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5章 西大光电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作者:百木成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华育才的话,落入范小虎和龙战耳中,却是另外一番风味。


    一台功能模块持续供应一台无人机?


    若是他们没有记错的话……


    李阳之前给他们看的设计方案,上面可是标明。


    第一版的光动无人机,可以实现一台供能模块持续供能十架无人机。


    华教授这一对一,是不是有些……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很有礼貌的没有直接说出来。


    他们可不想被对方给直接赶出去!


    思忖中。


    华育才脚步一顿,指着面前偌大的实验室,笑着说道。


    “到了!”


    “这里便是西大光电研究所的光动无人机研究实验室和试验车间。”


    “李工,一起进去看看?”


    他热情邀请,打算让李阳好好见识一下,他们西大光电研究所在光动无人机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阳点了点头。


    “荣幸之至!”


    见状。


    华育才挥挥手,下一刻便有工作人员送过来几套工作服。


    华育才说道。


    “诸位穿上工作服吧!”


    李阳三人一人拿过一套工作服,直接套在了身上。


    经常做实验的人都知道,有些实验室对于静电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所以……


    一般进入这种高规格的实验室,都要求穿上特殊的防静电工作服。


    等他们都穿好衣服后。


    华育才伸手邀请。


    “走吧!”


    实验室的门应声打开,在他的带领下,几人纷纷走进去。


    偌大的实验室并没有想象中的凌乱无序。


    相反。


    实验室中的每个工作间,都有着明确的分工,看起来井井有条。


    李阳进来的一瞬间,一眼就看到了正前方的光动无人机研发车间。


    他笑着问道。


    “华教授,他们这是在进行测试?”


    李阳指了指车间里面的几名研究人员。


    只见。


    一架无人机正保持五米高的距离在半空来回飞行,而在无人机的下方,一台供能模块正不断跟随着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姿态,转来转去。


    看样子是在捕捉、跟随无人机,进行动态供能。


    华育才点头回答。


    “没错!”


    “这几天研发团队在动态供能上有一点小突破,各项程序完善后,打算今天测试一下。”


    “李工正好可以帮我们看看,顺便指点一下!”


    李阳知道这是对方的客套话。


    指点?


    只怕更多的是炫耀吧……


    他笑了笑,跟着华育才走上前。


    测试的研究人员看到华育才进来,又见到他身边还跟着几个人,顿时反应过来,这应该又是某个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参观人员。


    这样的场面,他们见过太多了!


    自从西大光电研究所对外宣布他们在光动无人机上取得重大突破后,前来学习和参观的人,一批接着一批。


    甚至还有机构提出,想要加入他们团队!


    想来今天这几位也应该如此。


    只是……


    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学习机会,为何才派了两三个人过来?


    几名研究人员没有多想,在得到华育才的示意后,继续执行测试工作。


    一旁的华育才充当讲解员,向李阳他们介绍。


    “李工,这就是我们光电研究所搞出来的光动无人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完善,目前我们可以稳定实现一台供能模块供给一架无人机,并可以在一公里范围内,无人机保持十米飞行高度下进行稳定动态供能!”


    说到这个,华育才脸上涌上一抹难以掩饰的自豪。


    细数全国,乃至全球。


    在光动无人机上取得这样成就的研究机构。安慕小说网


    西大光电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李阳微微颔首。


    走上前,仔细观察着数据记录图表。


    正如华育才说的那样。


    虽然现在无人机只在五米左右的半空飞行,供能模块与无人机的距离也仅仅只有五米左右。


    但从图表上显示的额定供能距离来看,确实还远远没有达到阈值,完全还有上升的空间。


    因为在这个距离的供能下。


    无人机的充电速度飙升,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电量就从百分之十六上升到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充电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


    当然了……


    相较于拥有快充技术的智能手机而言,这样的充电速度,是非常龟速的。


    但或许,几年之后,光动无人机也拥有能够完全媲美智能手机的充电速度。


    李阳看了一下图表,又观察了一会儿研究人员的实机操作,很明显的发现。


    哪怕现在供电模块与无人机的距离较短,但供电模块中的捕捉系统仍然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到瞬时捕捉、跟踪无人机的位置。


    这可不是好现象!


    要知道。


    现在的实机操作可是在实验室中进行,这里的环境相比于外界,是非常良好的。


    空气尘埃少、没有遮挡物、无光照变化等。


    这样的条件,按理来说,是能够很好的进行精准位置捕捉。


    毕竟。


    如果真的要把光动无人机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军工行业当中,是绝对没有如此优良的环境。


    尤其在军事方面,环境往往更加复杂。


    若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光动无人机无法正常充能,那这个技术显然是失败的。


    李阳问道。


    “华教授,目前你们的供能模块是如何精准确定光动无人机的位置信息?”


    华育才觉得李阳是对光动无人机十分感兴趣,所以也乐得向他介绍。


    “除了一般的卫星辅助定位,我们还针对复杂多变的目标,提出了智能视觉跟瞄的方法。”


    “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光照、尺度、旋转鲁棒性,能够实现全天时、高精度的智能微小目标跟瞄。”


    闻言。


    李阳微微皱眉。


    不可否认的是,华教授的团队肯定也发现了他们的供能模块无法快速有效精确定位光动无人机的问题。


    所以这才在卫星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他所说的视觉跟瞄的方法。


    只是……


    目前看来。


    这视觉跟瞄的方法虽然独具创新,但真正应用在光动无人机的综合系统上,作用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想到这次过来的目的。


    李阳觉得,有必要适当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沉吟片刻。


    他提议道。


    “华教授,我觉得针对无人机的捕捉和定位情况,可以采用中继的星空协作网络来进行辅助。”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运用bf算法,以此计算出复杂动态环境下,多无人机目标跟踪的分布式协同轨迹规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