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9.第288章不同的心

作者:迪巴拉爵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88章不同的心


    李献惨笑着,“消息是他们给的。”“谁?”


    “他们在巡检司有人。长威伯,你在和一个庞然大物争斗,哈哈哈哈!”


    李献笑的肆意,“朝中,地方,军中。从宰辅到巡检司的一个军士。从将领到一个小卒子,我们无处不在。你能抓一人,难道还能把天下人都抓了?”


    “别高看了自己。”蒋庆之淡淡的道:“你等倚仗的是什么我比你等更清楚。利益罢了。


    不知从何时起,但凡有个功名的读书人就无需纳税,无需服役。这看似优待,可有人却无视了这里面的一个弊端,能毁灭大明的弊端。”


    徐渭坐在边上揉大腿,孙重楼坐在他的边上吃饼子,问道:“老徐,少爷这话什么意思?”


    “听就是了。”徐渭虽说聪明过人,可在许多事儿上依旧受到时代和眼光的限制。


    “一个人不纳税,一群读书人不纳税,影响不了大局。可此人的家人也能不纳税,不服役……这就成了一门买卖。


    你把田地投献给我,做我的奴仆,从此官方的赋税便免了,只需缴纳给我六七成即可,多少人为之趋之若鹜?那些百姓纷纷带着田地投献……可大明呢?”


    蒋庆之问道:“那些消失的赋税和人口去了何处?为何人所用?”


    “谁在乎这个大明的死活?”


    老子的国祚啊!


    蒋庆之越想越气,劈手就是一巴掌,“狗东西,说你等是国贼也不为过!”


    李献哈哈大笑,“这天下就是如此,你一人又能如何?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你若是不低头,迟早有一日将身败名裂。


    你别想着能青史留名,青史乃是我辈撰写,你将遗臭万年,哈哈哈哈!”


    “拷打!”蒋庆之起身。


    他走到一棵树旁,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明君名臣,昏君奸臣。


    历史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人看不清。


    “伯爷,李献好似在拖延。”徐渭过来说道。


    “我知。”蒋庆之说道。


    一刻钟后,李献依旧不肯开口。“伯爷,李献咬死了不肯交代。”


    “杀了老夫!”李献喘息着。


    “能让你宁死也不肯说出来的人,想来不是女人。”蒋庆之叼着药烟,“是你儿子吧!私生子?你这倒是让我想到了三国时的诸葛家族,各处丢一个儿子,这里死一个,别的地儿还能开枝散叶不是。”


    李献突然大笑,“哈哈哈哈!我儿早已跑远了。蒋庆之,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儿定然会看到你的下场!”


    蒋庆之笑了笑,“在得知你一家远遁后,本伯便令夜不收提前出发,赶赴居庸关与渤海所一线巡弋,盯着关隘。


    陛下有旨意,京畿一带要严查过往行人,兵部给本伯开了个北方公干的条子。从居庸关到渤海所,谁不在北方?此刻那些关隘处定然堵住了不少人,希望没有你的那位私生子。”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中,十余骑疾驰而来,为首的是陈集。他的身边是一个年轻人,身上有绳子捆着,绳索的一头就在陈集手中。


    “伯爷,我等在密云截住了李献的儿子。”陈集下马,把年轻人也弄了下来。


    “竟然跑密云去了,可见对自己的父亲也不信任。”蒋庆之回头,微笑道:“如今算是父子团聚了,可喜可贺!”


    李献低着头,孙重楼揪住他的头发猛地往上提,“少爷问你话呢!”


    “十息!”蒋庆之指着年轻人。


    这是你死我活的厮杀!


    若是道爷和蒋庆之失败,道爷兴许会暴毙,史书上多一笔:帝落水……不,宫女遗烛烧毁寝宫,帝崩。


    而蒋庆之一家不会有一人能活下来。


    莫展毫不犹豫的拔刀搁在年轻人的脖子上。


    孙不同晚了一步,低声问:“你如何能这般快?”


    莫展说道:“专注听。”


    孙不同一怔,回想了一下,先前自己好似在琢磨着什么。


    机灵和专注……孙不同第一次目光复杂的看着莫展,轻轻叹息。


    “十、九、八、七……”孙重楼最喜欢报数,越报越快,“四、三……”


    “老夫……愿说。”李献绝望的看着蒋庆之,“是宫中人,那人是宫中人……”


    徐渭霍然起身。


    “我回程时上了奏疏,直达陛下手中,提及了会尽快赶回京师之事……”蒋庆之眯着眼,眼中有利芒闪过,“马上回京!”


    身后李献在大笑,“这个天下,从不是帝王的天下,蠢人看不透,那便去死。先帝死了,哈哈哈哈!老夫敢打赌,所谓的溺水染疾而逝定然有假……”


    蒋庆之上马,冷冷道:“我知。”


    “可你不知的是,那些人聚拢在一起能干些什么。”李献喘息着,突然笑道:“老夫知晓自己难逃一死,不过老夫想求一事,若你答应,老夫便告知你一个秘密。”


    “说。”


    “老夫这个儿子能不死!”李献看着私生子,眼中有慈祥之色。


    “老狗,都是你带累了我!”那年轻人却叫骂着。


    “好!”蒋庆之点头。


    他很好奇李献口中的秘密是什么。


    李献跪在地上说:“老夫听闻上次那些人商议动手,有几个家主反对动手。你可知他们为何反对?”


