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5章连吃带拿

作者:迪巴拉爵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85章连吃带拿


    前世蒋庆之在影视剧里和各种咨询中看到过锦衣卫的遮奢。什么?


    要旨意?给他写一份。


    彼时还是少年的蒋庆之不禁对这等权柄悠然神往,心想这也算是权倾天下了吧!


    可到了大明才知晓,什么写一份旨意,别说是锦衣卫,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张居正都不敢说这话。


    除非你想谋反,否则皇权威严不可触碰。这个皇权威严,指的便是旨意。


    帝王有几道旨意无法做主,其一是登基即位的旨意,那是前任帝王和宰辅们的事儿。其二便是遗诏。


    许多帝王在临终前因病重无法说话,遗诏大多是宰辅们商议后拟定,和后宫商议一番后,就昭告天下。


    历史上道爷就是如此,遗诏是徐阶和张居正一起拟定的。


    直庐外,沈俊在焦虑的等待着消息。


    一个小吏急匆匆走来,近前说:“陆炳急匆匆出宫了。”


    “这是要动手?”沈俊问:“长威伯呢?”


    “长威伯没出来。”


    “没打听到他的消息?”


    严嵩等人此刻都在等着道爷对蒋庆之的态度。


    是呵斥,做个姿态,以此来平息外界怒火,还是出手遮掩庇护。


    严世蕃当时笑着说呵斥没用,只会进一步激怒那些权贵。


    兔死狐悲啊!


    那些权贵怒不可遏之下,会做出什么事儿来?


    弄不好他们就敢叩阙。


    严世蕃提及叩阙,严嵩和崔元等人都为之色变,想到了当年的左顺门事件。


    再来一次,这个大明怕是就要风雨飘摇了。


    新政一开,本就是嘉靖帝对头的士大夫们,更是把嘉靖帝和蒋庆之视为死敌。


    若是嘉靖帝庇护蒋庆之,本就被清理田亩之事激怒的权贵们,弄不好就会反戈一击。


    士大夫们和权贵联手……


    小吏说:“小人并未打探到消息。不过那些宫人内侍并无紧张之色。”


    若是道爷雷霆震怒,责罚蒋庆之,宫人内侍们惧怕被迁怒,言行中便会表露出来。


    “这个大明啊!”沈俊叹息,转身进去。


    值房里暖烘烘的,严嵩喝茶,严世蕃在闭目养神,崔元靠在边上打盹。


    “元辅!”


    三人同时抬头。


    “陆炳急匆匆出宫……”


    “锦衣卫要插手了。”崔元睁开眼睛。


    “不知陛下是否责罚了蒋庆之。”


    严世蕃摇头,“锦衣卫动手,便是陛下的回应。陛下执拗骄傲,既然让锦衣卫动手,便不会责罚蒋庆之,否则……”


    否则便是自家打自家的脸,这对于骄傲的嘉靖帝来说无法接受。


    “陛下啊!”严嵩叹息,随即起身,“今日都别走了,随时待命。”


    众人都有数,严嵩令人准备饭菜。


    天冷,随从弄了口锅子架在碳炉上,锅子里有热水,上面用木条架着,一碟碟菜就架在木条上。


    这是个简单的保温加热装置。


    很奇怪的是,今日所有人的胃口都特别好。严嵩吃了不少豆腐,也不担心晚些涨肚。崔元大口吃肉,仿佛回到了年轻时。


    严世蕃好些,拿着个碗,一边吃一边思索。


    他突然停筷,“问问陛下可用饭了?”


    有人去了,崔元说:“东楼,这事儿犯忌讳。”


    打探帝王生活起居,这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窥探帝王隐私,你严世蕃这是想藉此干什么?


    往小了说,你这是无视帝王威严……帝王以天子自居,天子自然和凡人不同。他的生活起居就该秘不外宣。


    严世蕃说:“非常时期,无碍!”


    这厮胆子真大……崔元咽下口中的肉,突然生出个念头,他看了严世蕃一眼,心想此人再这般下去,以后可会有善终?


    严世蕃不得善终,老夫呢?


    这个念头让崔元心中一凛,随即就笑了,觉得自己是一夜未睡,在胡思乱想。


    “陛下正准备用饭。”


    消息必然来自于宫中的内侍,严嵩看了严世蕃一眼,“东楼,此等事……此后不可再为。”


    勾结宫中内侍,打探帝王行踪,你这是想作死呢!


    严世蕃看了崔元一眼,眼中有骄横之意,他压根就不在乎这个,“若陛下责罚蒋庆之,用饭之前定然会让他离去。”


    蒋庆之还在,那么这事儿必然是被道爷兜底了。


    原来如此。


    崔元年纪大了,一夜未睡脑子里发蒙。闻言说:“锦衣卫动手查找杨骁的各等罪证,不过那些人要的只是个由头罢了。”


    严嵩点头,严世蕃叹道:“这是陛下的姿态。”


    “何意?”


    “杨骁该死!”严世蕃说:“杨骁该死,由此引动舆论反击,我敢打赌,此刻有人正准备去四处传话!”


