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开海,开海!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每年赚千把万的银子,这都是小事。”


    云逍喝了一杯酒,轻描淡写地说道。


    崇祯瞪大了眼睛。


    田贵妃张大了嘴巴。


    一年一千万银子!


    这还是小事?


    ‘叔父’,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查抄晋商,一共得到四千多万两银子。


    这只是一次性的。


    用完了,就再也没了。


    大明可没有那么多的晋商,等着排队被抄家。


    一年一千万!


    这可是年年都有的,是长流水!


    “并且还不仅只是银子的事情!”


    云逍接着又淡淡地说道。


    “还有好处?”


    崇祯感到自己的心脏,快有些招架不住了。


    “这事情要是能搞成,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粮食危机,土地兼并……大明所有的沉疴,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说着说着。


    云逍自己都有些兴奋了。


    大明如今已经是病入膏肓。


    可这件事,却堪称是包治百病。


    崇祯和田贵妃目瞪口呆。


    方正化、程雪迎和林梳儿懵了。


    “还不光是这些眼下的好处!”


    “这件事要是搞成了,能够福泽子孙万代。”


    “甚至让我九州,永世傲立于世界之巅,让异族仰视!”


    云逍明显有些亢奋。


    崇祯猛地站起身。


    以至于膝盖碰在桌子上。


    痛得他一阵龇牙咧嘴。


    他却浑然不顾。


    他盯着云逍,急声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叔父快讲!”


    “开海!”


    云逍笑了笑,自嘴唇中吐出两个字。


    “开海?!”


    崇祯一怔。


    随即眉头大皱。


    开海,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又算什么医治大明的良方?


    前几天,他看了何乔远的奏章。


    虽然奏章中说的天花乱坠。


    崇祯却还是毫不犹豫地给驳了回去。


    这倒不能怪他目光短浅。


    从元朝跨海征讨瀛岛失败以来。


    一直到大明,朝廷就实行禁海政策。


    在世人看来。


    开海有太多的弊端。


    却得不到什么好处。


    郑和七下西洋,耗资巨大,得不偿失。


    这就是明证。


    刘大夏一把火烧了航海资料。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时至今日,刘大夏这样的官员,依然占了多数。


    田贵妃插话道:“我听说,从万历初年开始,朝廷曾经于漳州海澄县开海。”


    “征收的税钱,也才是十三万两银子,这距离叔父所说的年入一千多万,相差太远了。”


    云逍点了点头,“你倒是有些见识。”


    田贵妃一阵沾沾自喜。


    谁知云逍话锋一转,“可却是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


    对晚辈说话,自然不用怎么客气。


    田贵妃顿时面红耳赤。


    她身份尊贵,又深受皇帝宠爱。


    什么时候被人这么说过?


    她十分委屈地看着崇祯。


    谁知崇祯却是沉着脸,说道:“女人家别乱说话,听叔父说。”


    田贵妃眼圈红了。


    陛下,变心了!


    “海贸利润惊人,前宋富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朝廷收不到税,不是因为海贸无利可图。”


    “而是因为,商人与官员,以及海盗、红夷暗中勾结,通过走私避税罢了。”


    云逍一语道破天机。


    崇祯眉毛一挑,脸色阴沉下来。


    “朝廷实行海禁,却禁不住商人逐利。”


    “南方每年通过海运走私,将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


    “每年的交易额,高达数亿两银子。”


    “那些商人肥的流油,朝廷,却收不到一两银子。”


    听到这里,崇祯倒吸一口凉气。


    数亿两银子的交易!


    这能收多少税?


    并且这还只是走私。


    若是官方开展贸易,规模肯定要大得多。


    一年一千万的税收,绝不是什么瞎话。


    云逍接着呵呵一笑。


    “郑芝龙、李奎奇这两个曾经的海盗头子,知道吧?”


    “以前光是抢劫过往商船,每年就获利超过五百万两银子。”


    “难道堂堂大明朝廷,连海盗都不如?”


    “如果朝廷开海,征收通商海税,一年获利一千万两,这都是少的。”


    一番话,让崇祯的眼睛红了。


    程雪迎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


    云逍说道:“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我听人家说,海上有很多海盗。”


    “有大明的,有瀛人,还有跟野人一样的红夷。”


    “海盗这么猖獗,商船被抢了怎么办?”


    程雪迎的话,也是崇祯,以及绝大多数大臣们的顾虑。


    大明实在是被当年的瀛寇,给闹怕了。


    “当年三宝太监,率领船队横扫大洋。”


    “如今的大明,却因为害怕海盗而不敢下海。”


    “永乐大帝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会跳起来,狠狠地踢当今皇帝的屁股。”


    云逍也是喝醉了。


    说话也有点飘了。


    崇祯一脸黑线。


    ‘叔父’的话,说的倒是没毛病。


    可大明沦落到现在的这个样子,能全怪朕吗?


    田贵妃瞠目结舌。


    这陛下都能忍?


    你是堂堂大明天子啊!


    方正化却是早就习惯。


    埋头喝酒便是,什么都没听到。


    云逍接着说道:“海上有海盗,清剿了就是,又怎能因噎废食?”


    崇祯苦笑:“朝廷如今水师不堪大用,又缺银子,剿灭海盗,有心无力啊!”


    “郑芝龙、李奎奇,现在全都被朝廷招安。”


    “他们对于海盗的巢穴,了如指掌,又擅长海战。”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再加官进爵,他们岂有不出力的道理?”


    “等大明缓过气来,重金打造出一支水师,重现三宝太监当年的辉煌,管他什么海盗、红夷,横扫了便是!”


    一席话,让崇祯点点头。


    这主意,的确是不错!


    不愧是‘叔父’。


    不仅是陆地上的。


    大海上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


    见崇祯已经被说动,田贵妃有些心急。


    她忍不住开口道:“听说大海之上,可是凶险的很呢,船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崇祯眉头一皱。


    这的确是个问题。


    大臣们反对开海,这也是一个原因。


    “大明无数读书人,自幼寒窗苦读,最终能够成为进士的,能有几人?”


    云逍放下筷子,反问田贵妃。


    崇祯替田贵妃答道:“怕是……千不足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