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2章批龙鳞

作者:迪巴拉爵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52章批龙鳞对于新政来说,开个好头太重要了。对手同样知晓这个道理,故而就在蒋庆之刚接过新政大权时,便悍然出手。


    “那些人想藉此打击新政士气,另外,也是给那些观望的官员们一个告诫。若是谁支持新政,下一次被烧的人家,说不得便是自家。”


    蒋庆之盘坐在蒲团上,单盘,他见道爷双盘很轻松,想到自家最近拉筋很勤奋,便尝试了一下。


    双腿交叉,翘起来,交叠搁在大腿内侧。


    卧槽!


    蒋庆之觉得难受之极,他凝神说:“这是一石三鸟的手段。若是按照寻常案子去应对,那些人定然会有后续……”


    嘉靖帝点头,“这么说,你是想用雷霆手段?”


    “是。”蒋庆之微笑道:“那些人想试试臣是菩萨还是金刚。那么,便让他们试试。”


    此次大捷蒋庆之并未筑京观,一时间京师舆论都说这位改性子了。


    这时黄锦进来禀告,“陛下,公主带着饭菜来了。”


    蒋庆之愕然,“陛下还没吃早饭吗?”


    道爷点头,“昨夜奏疏颇多。”


    蒋庆之说:“多半是和新政有关吧?弄不好,喊打喊杀的也有。”


    嘉靖帝点头,“有人说你蛊惑君王,实则是暗指朕发动新政乃是昏聩之举。”


    蒋庆之笑了笑,说:“既然要割他们的肉,也不能指望那些人不叫唤,不挣扎。”


    “父皇!”侄女儿长乐来了,看着她提着的食盒,方才谈及士大夫这个强大对手依旧从容的君臣二人,瞬间面色剧变。


    “父皇,我做了……表叔。”长乐看到了蒋庆之,懊恼的道:“我不知表叔也在,做的少了些。”


    “不少。”嘉靖帝眸色慈和,“正好。庆之你说可是?”


    “正是。”蒋庆之一脸正色,“臣吃过了。”


    “嗯?!”道爷看着蒋庆之,冷哼道:“这天冷,你才将出城……年轻人一日吃五餐都不嫌多。”


    “那就……臣就却之不恭了。”蒋庆之强笑。


    长乐殷勤的打开食盒,里面是两道菜,一道炒豆芽,是羊肉炒的。作为美食家,看到这等食材配伍,蒋庆之不禁‘惊为天人’


    另一道菜倒是中规中矩,是清蒸鱼。


    “朕喜吃鱼。”道爷淡淡的道,黄锦马上把清蒸鱼弄到了道爷那边。


    羊肉炒豆芽自然归蒋庆之。


    “父皇说我长进了许多。”长乐喜滋滋的看着表叔。


    羊肉有些老,味儿还行,可豆芽进嘴,那股子羊膻味混着豆芽的味儿,顿时让蒋庆之胃口全无。


    “是长进了。”蒋庆之说,随即把豆芽咽下。


    至少没把盐不要钱般的狂撒进去,也没把菜做成酱多多。


    “那就好。”长乐等二人吃完了,乖巧的告退,临走前问:“表叔,大鹏会说话了吗?”


    “还早呢!”蒋庆之接过内侍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你没事儿也可去看看,如今大鹏正是有趣的时候。”


    “父皇。”长乐看向老爹,道爷说:“去吧!”


    “多谢父皇。”


    侄女儿走了,黄锦招手,殿外有内侍提着食盒进来。


    清粥小菜,外加两块蒋氏出品的腐乳,一碟子腊肠。


    蒋庆之胃口大开,喝了口清粥,觉得味儿不错,“这米哪来的?”


    黄锦笑道:“南边进贡来的。”


    蒋庆之点头,“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耕作。另外,南边有不少地方可以开垦,必要时可作为应急手段。”


    嘉靖帝点头,喝了口清粥,用筷子头蘸了点腐乳佐餐,觉得味道咸鲜之极。


    “原先大明定都南京,天下权贵勋戚大多也在南京定居,兼并土地便是在那时开始。以南京为点扩散开来。成祖皇帝迁都北京,那些人跟随而来,随后,北方也沦陷了。”


    “沦陷这个词说的……让朕想到了蝗虫。”嘉靖帝莞尔。


    “陛下,其实兼并田地之事起始于权贵。”蒋庆之认真的道:“田地可传儿孙这个想法深入人心……”


    “你这话有未尽之意。”


    “是。”


    “说吧!”嘉靖帝放下筷子,羡慕的看着蒋庆之吃了大半的饭菜,“此处就你我二人,只管说。”


    “是。”蒋庆之说:“权贵们不纳税,这是帝王在纵容。正是有了不纳税这个特权,权贵们兼并土地才有利可图。他们或是强占田地,或是开出比官方赋税更低的条件,吸纳那些农户投献。帝王知道否?臣以为必然是知道的。”


    “可帝王要治理天下,必须得有这些人配合。若是管束过严,谁会为帝王效力?”嘉靖帝喝了口茶水。


    “陛下,以利驱之没错,不过却弄错了方向。历朝历代赋税多来自于田地和农户。坐视乃至于纵容权贵兼并土地,这便是太阿倒持。另外!”


