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一三章 万军开路,只见七人

作者:伪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净水潭,岸边。


    管家迎着冷风,站在武元君身旁,心中犹豫许久后,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巫主,老奴有一事不明。”


    “何事?”武元君回。


    “既是家传绝学,举世无双的传承,那为何不交给靖儿带走?他毕竟是您的独子啊。”管家瞧着武元君的侧脸:“若有此宝傍身,那假以时日……。”


    一阵冷风过,发丝飞扬。


    武元君沉默半晌后,只转身呢喃道:“别人拿,或是机缘;靖儿拿,则是必死。国主绝不会容忍,这南疆之地再出一个姓武的白蟒族巫主了。下一代的仗,我们这一辈都打完了,作为父亲,我希望他好好活着。”


    管家瞧着头发花白的武元君,久久无。


    “天明了,殿上的人到齐了吗?”武元君一边走,一边问。


    “齐了。”


    “那便……升帐吧。”


    武元君迎着朝阳,在霞光中走向大殿,背影婆娑。


    ……


    一炷香后,正殿之内。


    数十名山内的将领齐聚,他们整齐列队,皆穿银甲,腰悬长刀。


    武元君端坐在高台之上,腰板笔直道:“山内帐前将领,皆上前一步,听我帅令。”


    他气息浑厚,声若洪钟,整个人的儒雅气质,在这一刻荡然无存,有的只是统兵半生的威严。


    人的名,树的影。


    名将虽老,却亦能威震一域。


    “末将在。”


    数十名帐前将领,齐刷刷的向前迈出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回应。


    武元君的双眸,仔细地扫过每一人的面容,表情欣慰至极,得意至极:“尔等跟随我南征北战多年,行至今日,见朝廷大军兵临山下,却依旧无人弃我而去,这实乃天地眷顾之幸事。于我而,这一生足矣……。”


    说完,他姿态豪放地端起旁边桌上的酒碗,遥遥对着众将道:“我敬诸位,敬昨日战场上生死相依之情;敬今日承蒙信任,不离不弃之恩。”


    “咕咚,咕咚……!”


    武元君仰面而饮,足足喝了一大碗美酒后,才缓缓起身,掷地有声地说道:“本帅令。”


    “末将听令!”


    “一刻钟后,不老山各营,率领所属兵丁,自后山入口撤军。大军行至通灵隧道入口处停滞。随后,不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起什么,皆不用回援。只静待旭日高升时,向南而拜,高呼吾皇万岁。”武元君抬手指着众将领:“要记住,今夜过后,你们便不再是我的兵,我的将,而是巫妖国之臣,当效忠陛下,以死报君恩。”


    话音落,众将全都懵了,他们身着甲胄,长兵在手,本是做好了誓死追随巫主的决定,可现在听到的却是撤军的命令。


    “留一条命,好好享受这太平盛世。”武元君瞧着众人,声音颤抖地摆手:“去吧。”


    “巫主,我等……!”


    冯将军跪在地上,泪眼婆娑的还要再劝。


    “去吧!”


    武元君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声,再次摆手:“遵我最后一道帅令,别让那朝堂之人,耻笑本帅行至陌路时,帐前却无人接令。”


    安静。


    短暂的安静过后,数十名将领抱拳喊道:“末将得令!”


    不多时,一众将领,一步三回头地走出大殿,并率领山中各营,退至山庄之外。


    撤军时,大军整齐无比,一如昨日,驰骋边疆,保家卫国之时。


    ……


    殿中。


    武元君又叫上来了奴仆家丁,并也痛饮一碗美酒后,才开口说道:“即刻起,尔等收拾好行囊,待旭日东升后,便迎着天龙部大军走去。切记,一定要迎着天龙部大军而行。中途,若遇朝廷将领,你们便拿出行囊中的残甲,兵丁军牌,或是其他的兵丁遗物……并告知对方,我武元君的家仆,都是战士遗孤,若他想杀手无寸铁之人,那不用军士动手,你们可以服毒而死,以留体面。”


    一众家丁闻,皆无声地跪地叩拜。


    武元君扭头又看向了管家,轻声道:“夫人房间的床榻之下,有一处暗阁。她这些年节衣缩食,也攒下了一些家财,你带着大家,将其分掉吧。。”


    “是。”管家微微点头后,转身就要走。


    “老吴……!”巫主突然出叫了一声。


    管家回头凝望,主仆二人在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对视。


    武元君浑身散发着酒气,笑着说道:“你此一去,也不必再回来了……。”


    “是。”


    管家瞬间双眼泛红,却微微点头。


    说完,他迈步就要走下台阶,可右脚刚刚踏出一步,却也扭头呼喊道:“巫主……我再伺候你一次吧。”


    不远处,六君子怔怔地看着这一幕,表情各不相同,却只有鬼头刀在无声地落泪。


    行至此,看至此,他已经搞懂了当年发生的事儿,也知道了父亲为何会那样选。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父亲在迎接最后一个朝阳时,却是如此的孤独与无助。


    仆人家丁们退去,大殿之上,只剩下了八个人。


    武元君坐在一面铜镜前,看着镜子中衰老的自己,寂静无声。


    管家站在其身后,用梳子帮他理顺白发,随后束紧头绳,戴上了蛟龙冠。


    灯火明亮,身上的那一袭白袍如雪,正如当年南疆部族会盟时,他踏上赴京路,刚刚出仕时的模样……


    一切弄妥,武元君缓缓起身,腰板突然挺得笔直,且双臂抬起,中气十足地喊道:“披甲!”


