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5.第194章抢先一步

作者:迪巴拉爵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94章抢先一步“见过殿下!”


    “见过殿下!”


    天气渐冷,宫中人穿的也厚实了不少。


    裕王颔首,随即加快脚步。


    授课的地方到了。


    “今日不是夏公吗?”


    裕王见今日来授课的是个陌生官员,便问道。


    官员看着二十余岁,微笑道:“夏公身子不适,今日由臣来授课。”


    随即官员自我介绍,“臣是翰林院侍读周夏。”


    二十余岁做到翰林院侍读,此人倒也了得……裕王点头,坐下后问道:“徐先生可好?”


    徐先生,这里指的是执掌翰林院事的徐阶。


    “颇好。”


    周夏随即开始讲课。


    他口齿清晰,且态度温润,学问扎实,可见翰林院此次是认真推荐。


    这一课是关于礼的内容,一课讲完,周夏顺着举例,“两国交战,不杀来使,可大明却斩杀俺答使者……殿下以为妥当否?”


    裕王摇头,“不妥。”


    周夏也不生气,呵呵一笑,“殿下定然以为斩杀俺答使者有失大明国体,可却不知在大明眼中,俺答压根就不是一国。而斩杀俺答的使者,便是在告之俺答,蒙元早已覆灭,不复存在!”


    周夏目光炯炯的道:“这是国体。若与俺答的使者往来,便是承认俺答部接替了蒙元的地位。”


    “名正言顺吗?”裕王摇头。“我以为所谓名,必然是在实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提及。


    譬如说前宋。彼时辽国衰微,金国崛起,这才有了海上之盟。


    金国彼时只是辽国内部的叛逆,可转瞬辽国就覆灭于金国之手。按理哪来的名?


    接着金国大军南下,掠走了二帝……何为正统,不是靠着所谓的名,就真以为自己占理了,而是要看谁的实力更强。金国无正统之名,却灭辽国,攻下汴京,掠走二帝。”


    “殿下错了。治理天下当以德为先,德为名之基……”


    二人开始辩驳。


    最终谁也无法说服谁。


    周夏回到了翰林院。


    几个官员从值房里出来,周夏拱手,“徐侍郎可在?”


    “周侍读回来了?徐侍郎在值房。”一个官员笑吟吟问道:“第一日为皇子授课如何?”


    周夏微笑道:“只是寻常罢了。”


    他走到值房外,轻轻叩门。


    “进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


    周夏推门,吏部左侍郎、兼掌翰林院事徐阶坐在对面。他抬眸看了周夏一眼,“且等等。”


    “是。”


    周夏看了一眼墙壁上的那幅字。


    那是徐阶给自己写下的座右铭。


    ——咄!汝阶二十一而及第,四十三而佐天官,国恩厚矣,何以称塞?所不竭忠殚劳,而或植党以摈贤,或殉贿而鬻法,或背公以行媚,或持禄以自营,神之殛之,及于子孙。吁!可畏哉!


    果然是刚直不阿的徐侍郎啊!


    徐渭看完文书,收拾好了,这才温和说:“第一日去为裕王授课,如何?”


    周夏微微蹙眉,“去之前下官听闻裕王被长威伯教导的有些偏,今日下官借着礼这一课试探了一番。下官以斩杀俺答使者为例子,以示朝中不认可俺答为蒙元接替者的身份。”


    “裕王如何说?”徐阶面色白皙,胡须不算浓密,但却格外清爽。


    “裕王一番言论,总体便是说名需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否则这个名毫无用处。下官还察觉裕王对当下士林有些不满。”


    不过一个皇子的言论倒也无需上纲上线,在周夏看来,再过几年裕王便要就藩,从此沦为藩王,对朝政毫无影响力。


    “哪里不满?”徐阶问道。


    “裕王暗示当下士林只知晓高谈阔论,却不知脚踏实地去做事。”


    “名需实力为根基,士林华而不实。”徐阶总结道。


    “是。”


    徐阶捋捋胡须,温和的道:“翰林院乃是为国储才,为国磨砺人才之处。长威伯之名……我久有耳闻。


    此人十三岁为秀才,一鸣惊人。不过身为赘婿之子,一身才干不得伸张。杀人后,竟然一朝为天子近臣……这等大起大落,有几人能平静承受?”


