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5章商人的力量

作者:迪巴拉爵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25章商人的力量火把猎猎作响,陈三闻声愕然,“长威伯?”


    一骑上前,仰头,有人把火把靠近。


    陈三看了一眼,“是伯爷!”


    当初蒋庆之北上时曾在昌平州歇了一夜,陈三在外围见过一面,他心中欢喜,“开……”


    “小旗,不得私自开城门,那是死罪!”


    这是规矩,哪怕是帝王来了,陈三也得先去禀告。


    今夜值守的百户官闻讯赶来,见果真是蒋庆之,便说:“还请伯爷稍待,下官这便去禀告。”


    “速去!”


    知州闻讯赶来,问:“不知伯爷来此何事?”


    “事关大军。”蒋庆之眼中有冷意,“本伯欲进城寻人。”


    知州见蒋庆之就几个人,“回头若是上面怪罪……”


    夜间开城门,这事儿若是有人弹劾算谁的?


    “一切后果本伯担当!”


    知州点头,“开城门。”


    吱呀!


    城门开启的声音很大。


    波尔问:“怎地不上桐油?”


    孙不同说:“这是故意的。”


    故意不给门轴上油,若是有谁在夜间悄然开门,那动静瞒不过守军。


    蒋庆之进城,知州见他按刀而立,眼神锐利的扫过自己,心中不禁一跳,心想这是发生了何等大事,令这位最近风光的不像话的大明名帅半夜赶来。


    而且连夜就要进城。


    “城中粮草能支应多少人吃一日?”


    蒋庆之问。


    知州一怔,“大概,也许……”


    特么的!


    庸官!


    蒋庆之眯着眼,“令人去问,马上。”


    “是。”知州知晓怕是要出大事儿了,急忙令人去问管事的官员。


    没多久人回来了,“说是四五千人没事儿。”


    操行!


    蒋庆之咬牙,“加上大户的呢?”


    这个……知州犹豫了一下。


    蒋庆之拔出半截长刀,“户部出了篓子,大军断粮。若是不能马上运送粮草前去,你等大祸临头。本伯若因此斩杀几个蠢货,想来陛下只会大声叫好!”


    卧槽!


    “竟是如此?”知州浑身一颤,“那些大户存粮有,不过不够供给大军,远远不够!”


    边上小吏说:“伯爷,咱们这是京畿,粮草多存在京师。再有,咱北边本就不富庶,若是南方兴许还好办些。”


    北方因为天气和土地的原因,外加人口不少,以至于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南方漕运而来的粮食多存在京师和附近。


    蒋庆之眯着眼,“城中豪商有多少人?”


    知州说:“若论豪商,大概十余人。”


    “令人叫来,马上!”


    蒋庆之随即去了州衙。


    进了州衙,孙不同去张罗饭食,每人一大碗面条。


    热气腾腾的面条,里面泡着撕成小条的牛肉干,孙不同拿出瓷瓶,打开后,一股子香味。


    “辣椒酱!”孙重楼眼前一亮。


    辣椒酱和面条搅拌一下,热气激发味儿,众人胃口大开。一时间无人说话,只闻嗦面的声音。


    吃完面条,蒋庆之额头有了细汗,他喝着茶水,盘算着此事的首尾。


    脚步声传来,随同一起的是牢骚。


    “这大半夜的,谁要见咱们?这不是折腾人吗?”


    “狗曰的,怕是哪位过路的公子哥,这是想敲咱们一笔。”


    “这是昌平州,能在此地做大生意的,谁在京师没几个关系?看看是谁,不妥就回去。”


    “……”


    十余商人鱼贯进了大堂,几根粗大的蜡烛照的大堂内明晃晃的,上面坐着一个年轻人。目如点漆,面色沉凝,正冷冷看着众人。


    “本伯蒋庆之!”


    瞬间十余商人的怒火不翼而飞。


    “见过伯爷!”


    蒋庆之左手搁在高几上,淡淡的道:“谁能弄到粮草?”


    “呃!”商人们面面相觑。


    “粮草?敢问伯爷,多少粮草?”有人问。


    “数万人马食用一日的粮草。”


    “数万人马,是大军……”说话的商人捂着自己的嘴,震惊的看着蒋庆之。


    十余商人沉默了。


    这些人知晓,大军中怕是出了问题。


    或是朝中出了问题,以至于大军缺粮。


    “伯爷,不是小人推脱,若是数千人还好,数万人……小人哪有这个本事。”


    “是啊!”


    “这就算是户部吕尚书亲临,他也只能徒呼奈何。”


    七嘴八舌中,商人们都放松了下来,颇有些黄鹤楼上看翻船的超然。


    孙不同怒道:“肃静!”


    商人们安静了下来。


    蒋庆之拿出药烟点燃,淡淡的道:“新政之事你等想来知晓些。”


    商人们点头,有人说:“最近到处都在说。”


    “新政首要在钱粮。如何弄到钱粮?”蒋庆之抽了口药烟,“地里不会平白长庄稼,钱粮也不会平白从天而降。”


    众人不知他说这个作甚,都低着头。


    “南方为何富庶?其一是物产,土地肥沃,产出颇丰。其次,南方走私出海的商人不少,藉此发达的也不少。”


    十余商人都在低头笑。


    “本伯知晓有人在走私草原,此次俺答大败,本伯已令九边严查此事,但凡有人走私草原,只管杀。缴获的货物,一半归于九边。”


    商人们浑身一震。


    北方豪商走私草原的历史很悠久,随着大明国势衰微,走私的风潮反而越演越烈。


    缴获的货物一半归于九边,那些将领会如狼似虎的把手下赶出去巡查。


    走私,怕是难了。


    “发财,就该正大光明的发。”蒋庆之缓缓说:“北方有矿产,但一时间难以变为钱粮。”


    要想开发北方的矿产资源,还得要工业同步跟进发展,否则你把煤铁挖出来谁用?