    蒋庆之叹道:“上行下效,当权贵们肆无忌惮的兼并田地,吸纳人口时,下面的那些人。比如说士大夫们,地方豪绅们,自然会效仿。法不责众只是托词,实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这话,是在批龙鳞。”


    “是。”黄锦心中一颤,飞快看了君臣一眼。


    道爷神色平静,蒋庆之也是如此,甚至嘴角含笑。


    帝王本骄傲,嘉靖帝本性骄傲,二者叠加,加之他为帝多年,那股子傲气几乎直冲云霄。


    批龙鳞啊!


    这是给了道爷一棍子。


    黄锦不知蒋庆之怎么想的,他伸手向后摆摆,几个内侍悄然告退。


    若是君臣起了争执,在场的人越少越好。


    否则被外臣知晓了,幸灾乐祸之余,他们会觉得嘉靖帝和蒋庆之这一对新政拍档之间出了大问题。


    内部都无法统一意见,矛盾重重,这个新政……大伙儿还是洗洗睡吧!


    “多少年了。”嘉靖帝突然叹息,“那年朕进京,踌躇满志,想着一改大明颓势。从安陆到京师,朕每日都在思忖朝政,思忖变革之策。到了京师,没想到却得知,让朕走别的道进宫。那不是帝王之道。他们想让朕低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蒋庆之含笑听着,这段历史他知晓,杨廷和和张太后选了道爷继位,便是看中了这位刚死了爹的宗室好控制。


    那少年喜欢道家?


    好啊!


    道家清静无为,无为正好。


    一个无为的帝王才好控制不是。


    但下马威得给,得让他知晓谁才是这个大明的真正主人。


    于是甫一到京,嘉靖帝就挨了杨廷和和张太后一棍子。


    若彼时的嘉靖帝年长十岁,大概会选择隐忍。


    可彼时的嘉靖帝却年轻气盛,当即反击:这条道,我,不走!


    双方僵持不下,嘉靖帝大怒,说要么改道进宫,要么俺就回安陆,这个皇帝谁爱做谁来做。


    老子不伺候了。


    这位爷的傲气直冲云霄,最终杨廷和和张太后只好选择妥协。


    下马威不成,装逼不成反成撒比。


    多年后,又有人给了嘉靖帝一个下马威,当头棍。


    ——土地兼并,吸纳人口出自于帝王纵容!


    罪魁祸首便是帝王!


    道爷会如何?


    蒋庆之心中也没底。


    但他必须要让道爷知晓,这个大明要想改变,必须得从上面开始。也就是从他这位帝王开始。


    “杨廷和等人不甘心,于是便处处为难朕。他们以为朕会选择妥协。是,刚开始朕是选择了妥协。那是想着相忍为国。可没想到他们却得寸进尺,咄咄逼人。朕,忍无可忍,自然无需再忍!”


    嘉靖帝抬眸,“臣子们都知晓朕的龙鳞不能批,你,为何明知故犯?”


    殿内气氛一紧。


    连黄锦都赶紧低头,束手而立。


    道爷这是怒了……蒋庆之在猜测,若是真怒了,那么他得改变一下策略。


    可看着那双平静的双眸,蒋庆之突然改口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我说这些是忠言,是良药。


    嘉靖帝盯着他,蒋庆之依旧微笑和他对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黄锦觉得浑身紧绷的发酸时,嘉靖帝突然大笑。


    “哈哈哈哈!”


    这是喜还是怒极而笑?


    黄锦给了蒋庆之一个眼神,蒋庆之微微摇头。


    既然开弓,就断然没有回头的道理。


    今日他是有备而来,就是要让道爷知晓:这个大明,必须从他开始改变。


    否则什么狗屁新政,蒋某人撂挑子了。


    道爷缓缓停止了大笑,指指蒋庆之,“朕本以为你会因骤然富贵而对朕颇为恭谨,可对朕恭谨的人多不胜数,严嵩恭谨的诚惶诚恐,崔元毕恭毕敬……哪怕是徐阶,见到朕也是百般揣摩朕的心思,试图讨好朕。人太多了,讨好朕的人太多了,朕,不喜欢。”


    “那些人为了权力,为了荣华富贵讨好朕。而你!为什么?”嘉靖帝看着蒋庆之,眸色温和,“朕知。”


    嘉靖帝伸手,可够不到蒋庆之的肩膀,他蹙眉,“就不会过来些。”


    蒋庆之挪动屁股,可他第一次双盘,方才浑然忘我,此刻一动,顿时痛呼:“卧槽!”


    看着蒋庆之龇牙咧嘴的挪动双腿,道爷再度大笑。


    “哈哈哈哈!”


    殿外的内侍们讶然,张童抬头,“出太阳了。天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