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 23

作者:lion有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聊斋]县太爷他没有半点补品自觉》全本免费阅读


    褚照向来是想做就立马去做的,尤其是现在马上要收割了的情况,简直天时地利人和好吗?


    秸秆、谷壳、锯末、菌渣……都可以拿来做有机肥。


    他来回走了一圈,连明直都看出了他的激动。


    褚照忽然停下来:“明直,你知道用什么东西碾碎东西最好吗?”


    明直:“……磨盘?”


    “也不是不行。”褚照点了点卷面,碾碎要比不碾碎的发酵效果更好。想到这里,他又忍不住嫌弃起手下这些小吏的速度太慢,还碍手碍脚。看来得找个时机把莫明成、李楠和他们安进县衙里正式上手一段时间吏治了……变相也是实习。


    “不过还要考虑到百姓们拿秸秆的其他用处……”在庆泽县那么久,褚照早就不是一开始那个对庶务一无所知的愣头青。


    麦秸秆可以拿来造房——在泥浆里混合着麦秸秆,泥浆的结合性、凝固性会大大增强,据后世网友说,就和现在的水泥混合钢筋差不多。除此外,麦秸秆还能拿来当柴火烧,这种非常容易燃烧的物料,囤积起来还方便,更不用说还能拿来给家畜垫窝了。


    “应该怎么定价去收呢……”褚照有些头大。


    崔师爷匆匆赶来。可怜他一把老骨头,自从来了庆泽县,时不时就要准备被他家大人勒令停下手里的活,马上到他那去议事。不过这显然是大人重视他的表现,所以崔师爷甘之如饴。


    “大人。”


    褚照没让他把礼行完,就很期待地问:“郎溪知不知道收夜香的,将夜香卖给农户的作价几何?”


    很久以前。


    崔郎溪以为,自己受褚家二爷所托,随少爷上任,做的是为少爷上刀山下火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事。


    崔郎溪还以为,自家少爷聪颖,以十九之龄便一举得中探花,此天分,前所未有,日后必能封侯拜相。他身为少爷的师爷,就应该跟少爷一样为国为民。即使遇到贪污,也要宁折不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是他真的没有想到,有一日为大人献策,竟然要考虑夜香作价几何这样的问题!


    崔师爷只能一拜到底:“郎溪马上便找人问。”


    很快崔师爷就回来了,他问褚照:“大人是要现在听,还是吃完饭了再听?”


    褚照嘴角一抽,很真诚地说:“郎溪,在下乡的时候,你家尊贵的少爷,已经亲手抓过鸭粪作肥了。”


    崔师爷:“……”


    他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禀:“收夜香的说,这收夜香再卖出去也是有价格作区分的。就像城里没啥钱的百姓,他们的夜香是最便宜的,作价五文一斤;小吏那类生活稍微好一点的,他们的夜香也稍微贵一些,作价七文一斤;但在庆泽县,最贵的还是地主老爷还有员外们府里出来的夜香,作价十五文一斤。”


    褚照想了想,又问:“百姓买什么样的人的夜香更多呢?”


    “那自然是穷人的了。”崔师爷笑着说,“不过也会买一部分富人的夜香。”


    褚照便将他要回收麦秸秆、谷壳等事,说给崔师爷听。


    “研究新的农家肥?”


    褚照点了点头:“若能研究出更好的肥料,百姓们的收成将会更多。”


    崔师爷谨慎问:“大人预备如何做呢?”


    褚照道:“法子倒也简单。”


    便将如何实施,又将其道理细细讲来。崔师爷十分惊讶:“这是大人自己想的?”


    褚照道:“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根据其制肥料的原理,略思一二罢了。”


    其实应该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褚照默默想。


    崔师爷思忖片刻:“大人可以先让夏管事按着您的方法去做,待成功了,再进行定价收购。再统一由粮庄收购,如此,便能成事矣。”


    “还是研究出新肥后,将责任均摊给城里的各个粮铺吧。”褚照道,“我们又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初时只要做到令粮庄可以平抑价格,以免有黑心商家挣昧良心的钱便够了。”


    崔师爷这才把自己的思维从以前做管事,要把所有赚钱的东西都握在手里的观点扭转过来,变成于民生有益。他细细想了一遍褚照的话,了悟。


    “大人思虑周全,是郎溪欠考虑了。”


    只是崔师爷踌躇一会,还是没忍住问:“大人将摊子铺的那样大,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无法实施下去怎么办?”


    他数着近月来褚照一一吩咐下去的事:“油茶树种植;玉石矿招工;招贤令的颁布;撸了两个贪酷的小吏;乡下鸡鸭的扩大养殖;又要去成办家畜产品加工场,往治下收鸡蛋、鸭蛋甚至收家禽,以此来创收……现在又要去收麦秸秆研究新肥料。”


    褚照轻咳了一声,好像,不知不觉,确实做的太多了?


    崔师爷严肃道:“大人,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您在大步向前时,也要看看庆泽县的百姓们是否能跟上啊。”


    “好了好了,郎溪。我知道。”褚照道,“我这不是觉得现在还完全可以发挥吗?”


    崔师爷无奈道:“正是此时还可以把控,郎溪才在此时劝大人。若是待到不可把控之时,那才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啊。”


    褚照虚心接受了崔师爷的意见,然后兴致勃勃问:“郎溪,你说明天我就把用招贤令招来的,将算数和基本吏治学的好的人,塞到县衙里历练历练怎么样?”


    崔师爷:“……”


    褚照连忙换了个词:“学习学习。”


    崔师爷深吸一口气,这两个词真的有区别吗?


    “庄稼即将收获,接下来几日,大人务必将精力放在百姓收获和税收上,不可再节外生枝了。”崔师爷能怎么办呢,他只能那么劝告。


    毕竟那些人都被大人用《管子》里记载的九九歌、各种数算,还有大人自创的简易数字、图表绘制什么的给迅速结班带出来了。


    这样只缺乏实践机会的人才,总不能就放在那一直不用吧?


    何况他本来也对那群老是想往百姓手里揩点油腥回来的小吏,十分不顺眼了。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事态的发展更往往出人意外。


    褚照才开始慢慢将自己的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