    “伯爷,粮食之事……”知州在边上忍不住试探。他知晓一旦大军哗变,距离不远的昌平州躲不过。他这位知州到时候是殉国,还是特么的请降?


    乱军杀红了眼,哪怕是请降都难逃一死。


    商人们抬头,偷瞥了蒋庆之一眼。这事儿,和咱们有啥关系呢?


    是吧!


    蒋庆之抖抖烟灰,“新政要弄到钱粮,开海,势在必行。”


    十余商人木然听着。


    开海和北方商人有毛关系。


    就算他们想去分杯羹,南方那些豪商和士大夫们也会出手阻截,把他们挡在外围。


    地儿是人家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到时候朝中,以及宫中会组建船队出海。”蒋庆之说。


    瞬间,十余商人猛地抬头。


    孙不同甚至听到了有人脖颈那里发出的骨节摩擦声。


    “敢问伯爷,咱们可能参与?”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蒋庆之微笑道:“本伯曾说过,大明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吏治,而是南北发展不均衡。南北隔阂,这才是大明最大的问题。让北方富起来,才能制衡南方!”


    这是阳谋!


    但谁也拦不住!


    知州眯着眼,心中一震。


    他便是南方人,知晓南方的富庶的根由。若是打开海禁,南方的豪商们,以及士大夫们将会通过海贸富得流油。


    让北方豪商掺一脚,甚至宫中和朝中也会分一杯羹,南方那些士大夫可挡得住?


    知州心中一冷,看向蒋庆之的眼神中多了异色。


    他知晓,若非今夜的事儿十万火急,这个谋划不会公之于众。


    可就算是公之于众了,谁能阻拦?


    朝中,皇室,北方士大夫,豪商……他们将会空前团结,谁敢阻拦他们出海贸易,谁死!


    别忘了,南方军队连特么看门狗都不如,若是谁敢谋反,大军南下,道爷会非常乐意于借此清洗南方。


    顺势完成对南方的彻底掌控。


    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


    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阴谋!


    知州遍体生寒,决定守口如瓶。


    而十余商人却喜出望外。


    “伯爷,不知小人可能参股?”有人试探。


    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商人本色。


    蒋庆之吸了口药烟,“本伯说过,南富北贫,这是大明最大的问题。陛下,朝中,本伯,都乐于见到北方能发展起来,能制衡南方!”


    蒋庆之站起来,“新政利国利民,谁愿意为国效力?”


    他的身后站着孙重楼和莫展,烛光照耀下,眸色如鹰隼般的扫过商人们。


    胡萝卜丢出去了。


    不吃!


    那么就等着吃刀子!


    “小人愿意!”


    “伯爷放心,此事交给小人了。”


    “还请打开城门,小人马上出城去联络。”


    一个豪商厉声道:“今夜伯爷的话但凡外泄一句,老夫定然要与那人不死不休!”


    开海何等的好事儿,能参加海贸,这特么就是天赐财富。


    不,是长威伯给的财富。


    若是消息外泄,那些豪强,那些权贵,那些各色人等都会寻关系攀附,想分一杯羹。


    十余商人相对一视,都用力点头。


    “老夫若是外泄此事,全家死光!”


    “我若是……”


    十余豪商发誓完毕,盯着知州。


    知州被那凶狠的眼神看的心底发寒,“本官发誓……”


    昌平州的城门大开,数十骑冲出城门,随即分为数十批人各奔东西。


    蒋庆之坐在州衙大堂中,知州再无睡意,问:“伯爷,那些商人怕是远水难解近渴啊!”


    蒋庆之把烟头杵熄,说道:“这些人的能量超乎你等的想象。”


    为了利润,这些人敢于售卖自己的灵魂。


    而这只是粮草罢了。


    ……


    严嵩一夜未睡。


    当残月渐渐黯然时,同样一夜未睡的官员和将领们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大帐。


    “元辅!”


    严嵩在看书,可许久都没翻页。


    “嗯!”严嵩缓缓抬头,“来了?”


    “不知地方如何说。”有人问。


    严嵩摇头,“六千人的粮草,大概能在两个时辰后送到。”


    “六千人,且是两个时辰后。那早饭如何安排?那些将士如狼似虎,若是没了早饭,就怕会鼓噪起来。”


    “听天由命罢了。”严嵩身心俱疲,这时有人进来。“元辅,各军都来要粮食了。”


    晚些,大军中传着一个消息。


    ——断粮了!


    “有人想饿死咱们!”


    有人咆哮道。


    严嵩出现了,他走到了聚集的将士之前,心中悲凉,“粮食晚些会来,且忍忍……”


    “这是缓兵之计!”


    军中从来都不缺闹事的人,更不缺野心家,当即就有人鼓噪。


    严嵩安抚无用,缓缓后退,低声道:“马上令人回京告知陛下,戒备!”


    “义父,那你呢?”赵文华问。


    严嵩微笑着,斑白的头发在冷风中飘荡,“老夫,当死!”


    那些将士开始往前涌动,将领们在竭力拦阻,但显然没有卵用。


    哒哒哒!


    马蹄声急促传来。


    众人闻声看去。


    一骑冲了过来。


    在人群前勒马。


    战马止步。


    来人拔刀。


    “谁要谋反?”


    “长威伯?!”严嵩愕然,继而狂喜。


    “是伯爷!”


    涌动的人潮就像是浪潮开始退潮般的,渐渐后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