    蒋庆之蹙眉,“别想拖延时辰。”


    李献笑了笑,“那几个家主说,陛下是刚愎自用,可说实话,换个帝王难道比他更强?这个大明待你我不错,若是内乱起,塞外异族趁虚而入,你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蒋庆之默然片刻。


    “回京!”


    朝阳下,他策马疾驰着。


    孙重楼和徐渭赶紧去追。


    “老徐,少爷好像很开心!”


    “是极为开心。”


    ……


    “父皇还是不肯见我。”


    老地方,裕王坐在台阶上,阳光就洒在身前。


    “都是那道人弄的鬼。”景王站在后面阴影中,“你如何说的?”


    “我说所谓二龙不相见,不过是臆测。我……不怕。”


    “哎!”


    “怎么?”


    “你不怕,可父皇怕啊!”“……”


    景王走过来坐下,“你越这般说,父皇心中就越担心。”


    “真心换真心罢了。”裕王嘟囔。


    “我母妃有时不讲道理,这时候我就会哄她,把她哄高兴了皆大欢喜。你说这是不是真心?”


    “是。”


    “所以呢!真心不在于手段,而在于心思。”


    “我的心思没那么多。”裕王有些怅然,“我真的很笨。”


    “你没那么笨,只是……表叔怎么说的?你这是大巧不工?还是什么厚积薄发。”


    “表叔说我像一个姓郭的,什么十八掌,什么丐帮。”


    “哎!朝中有人建言立储了,说当立你为太子。”


    “这是作死呢!”


    “我也是这般觉得的。”


    兄弟二人并肩坐着。


    不知过了多久,裕王起身看着景王,认真的道:“我们能否不反目?”


    景王笑了。


    裕王说道:“我喜欢这般活着,厌恶充满了算计的日子。”


    “可活着不就是算计吗?”景王说道。


    “算计什么?那个位置?我……”裕王突然住嘴了。


    “还好,你总算是没说出那句话。”景王冷冷的道:“你若是说什么我不争了行不行,那从此咱们就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公平!”裕王看着景王。


    “担心我母妃?”景王似笑非笑的道。


    “有点。”


    景王起身,“我母妃很聪明,她知晓父皇的底线,故而……安心!再有,你觉着我需要吗?”


    “你比我聪明。”裕王说道。


    “表叔说我太聪明。”景王笑了笑。


    “走吧。”


    “走!”


    二人缓缓走进了阳光里。


    ……


    “陛下,二位殿下来问安。”


    永寿宫内,嘉靖帝在抄写经文,他的嘴角生了一个疮,有些肿胀。


    “告诉他们,朕安好。”嘉靖帝手上不停,一笔笔写下去,仿佛是写下了许多情绪。


    当一个人需要心静时,最好的法子便是写字,渐渐的便会沉浸进去。


    黄锦出去,见一个内侍在外等候,便问道:“何事?”


    内侍叫做方毅,他说道:“太常寺那边准备了些果子,说是能清火,可要弄些来?”


    黄锦想了想,“弄些来吧!”


    “是。”方毅告退。


    黄锦这才对两个皇子说道:“陛下安好。”


    看着两个皇子离去,黄锦说道:“人说天家无亲情,那是帝王无情罢了。”


    午饭嘉靖帝就喝了一碗薄粥。


    “陛下,多用些吧!”黄锦担心的看着廋了许多的嘉靖帝。


    “朕腹中不饿。”嘉靖帝摇头,“对了,徐阶进了直庐,与严嵩等人相处如何?”


    “很是谦逊。”黄锦说道。


    “谦逊……他还是选择了低头隐忍。”嘉靖帝略一思忖,“也好。”


    方毅带着两个内侍来了,黄锦出去,见他们带来了两食盒果子。


    “倒是新鲜。”黄锦蹲着翻检了一番,随意拿了两个递给跟着的内侍。


    内侍大口的吃着,吃完后赞道:“甜美多汁。”


    黄锦也想吃一个,但他不急,嘉靖帝一般最多吃一个果子,剩下的都会赏给他们。


    至于什么剩下的赏赐给皇子或是重臣,那是权术。按照道爷的说法:一个装疯,一个装傻,把几个果子当做是国之重器。


    过了一刻钟,试毒的内侍无恙。黄锦说道:“提着进来吧!”


    方毅一手一个食盒,黄锦讶然,“你这力气倒是不小。”


    方毅笑道:“从小在家就干活,到了宫中也干了几年力气活。”


    二人进殿。


    黄锦听到有人在争吵。


    “等你娘!我有急事要见陛下,滚!”


    黄锦一怔,殿内的嘉靖帝听到了,“好似庆之的声音,去看看。”


    “是。”黄锦再度出去,见蒋庆之和两个侍卫在拉扯。


    没禀告?


    按理蒋庆之应当先等人禀告嘉靖帝,嘉靖帝决定见他,这才能进来。


    有些跋扈了……黄锦叹息,但还是招手,“陛下召见长威伯。”


    剩下的事儿和咱无关。


    黄锦摇头。


    殿内,方毅把食盒放下,“见过陛下。”


    嘉靖帝依旧在抄写。


    没看到方毅的眸中多了些异色。


    他在食盒的侧面抠开了一个口子,缓缓拉开。


    一抹金属的辉光突然闪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