    这话似乎在说蒋庆之在经历了这番大起大落后,有些张狂,目中无人。


    周夏深以为然,说道:“裕王那番见解,显然便是长威伯的一贯主张。而长威伯所持的言论下官也有所耳闻,他认为一切虚名皆是华而不实……”


    徐阶认真听着,良久点头,“你如今身为皇子的先生,看似春风得意,可要谨记……”


    周夏束手而立。


    徐阶温声道:“得志时当知节制,失意时当知坚忍。”


    徐阶当年也曾是有志青年,可在出仕后屡遭打击。渐渐的学会了隐忍。


    “是。”周夏恭谨受教。


    “至于裕王的教导……”徐阶想了想,“按理皇子教导该由我翰林院主导,可陛下却让长威伯……若是别人也罢,长威伯和我等所持看法大相径庭,难免会有冲突。你……”


    周夏眸子一亮,“徐侍郎放心,下官不会丢了翰林院的人。”


    “翰林院的人不是你想丢就能丢的。”徐阶笑了笑,温和的道:“不过却也无需避战。这样,此后你与裕王的争论可告之于我。”


    周夏一怔,“您这是想……”


    徐阶说道:“借此论道!”


    “是。”


    周夏告退。


    徐阶收回目光,眼中多了一抹坚韧之意。


    “我蛰伏多年,便是为了一展所学。人人皆说庙堂高不可攀,徐某也该去看看究竟有多高。不过在此之前,便用那位天子近臣,少年权贵来试探一番……”


    ……


    大清早裕王就来蹭饭,小姑娘没来,景王据闻是被卢靖妃安排了事儿。


    “这番话是翰林院的新先生所说?”


    “是。他说什么斩杀俺答使者,是不承认俺答继承蒙元之意。”


    “名正言顺吗?”


    “是。表叔,这位周先生倒是不偏激,不过却隐约对表叔有些不满。”


    憋屈的越久,小透明的越久,这人就会越敏感。


    裕王就是如此,敏锐的察觉到了周夏对蒋庆之的不满。


    “我倒不在乎他对我的看法,也没必要在乎。”蒋庆之莞尔,“不过我怎么从此人的身上,嗅到了些熟悉的味儿呢?”


    他突然想起来了,“如今执掌翰林院的是谁?”


    “吏部侍郎徐阶。”


    “老徐啊!”


    华亭徐阶,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勾践第二。


    “表叔,我此后要不要装傻?”裕王问道。


    娘的,小兔崽子越发聪明了。


    不过,隔空和老徐交手的感觉也不错……蒋庆之摇头,“无需如此,此后周夏若是频繁引诱你辩驳,那也别客气,火力全开!有不敌的来问我。”……


    下午老头儿来蒋家蹭饭。


    “庆之呢?”


    富城说道:“伯爷在为多多沐浴。”


    啧!


    老头觉得蒋庆之在玩物丧志。


    今日太阳不错,院子里的大树下铺着垫子,洗完澡后的多多四仰八叉的躺在垫子上,蒋庆之坐在一边,背靠树干。


    “你这一人一猫倒也悠闲。”老头儿一屁股坐下。


    “哎!夏公,正好问你个事儿。”


    “说。”


    二人都闭着眼睛,感受着冷风吹过。


    “徐阶算是您的学生吧?”


    “不算。”夏言说道:“不过当年我颇为欣赏此人。”


    老头儿骄傲,不屑于提及自己当年提拔和栽培徐阶的事儿。


    “小子,别看那徐阶低调,那是个能隐忍之人。要成大事,必须学会隐忍。”这是夏言此次死里逃生的感悟。


    “嗯!”


    蒋庆之比谁都清楚徐阶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而且比徐阶自己都清楚,这个人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这猫倒是有趣。”夏言见多多四仰八叉的躺着,不禁乐了。


    “您别摸它!”多多可不是谁都能摸的。


    “我今日带来了小鱼干,我就不信……”


    夏言试探着伸手。


    刚触碰到多多的腹部。


    “喵!”


    “哎呀!”


    ……


    “说!兵部还有谁贪墨了钱粮?”


