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小目标,办个煤球厂开始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


    崇祯雷厉风行,立即开始大肆整顿内廷。


    先是升了一大批。


    曹化淳如愿以偿,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王承恩执掌东厂,成为内廷第二人,可谓是一步登天。


    方正化为御马监掌印,高宇顺为都知监掌印……


    同时也贬斥很多以前炙手可热的大太监。


    王之心、高起潜、杜勋、杜之秩……


    其中王之心、高起潜,以前被皇帝视作心腹。


    这次莫名其妙地都被打发到应天去养老。


    这样的安排,让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崇祯当然不会解释什么。


    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启用或是贬斥,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当然没必要解释。


    内廷的巨大变动,引起朝野瞩目。


    大臣们推测,皇帝这是借王德化和韩爌勾结一事,大举清理内廷和外朝。


    一时间,人心震荡。


    无数人夜不能寐,所有大臣都是惶惶不安。


    很多文官暗自串联,商议如何应对皇帝的暴风骤雨。


    谁知。


    百官预料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崇祯接下来的操作,让所有人都迷惑了。


    原首辅韩爌,由于年老体迈,赐金银玉帛,准其荣归故里。


    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有负圣恩,革去一切职务,发配凤阳守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百官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皇帝陛下只是因为内侍勾结大臣的事情而震怒,这才大肆清理内廷。


    并非是真的置大局于不顾,要大动朝中的官员。


    至于范家勾结顺天府署,陷害纯阳真人、昌平伯的事情。


    崇祯直接下旨,由东厂移交三法司审理。


    三法司审理的结果,最终自然是不了了之。


    高度紧张的晋商,彻底放下心来。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晋商该赚的银子,还是继续照赚不误。


    于是八大晋商不再有所顾忌,开始大肆囤积粮食。


    京畿地区的粮价随之暴涨。


    平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石米。


    短短数天时间,就涨到三两银子一石。


    朝野中的风吹草动,都被新任东厂提督王承恩,完完整整地密报给崇祯。


    “果然不出叔父所料!”


    崇祯看到密报,禁不住又是一声惊叹。


    早在决定铲除晋商之前,‘叔父’就已经推算出粮价会暴涨,让赵家峪的百姓提早囤积粮食。


    如今又要通过晋商购粮转卖给建奴,抓住晋商卖国的证据。


    这样的智计,怎能不让人惊叹?


    一切都在‘叔父’的谋算之中,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只需要按照‘叔父’制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就行了。


    崇祯接连下了几道旨意。


    下旨辽东、蓟镇、宣大各处兵马,由孙承宗统一调度,尽早将建奴赶出塞内。


    建奴不被赶出关去,始终让人放心不下,并且每天消耗的钱粮也有些吃不消。


    又下旨调白杆兵入京,说是准备派往蓟镇,配合大军攻打建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