    管家取下架子上的蛟龙麟甲,动作缓慢的为武元君缓缓披上,并笑道:“……普天之下,除了巫主外,谁也撑不起这麟甲的半分英武。”


    “老奴退去,此一去,便无法再侍奉我主了。”


    管家跪地而拜后,便不再多说,也没再流泪,只迎着殿外的朝阳离去。


    大殿上,武元君身着银色麟甲,端坐在高台之上,笑着说道:“只需片刻后,这山中就只有我七人了。尔等可愿意与本帅,一同迎击那数十万的大军?!”


    六君子闻抱拳,异口同声道:“誓死追随我主!”


    到了这一刻,六人心里都清楚,武元君将他们留下,必然是因为最后的隐藏故事,不然他不会遣散所有人,却唯独只留下他们六个,去打什么数十万大军……


    要不然,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信任,而是摆明了要坑死他们。


    只不过,对于任也等人而,他们在这一刻的情绪,已经被带动了。


    不管是心里肮脏的,还是阳光的,在看到这位柱国统帅,为国征战半生后,最后却要一个人坐在高台上,独自对抗心里的不甘和屈辱时……这任谁心里都会升起一种苍凉感,悲壮感。


    还有那……无尽的愤怒!


    ……


    卯时初,天光破晓。


    一万大军,如雷霆般地踏过山路,激起阵阵烽烟。


    天龙部最精锐的青麟军来了,万人疾行,甲胄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万人行至不老山庄外,在望北壁下驻足,且整齐列阵。


    “踏踏!”


    马蹄声响,一位身着官袍,位居朝廷二品大员之列的高官,伸手勒了勒缰绳,策马来到了阵前。


    他遥遥望着不老山,从怀中取出了圣旨,大喊道:“陛下有旨,白蟒部族巫主武元君,因重病缠身,令朕倍感心忧,特命其回京疗养,伴朕左右。


    近日来,边疆摩擦不断,小战频生,百姓水深火热。


    朕还请爱卿留天君在不老山,镇守边疆,且传地龙六甲于龙主,令其能顺利接管地龙之军。也为后来的统兵之将,开辟前路,习得这举世无双的练兵之法。


    日后,我南疆之地,目之所及之处,皆是地龙之军,这也算没有辱没白蟒族之辉煌。


    望爱卿,成全南疆,成全天下万民。


    钦此。”


    喊声在山中飘荡,每一位兵丁与将领,都听得非常真切。


    到了此刻,朝廷彻底图穷匕见了。


    一万大军压境,说是要请武元君回去疗养,实则是在逼他交出族中绝学与传承,拱手相让给朝廷。


    不老山内发生的事儿,定然也要在不老山结束,不能外传。


    既然早晚都要走这一步,那再演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不同意,我就攻山。


    总之,你武元君今日必须要“病死”在这儿,至于尸首去哪儿,全看你交不交传承而定。


    若不交,幽禁折磨十年,数十年,那都是有可能的。


    喊声过后,山中没有动静。


    那二品大员稍稍沉默了一下,再次喊道:“武元君,来此地接旨!”


    一阵山风起,秋风扫黄叶。


    山中,大殿内,武元君的声音幽幽传来,在万人耳中同时炸响:“地龙六甲我有,天君也在,但我无法跪在地上,把它们献与圣上。”


    “巫主大人,这是皇上亲笔写下的圣旨。”二品大员扯脖子喊了一声:“下官还请……!”


    “你?!区区一溜须拍马之臣,尚不够资格传旨。”


    武元君幽幽地打断道:“南疆之人,都这二十四巫主之首乃是龙主,我心中甚是不平。”


    “呵呵,南海龙主,这至宝就在我身旁,你可敢亲自来取?!”


    邀请之,如圣钟一般,在大山中久久回荡。


    “武元君,你要抗旨吗?!”二品大员瞪着眼珠子,再次大吼道:“天龙部一万大军在此,你要考虑……。”


    “聒噪!”


    一声冰冷的轻呵声,响彻山林。


    “嗡!”


    一柄熠熠生辉的长枪,自正殿内自行冲起,轰碎了房顶,直入九霄之上。


    “嗖!”


    长枪如虹,自天而降。


    万军惊恐地看着天空,如见落日坠地。


    “噗!”


    一枪落,那二品大员还没等反应过来,便连人带马被长枪穿透,活生生钉在了地面上。


    安静,整座不老山落针可闻。


    片刻后,望北壁后方的台阶上,传来一阵脚步声。


    众人抬头望去,却见到一位老将,身着麟甲,一人迎向万军。


    他步伐缓慢,腰板笔直,幽幽开口道:“大军不反,是为了太平盛世;传承不交,是我心中不服。”


    “我武元君率军关上了国门,却要被身后之枪刺死?!”


    “自我习武起,就没有投降的习惯。”


    “今日,我只率六人独守这不老山。”


    “诸位,台阶就在这里,请吧!”


    他站在望北壁旁,朝阳映孤影。


    “踏踏……!”


    脚步声轻声响起,六道身影从天而降,稳稳地落在了望北壁之上。


    “诸位,请上山!”


    六君子齐喊。


    x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