家的皇帝,也没有几个靠谱的。


    指望将士们把效忠皇帝和朝廷,当做是理想信念?


    日鬼弄棒槌,糊弄鬼呢!


    张维贤等人都不敢做声。


    这个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


    弄不好会让陛下猜忌,还是闭嘴的好。


    崇祯不解地问道:“叔…云真人,元辅所言有何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大为不妥!”


    云逍觉得很有必要,给崇祯和几个大臣洗洗脑。


    “可以用忠君思想来控制军队,却绝不能当做是军人的理想信念。”


    “忠心,绝不等同于理想信念。忠心只能保证军队不会反叛,却无法激发军队的斗志!”


    “当一支军队为个人所有,兵为个人私产,就会让军队一切向钱看。当兵就是为了吃饷,军队是给皇帝个人打工的。”


    “到时候哪怕是皇帝,要想调动手下的军队,也得要用银子开路,喂饱了将领,再喂饱士兵,军队才愿意战斗,并且战斗意志也十分有限。”


    “这也是以往很多战争当中,将领必须通过重赏来激发士兵的血性,如果拿不出钱,就只能靠屠城的诱惑来激励军队,否则军队的战斗意愿就极其低落。”


    云逍不怎么懂得治军打仗。


    但他十分清楚,封建军队与后世现代军队之间的本质区别。


    封建的军队,控制将领士兵的方法,还是采用封建领主的思想,整支军队上上下下,只听某一个人的。


    因此所有当兵的都抱着一个理念,当兵是为了吃饷。


    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就拿那一点饷银,犯不着把命都搭上。


    在后世的讨逆战争中,鞭子军和的歪鼻将军数万军队,在京城周围混战十一天。


    双方一共打了300多万发子弹。


    这样的战况,是不是相当的激烈?


    最后统计战亡人数,把全世界都给惊呆了。


    共计死亡28人!


    就这,因为死了20几个人,鞭子军全军覆没,大清又亡了一次。


    是不是很有喜感?


    300多万发子弹,打死28人,这让后来穷困潦倒、提倡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无敌之师,又情何以堪?


    究其原因,无非是当兵的把打仗当成是打工,放枪可以,拼命的不要。


    以大明现在的状况,继续延续以往的军制、思想,只能是越发糜烂。


    即使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最终还是会踏入以往的循环当中。


    要革新,就必须从革新军队的思想,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开始。


    云逍身为穿越者,这是他的使命所在。


    云逍敲了敲椅子扶手,“开动脑筋再想想,让军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才能让将士们慷慨赴死,而无所畏惧?”


    崇祯的脑海中,浮现出太祖朱元璋当年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在整个檄文中,并未提及一句,要天下人效忠于他,而是为民族、为天下百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崇祯又联想到,如今大明的内患外辱,心中很快就形成了结论。


    “为中华,御外侮!”


    “为大明,击胡虏!”


    “为百姓,守安宁!”


    崇祯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好!”


    “陛下圣明!”


    温体仁、张维贤等人齐声叫好。


    孙承宗也拍案叫绝。


    “民族有了,国家有了,百姓也有了,大善!”


    云逍赞许地看着崇祯。


    终于忽悠……洗脑,不,教育成功了。


    云真人倍感欣慰!


    崇祯心中颇为得意。


    朕也有很有才学的!


    云逍说道:“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捍卫中华,保家卫国!”


    崇祯心中默念了几句,颔首道:“日后大明的军队,就以这八字治军!”


    大臣们纷纷称善。


    在这‘朕即天下’的时代,国家和皇帝、朝廷是一体的,崇祯和大臣们自然不会排斥。


    并且这八个字,与儒家提倡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间并无冲突,反倒是延续和细化。


    因此很容易被天下人接受,也容易被将士所接受。


    “光是空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


    “还需要向军人灌输国家民族的观念,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以理想信念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这样的军队,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绝不会崩溃!”


    云逍继续给几人洗脑。


    效果很明显,崇祯和大臣们纷纷点头。


    “最重要的是,要让军人享受与职责相对等的地位和荣耀。”


    “保家卫国,士兵们连个家都没有,怎么去卫国?”


    “朝廷把他们当做是牛马一样使唤,他们又如何会认同这个国家?”


    云逍的这番话,让崇祯深以为然。


    孙承宗也算是被彻底说服。wWW.xszWω㈧.йêt


    接着云逍又谈了兵政改革的大致框架。


    从军事领导体制、军队的组织体制与编制、后勤保障、兵役制度、军法体制等方面。


    云逍不是内行,也只能说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孙承宗、李邦华这两个行家,都是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其他体制,都可以一步一步来,但是有一件事,要立即着手安排。”


    “将政委……不,从文官当中遴选一批军政官,落实到军队的最底层!”


    这一武装思想、克敌制胜的法宝,云真人自然不会忘记。


    “军政官?”


    崇祯等人面面相觑。


    孙承宗眉头大皱,说道:“这与监军有何分别?”


    为了确保皇权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大明自永乐年间开始实行监军制度。


    随后的历代皇帝,无不大力完善和强化监军制度,逐渐形成了庞大而又严密的宦官监军网络。


    无论是镇守军,还是卫所军,或是京营军,宦官监军的势力无处不在,上至都督,下及把总,各级将领均处于监军的有效监管之下。


    大明之所以皇帝能长期控制军队,未出现武将专军乱政的局面,监军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监军制度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