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0章 赈灾,减免赋税?不,一文不出!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董祖京的死活,云逍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一行人来到码头。


    云逍见鞋子沾满了泥浆,于是来到河边,坐下来脱下鞋子。


    柳如是在一旁蹲下,帮他洗完鞋子,又俯身帮他洗脚。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云逍心中一声感慨。


    然后,舒舒服服地享受着。


    接着,他无意……真的是无意,瞥见弯腰的柳如是展现的旖旎风光。


    云逍不由得呆住了。


    柳如是察觉到异样,慌忙丢下云逍的脚。


    然后站起身,满脸羞红,娇嗔地看着云逍。


    云逍咳嗽了几声。


    然后看着河水,低声吟道:


    “脉脉双含绛小桃,一团莹软酿琼缪。


    等闲不许春风见,玉扣红绡束自牢。


    温比玉,腻如膏……”


    柳如是哼了一声,咬着贝齿,自唇中吐出两个字:“淫……道!”


    张国维在远处看到二人打情骂俏,不禁摇头一笑。


    随即想到求云逍的事情,又禁不住担忧起来。


    希望云逍子真的如同传闻中那样,心系黎民,帮苏州府的百姓渡过这次难关。


    众人上了一艘官船,然后顺着吴淞江,朝着吴江、昆山等县驶去。


    在苏州城外,看到的是江南富庶的一面。


    而这一路下来,云逍看到的却是另外一面。


    前些日子的大雨,导致太湖水倒灌江河,冲击两岸。


    沿途再也看不到鱼米之乡的景象。


    沿岸的村庄、田地被淹没。


    一路看到的是被大水冲刷后的一片狼藉,以及满眼浩浩汤汤的黄泥汤。


    “江南近日霪雨连绵,江湖泛涨,导致五十年不遇的洪涝大灾。”


    “自南京至苏、松、常、镇等郡,方圆千余里,皆被淹没。”


    “河岸被冲垮,房舍损毁无数,街衢市肆尽成长河,舟航遍于陆地,鱼鳖游于人家。”


    “暴骨漂尸,凄凉满目,弃妻失子,号哭震天,受灾百姓达百万人……”


    张国维向云逍等人介绍灾情。


    说着说着,声音哽咽,眼圈泛红。


    众人无不凄然。


    云逍的心情,变得极为沉重。


    说话间,官船来到一座被洪水淹没的村镇。


    此时洪水尚未退尽,大半的房屋还被浸泡在大水中。


    云逍说道:“下去看看!”


    张国维命船夫将官船靠岸。


    众人下了船,踩着一尺深的淤泥,来到村镇外。


    路旁倒着一具女尸,衣衫被洪水冲走,浑身一丝不挂。


    苏州知府祝向荣忙让差役动手,将尸体掩埋。


    “且慢!”


    云逍走上前,脱下身上的衣袍,覆盖在女尸上。


    然后挥挥手,叹道:“埋了吧。”


    随行的护卫、差役中,有人觉得云逍矫情做作。


    人都死了,穿不穿衣服有什么打紧?


    那件袍子,怕是要值还几百两银子吧!


    柳如是却是大受震撼。


    在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低下。


    她这所谓的才女,说到底,不过男人心目中的玩物罢了。


    寻常女人,活着都得不到体面与尊严,何况是死了?


    云逍却给一个陌生女人,死后最起码的体面。


    这个小男人,就是与众不同啊!


    在他的心目中,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男女尊卑。


    能跟在这样的男人身边,哪怕是做个婢女,又是何其幸甚?


    众人进入镇子内转了一圈。


    原本十分繁华的村镇,此时只剩下三十来口人。


    有门路的,都去投亲靠友了,有气力的也都外出寻生路。


    留下的这些,都是老弱妇孺。


    官船上带的有赈济粮,张国维让差役取来粮食,分给受灾的百姓。


    众人回到官船上,简单的洗了一下,然后来到舱中议事。元宝小说


    刚一坐定,范景文迫不及待地问道:“官府可曾设法救灾?”


    “自受灾以来,苏州府上下陆续颁发政令,想尽千方百计救灾。”


    “蠲免赋税,募集钱物,煮粥济饥,籴米平粜,移民就食……”


    祝知府滔滔不绝,向云逍等人介绍采取的救灾措施。


    “张抚台推行救荒‘六先’‘八宜’‘四权’‘五禁’‘三戒’之策,这才使得受灾之地不曾出大乱。”


    说到这里,祝知府露出敬佩之色。


    范景文问道:“什么是六先、八宜、四权、五禁、三戒?”


    祝知府一番解释。


    六先”,先示谕,先请蠲,先处费,先择人,先编保甲,先查贫户。


    “八宜”,次贫之民宜赈粜,极贫之民宜赈济,逺地之民宜赈银,垂死之民宜赈粥,疾病之人宜救药,罪繋之人宜哀矜,既死之人宜募瘗,务农之人宜贷种。


    “四权”,奖尚义之人,绥四境之内,兴聚贫之工,除入粟之罪。


    “五禁”,禁侵欺,禁寇盗,禁抑价,禁溺女,禁宰牛。


    “三戒”,戒后时,戒拘文,戒忘备。


    范景文赞道:“张抚台,赈恤有方,受灾黎民能够赖以存活,全靠抚台之功!”


    云逍也是心生敬佩。


    不愧是明末能臣张国维!


    王承恩暗自将这些记下,准备秘奏给崇祯。


    张国维苦笑道:“本官只是尽力罢了,拯救江南百姓,还要靠云真人、范大人以及王公公。”


    云逍开门见山地问道:“有什么难处,但讲无妨!”


    张国维一怔,没想到云逍竟然如此直接。


    稍加思忖之后,他不再说那些早就想好的说辞,直接道出难处。


    “缺钱、缺粮、缺人!”


    赈济灾民,自然离不开钱和粮两项。


    江南虽然富庶,赋税却比其他省份要重数倍。


    并且这些都是要上交朝廷,地方截留的不多。


    不仅百姓穷,官府也不宽裕。


    至于缺人,不光是缺劳动力,官吏也不得力。


    大灾重建,需要征发徭役。


    百姓受了灾,又要承担繁重的徭役,自然是要想尽办法逃避。


    要么投身富绅豪强,为奴为婢。


    要么,就是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官府上哪儿去抓壮丁?


    至于官吏,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没钱没粮,怎么支使的动官吏?


    况且赈灾是个苦差事,捞油水的事情轮不到下层小吏。


    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卖力去做事。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


    钱!


    “还望云真人、范大人和王公公,奏请朝廷,减免受灾之地赋税,拨付赈灾钱粮,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张国维站起身,向云逍等人躬身一礼。


    范景文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本官,当仁不让!”


    云逍摆摆手,淡淡地说道:“不,朝廷一文钱不会出,更不会减免江南赋税!”


    张国维一怔,随即露出愤懑之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