    锦衣卫的刑房内,惨嚎声不断。


    陆炳走进刑房,问道:“可开口了?”


    朱浩得意的道:“三人开口了,剩下的在回想。”


    “蒋庆之那边要出手了。”陆炳沉声道,“在此之前,让这些人尽数开口,挖出兵部那些老鼠。”


    朱浩笑道:“指挥使放心,论动手,咱们锦衣卫怕过谁来?就算是东厂那群王八蛋也是手下败将。”


    “好好干!”陆炳拍拍朱浩的肩膀。


    刑房外,沈炼在等候。


    “严世蕃那边遣人来传话,蒋庆之和王以旂有交情,要尽快把此事办妥,别给蒋庆之在兵部招揽人心的机会。再有……”


    沈炼看着极为不满,“从宣府之行开始,陛下一步步让蒋庆之参与政事。宣府之事他办的漂亮。


    老陆你可会用兵?我虽不会,却也知晓士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要马上出手,利用此事打断他的势头!”


    陆炳回身,“朱浩!”


    “在!”朱浩出来,“指挥使。”


    “下狠手!”陆炳的眼中多了狠意。


    “是。”


    朱浩进去,转瞬里面的惨叫声高了几个调门。


    “我说,我说……”


    没多久陆炳就拿到了口供,他交代道:“盯着蒋庆之,准备人手,等我出宫就出手抓人。”


    看着他急匆匆而去,沈炼郁郁难言。


    “怎地?看着我锦衣卫要压制蒋庆之一头,不高兴?”朱浩看不惯沈炼这等端着锦衣卫的碗,却觉得锦衣卫不地道的人。


    “你以为蒋庆之那么好压制?”沈炼冷笑,“宣府许多文武涉及贪腐,对于蒋庆之而言便是一个狼窝。可他不但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顺带还把俺答的一支游骑给卷了进来。你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那么好压制?”


    朱浩鄙夷的看着他,“他用兵是了得,可论查事儿,他差远了。”


    沈炼侧身看着他的脸。


    “你看我的脸作甚?”朱浩下意识的摸着脸。


    “我在想,若是这张脸被蒋庆之狠抽一顿,会是什么模样。”


    ……


    陆炳进了西苑,正好见到双手脏兮兮的蒋庆之。


    “我的伯爷哎!这西苑的花草都要被你挖空了,给陛下留些吧!”


    陪同蒋庆之的内侍苦笑。


    “陛下整日修道,这些花草无人欣赏,白瞎了。我这是做好事。”


    蒋庆之一脸正色,却看到了陆炳,“老陆,这是……护卫呢?”


    陆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右侧专门给护卫们歇息的房间。


    那日斩杀了丁青的护卫莫展就站在门外,目光锐利的盯着他。


    宣府第一刀!


    事后有人给陆炳说了此人的情况,刀法了得,但却不会走关系,以至于无法升迁。


    陆炳深深的看了此人一眼,“走。”


    跟着内侍走了一段路,陆炳回头,见蒋庆之依旧在瞄着那些花草,心想此人竟然不去兵部查案……


    难道是胸有成竹?


    可我口供在手,你蒋庆之如何翻盘!


    嘉靖帝刚醒,见到陆炳时问了他家中的孩子近况。


    “都很是乖巧听话,也肯读书上进。”


    陆炳笑道。


    “好好教导,此后……”嘉靖帝止住了话头,但谁都知晓他重情,不出意外的话,陆炳的子女将会富贵延绵。


    “陛下,臣拿到了兵部上下贪腐的名册。”陆炳拿出了名册,“锦衣卫上下不眠不休数日,查出了……共计官吏五十余人,涉案九十余万贯……”


    功劳到手!


    陆炳抬眸,却发现嘉靖帝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


    “九十余万贯吗?”


    “是。”


    嘉靖帝拿出了另一份册子。


    “朕手中的这份名册上,交代的却是一百三十余万贯。”


    谁能查的那么快?


    是谁?陆炳猛地抬头。


    风从殿外吹进来,吹动了嘉靖帝手中的册子,封页翻过,第一页上写着:臣,蒋庆之禀告陛下……


    ……


    求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