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0章 摸底这种事,摸多了就习惯了!

作者:百木成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曾全的惊呼比之刚才有过之无不及,甚至还含着一丝尖锐的嘶喊。


    实在是赵辉的话,太过于嚇人。


    碳纤维?


    是他了解的那种碳纤维吗?


    他压低声音,仿佛害怕别人听见一般,弱弱的问道。


    “李董、赵组长,你们说的碳纤维,和我想的那种碳纤维,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如果真的话,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赵辉笑着点头。


    “就是王教授你想的那种碳纤维,甚至……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夸张一点点……”


    现如今渔威车间生产的碳纤维,t-800级别都属于低等级的了,若不是有的武器装备还无法立刻更新迭代,早就把t-700、t-800级别的碳纤维生产线拆了,全部换成t-1000。


    奈何……


    军方各级部队武器装备的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式装备的列装,往往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所以。


    没有办法,只能循序渐进的进行。


    闻言。


    王曾全将目光投向李阳,见他笑而不语,一副默认的表情,王曾全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嘶……”


    “难怪前段时间国家突然公布龙国碳纤维实现重大突破,原来这一切,竟然是渔威的功劳!”


    碳纤维的事情,他早就有所耳闻。


    龙国一直被西方和樱花国卡脖子,在高尖端碳纤维领域,迟迟没有进展,备受制衡。


    前几个月他还在猜测。


    在高尖端碳纤维领域,龙国至少还要被西方以及樱花国钳制十几年左右。


    而且,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


    不曾想。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龙国官方就宣布碳纤维有重大突破,着实令他震惊不已!


    也没有听到某个实验室有这方面的突破啊?


    圈子里的那些大佬,尤其是材料学方面的院士、教授等等,也没有透露风声。


    怎么就神不知鬼不觉,偷偷突破了?


    ‘量子力学’式突破?


    即便他身为‘业内人士’,对于官方的这个消息,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他已知的那些消息渠道,都没有关于这个事件的具体消息。


    结果现在……


    他所认为的‘空穴来风’的假消息,居然是真的不能再真。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


    突破碳纤维的大功臣,竟然就在面前,还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


    这事不管怎么看,都有些离谱。


    可就是真实发生……


    王曾全发自内心的感叹一句。


    “李董,你真是一个天才啊!”


    到了此刻,他才终于醒悟过来。


    为何一家民营企业,不仅有警署的人把守大门,还有军方的人在厂区巡逻,更有特安署的驻守。


    因为……


    这里是龙国高级碳纤维的发源地,更是生产厂区啊!


    他此刻甚至觉得。


    厂区内只有这一点安保力量,还是太少了!


    依他之见,至少也得派一个军区驻扎在这里,二十四小时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可疑行为。


    对于他的夸赞,李阳只是礼貌性的笑了笑。


    一开始被这些大人物夸奖的时候,他还比较兴奋,像是被奖励了一根棒棒糖的小孩子一样,心中美滋滋的。


    现在听得多了,觉得不过如此。


    反而觉得有些郁闷。


    一般夸得越好听的,薅自己羊毛就越狠。


    李阳对此已经非常有经验了……


    赵辉这时打住王曾全想要继续夸李阳的想法,好意提醒道。


    “王教授,等下你先别急着走,要签署一份国家战略级的保密协议。同时,还要配合相关部门,做一下身份、家庭情况的摸底调查。”


    他抬头再次看向王曾全两位学生。


    “你们也是!”


    闻言。


    师徒三人三脸懵逼。


    王曾全:???


    江涛:???


    周勇:???


    合作还没有谈成,就先签署保密协议了?


    还要身份摸底调查?


    江涛和周勇两人顿时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不旁听了,小心脏备受打击不说,自己的底细还要被官方摸个一清二楚……


    王曾全倒是不太在意。


    摸底这种事情,摸得多了,摸着摸着,也就习惯了……


    简单的一个小插曲后,话题回到正题。


    既然已经知道王曾全来此的真正意图,李阳也打算好好了解对方要把钓鱼台,具体用在哪方面的军事用途上。


    他问道。


    “王教授,你说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钓鱼台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不错。”


    “不知道,是将钓鱼台改装升级成何种军方装备?”


    王曾全收回心中的思绪,回答道。


    “单人作战型,突击步战车!”


    李阳一愣。


    步战车?


    没搞错吧?


    钓鱼台和步战车这两种东西,八竿子打不着。


    这怎么能行?


    李阳:“王教授,钓鱼台也不符合作战车的标准啊?”


    王曾全摆摆手,笑着问道。


    “李董,钓鱼台路上最高行驶速度可达100kh,水上速度可以达到60kh,是否属实?”


    李阳思忖了一下,没记错的话,好像确实是这个数据。


    他点了点头。


    “应该是吧?”


    王曾全肯定道,“不是应该,而是确实如此。”


    他又接着问道。


    “钓鱼台可以水陆两栖行驶?”


    李阳:“没错!”


    “钓鱼台可适应任何坑洼地形?”王曾全再次追问。


    李阳眼神不对劲了,但还是点头回答。


    “对!”


    王曾全顿时满脸笑容。


    “那就是咯……”


    “你设计的钓鱼台不仅符合标准,还远远超过标准。”


    “只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装,就可以用于作战部队上!”


    他一锤定音,算是肯定了钓鱼台的出色性能。


    李阳都愣住了。


    这些功能,不都是很正常的功能吗?


    随便一家军工企业也都可以实现吧?


    顶多就是自己的设计的这款钓鱼台,在性能上,可能略微高一点点……


    但也不至于就达到军方标准这么夸张吧?


    现在军方武器装备的标准,都这么低了?


    似乎看出李阳心中所想,王曾全补充一句。


    “当然了,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标准,要想完全达到军方要求,还是需要你与我一起,进行一些改装。”


    “所以,希望你能与我合作,参与针对钓鱼台的改装任务……”


    李阳眼神莫名的看向他。


    这话……他太熟悉了。


    前几天刚在军区听过,没想到回到公司,又一次在耳畔回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