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章 大明不需要防守,只需进攻、征服!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一大早。


    崇祯带着王承恩微服出宫。


    兴冲冲地来到吕祖宫。


    昨天听了徐光启和王象晋的奏报。


    崇祯了解到水泥的巨大用处。


    昨晚上兴奋的没睡好觉。


    可没有亲眼目睹,心里始终不踏实。


    今天要实地看一看,亲耳听‘叔父’说一说。


    来到道观。


    先是实地查看了浴室工程。


    崇祯还兴致勃勃地拿起铁锤。


    猛砸了十几下水泥浇筑的台基。


    看得王承恩一阵心惊胆战。


    崇祯一番验证。


    不得不又一次惊叹,‘叔父’的点石成金手段。


    来到偏殿坐定。


    崇祯又详细询问云逍。


    云逍只得又细致地讲了一遍。


    “国之重器,国之重器啊!”


    “若是用这水泥,来修建长城,建奴又怎么可能,轻易攻破要隘?”


    崇祯兴奋难耐。


    他首先想到的是修长城。


    显然上次建奴突袭入关的事情,给他留下了阴影。


    “修长城?”


    “你就这点出息?”


    云逍指着崇祯,摇头一笑。


    崇祯不解地问道:“水泥难道不能拿来修长城?”


    “当然可以。”


    “可我倒是希望,拿水泥来建房铺路、修堤筑坝,永远也不要用来修筑长城。”


    云逍喟然叹道。


    崇祯坐直了身子,“愿听叔父高见。”


    一旁伺候的柳如是,也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云逍。


    “长城,固然可以防御异族。”


    “却也意味着彻底放弃了进攻,被动防守。”


    “同时也就意味着,不思进取,固国封疆。”


    “这对九州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后世对长城大加赞扬。


    说什么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世界奇迹”。


    长城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却没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都沾满了血泪。


    是对内暴政奴役、对外妥协退让的结果。


    更没有人想到。


    长城本身,就是消极落后的军事思想的体现。


    是一种防御姿态,放弃了进攻,故步自封。


    云逍的一席话,颠覆了崇祯和柳如是、王承恩的固有观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