    严世蕃看着老爹,“爹,此事中,舆论才是关键。”


    严嵩一怔,“当年杨廷和父子谋划左顺门事件,便是先造舆论,随后引发百官群情激昂。”


    “当年的大礼议亦是如此!”严世蕃说:“可蒋庆之为何动手?这是我不解之处。”


    “他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崔元笑道:“老夫也很是好奇,按理,蒋庆之不会如此不智……”……


    陆炳走了,道爷随即令人传饭。


    “吃了?”道爷问。


    蒋庆之摸摸小腹,“又饿了。”


    “那就一起吃点。”


    一张桌子,君臣二人对坐。


    菜简单,白萝卜炖羊排,加上豆腐麻婆豆腐,最后是一道汤。


    主食不错,是萝卜猪肉馅。蒋庆之来了一口,顿时眉心舒展开来。


    “很美味?”道爷笑了笑。


    “这是萝卜干弄的,辅以猪肉不油腻,嗯……馅料中加的卤料还是卤汁,味儿……”


    蒋庆之几口一口,连吃了五个包子,这才吃羊排。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羊排肥而不腻,炖煮的软软的,却不烂。


    最后这厮拿起肉包子,把馅料吃了,用勺子把麻婆豆腐舀在包子里,一大口……


    道爷蹙眉看着他,“吃的恶行恶相。麻婆豆腐这般弄……好吃?”


    “这包子里浸润了肉和萝卜干的味儿,加上麻婆豆腐的麻辣,麻辣鲜香!”蒋庆之吃了两个,心满意足的拍拍肚子,“午饭来一碗鸡汤面。”


    “你这胃口……”道爷笑道:“当初你刚进京时,陪朕用饭不过一张饼,菜也吃的不多。可见这身子骨大好了。”


    蒋庆之一怔,他自家都没发现这个问题。


    “兴许是天气冷的缘故吧!”蒋庆之回想了一下,好像从今年夏季开始自己的胃口就特别好,饭量与日俱增。


    “让御医来。”道爷放下筷子。


    “陛下,不必了吧!”蒋庆之苦笑。


    道爷起身,蒋庆之跟着,君臣开始遛食。


    “先动手见血,那些人会觉着自己占理,于是弹劾不断,外界舆论自此转向。随后公开杨骁的罪行……贩卖妇孺,最是令人深恶痛绝。舆论至此再度转向。”


    嘉靖帝负手缓缓而行,声音平和,“那些攻讦弹劾你的人,从占理变成了理屈。不过你为何不一开始就把杨骁的罪行公之于众?”


    蒋庆之就知晓自己的手段瞒不过道爷,但道爷先前的姿态……


    陆炳!


    陆炳当时在场,道爷选择了装傻,让锦衣卫出手抄广宁伯府,为蒋庆之擦屁股。


    道爷看来对陆炳并不是那么信任了。


    蒋庆之说:“陛下,舆论是盲从的。外界此刻认为我蛮横,纷纷声讨。等杨骁所犯之事公之于众,那些人会觉着自己被骗了。人出于本能会为自己辩解,而最好的法子便是转移目标,把攻讦的目标转向杨骁,以及那些权贵。再有……”


    蒋庆之笑了笑,“人有一种补偿心态,那些人觉着冤枉了我,心中便会觉得亏欠了些什么。下意识的便会为我辩护……以此来弥补自己早些时候的错误。”


    很简单的分析,道爷眯着眼,“爹娘冤枉了孩子,得知实情后心中愧疚,会加倍弥补孩子,实则便是弥补自己的过错,根子,还是在为自己辩解。”


    道爷……真特么的太聪明了。


    蒋庆之点头,觉得自己和道爷相比,也就是占了先知和后世人的知识体系的优势,否则被碾压的必定是自己。


    还有唐顺之等人,论智商,蒋庆之觉得自己远远不及。


    莫要小看了古人!


    蒋庆之暗自告诫自己。


    “这也是墨家学问?”道爷问。


    “是。”


    “老三和老四最近被朕拘在宫中,也该松散松散了。”


    道爷这话里隐晦的暗示蒋庆之:小子,莫要藏私,有绝活该教授的就教授。


    “正好荆川先生最近静极思动,跟着臣做些事儿。他学问渊博,可顺带指点他们”


    “唐顺之既然想做事,为何不出仕?”嘉靖帝显然也知晓老唐的大才之名。


    “说是嫉恶如仇,看不惯官场的那一套,”


    “难怪和你能凑到一块。”嘉靖帝指指蒋庆之,“下次行事再这般……朕两罪并罚!”


    “陛下,那肉包子……”蒋庆之不准备空手回去。


    贼不走空不是。


    “连吃带拿!”嘉靖帝笑骂道:“厚颜无耻。”


    蒋庆之出宫了。


    等着消息的各家眼线死死地盯着他。


    “提着食盒,这是……”


    “这是赏赐!”


    “赏赐个屁,这是表兄弟之间窜门儿,见到好吃的就带些回去!”


    “并未责罚,快,回去禀告。”


    京师哗然。


    此刻,锦衣卫正好冲进了广宁伯府……


    陆炳站在府外,负手喝道:“拿下管事护院,拷打问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