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中旨,捅了马蜂窝

作者:薛定谔的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崇祯这话,可就说的有点诛心了。


    太监不管有多大的权势,永远都是皇帝的家奴。


    刘瑾、魏忠贤当年,可谓是权势熏天,一个立皇帝,一个九千岁。


    皇帝一道圣旨,就可以拿走他们的权势,甚至是脑袋。


    王德化是崇祯在信王府时的老人了,忠心理应没有问题。


    他喜欢结交东林党文官,这也没什么毛病。


    可是在这种危急关头,他竟然敢站在文官的立场说话。


    这可就有大问题了。


    要是连个家奴都镇不住,那还得了?


    岂不是真的如同“叔父”说的那样,皇帝的耳根子软?


    “奴婢对万岁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王德化被吓的,慌忙下跪磕头,颤声说道。


    “传旨去吧,要是误了朕的大事,绝不轻饶!”


    崇祯冷哼一声,朝王德化摆摆手。


    “奴婢遵旨!”


    王德化慌忙起身。


    走出宫殿,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也真是奇怪了!


    万岁爷早上微服出宫了一趟。


    回来就有了主意,并且态度如此坚决。


    是谁给了万岁爷,如此之大的信心?


    看来,得找那天随万岁爷一起出宫的人问问,询问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时,方正化匆匆应诏而来。


    王德化瞥了方正化一眼。


    这个小崽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万岁爷的法眼。


    年纪轻轻,竟然被委以重任,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


    ……!


    “奴婢方正化,叩见陛下!”


    方正化走入宫殿,向崇祯大礼参拜。


    “不必多礼,平身吧!”


    崇祯和颜悦色地摆摆手。


    “朕已经颁旨,以孙承宗为钦差,委你为监军,前往遵化坐镇。”


    方正化吓了一跳,连忙跪下。


    “奴婢也就是有一把力气,担不起这样的大任,怕是会坏了万岁爷的大事,还请万岁爷选派得力的人手。”


    他倒不是推辞。


    此时的方正化,才是刚从内书堂出来的小太监而已。


    哪里敢担的起,监军的大任?


    “你曾亲耳听到云仙长的谋划,由你出任监军,再也合适不过。”


    “不过你要切记,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云仙长说的去做,要是有什么错漏,导致遵化失守,你罪莫大焉!”


    光是孙承宗一个人,崇祯自然不放心。


    万一他自作主张,不按“叔父”的计谋去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崇祯特意派方正化,去监督。


    只要按照叔父说的去执行,哪有不胜的道理?


    方正化虽说只是一个小太监。


    能见到“叔父”,并且受耳提面命,说明他有这个机缘。


    不派他监军,派谁?


    “奴婢必定牢记云仙长的吩咐,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方正化十分惶恐,同时对云逍,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跟着万岁爷,一起见到云仙长。


    他恐怕是熬上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熬出头。


    等大胜之后,他一定要好好重谢云仙长才行。


    ……!


    正如王德化所料的那样。


    崇祯的中旨,发出去之后,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问题不仅仅只是因为重新起用孙承宗,重用满桂和赵率教。


    也不仅在于罢免三屯营二朱。


    而是崇祯这次,越线了!


    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这套程序,就是为了限制皇帝的权力。


    如今,皇帝直接下发中旨,以后,还有大臣们什么事?


    还怎么为自己,争夺利益?


    长此以往,朝政到底,由谁说了算?


    于是乎。


    当天,就有六科给事中集体上书,请求崇祯收回中旨。


    崇祯早有预料,直接选择留中不发。


    这下子,可就捅到马蜂窝了,直接引起了众怒。


    不仅是六科,督察院、六部的官员们,也都纷纷上书劝谏。


    送来的奏章,足足装了三大箩筐。


    崇祯依然不予理会,看都不看,直接留中。


    于是,大臣们就不客气了。


    再次上的奏章中,言辞开始变得犀利、尖锐起来。


    每一份奏章,都说的冠冕堂皇,言辞凿凿。


    甚至声称,皇帝这样肆意妄为,从此,大明就要国将不国了。


    见此,崇祯终于怒了!


    他本来,就是个执拗的性子。


    于是,大臣们的奏折,一律不回应,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置。


    甚至连自登基一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朝会都取消了。


    而就在崇祯和大臣们,僵持的时候,消息不断从遵化、三屯营传来。


    十一月初一。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四千精锐,奔袭三百里,抵达三屯营。


    两个时辰前,接管三屯营的满桂,将赵率教,迎入城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